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谁选择了他们》说课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自然选择(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不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2、认识人工选择,人们根据需要培育生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方法:
培养同学读图、读文的能力,对资料内容归纳提炼,获得认识。
(因自然选择漫长,同学考察条件有限,不可能亲力亲为,只有通过资料才获得认识。因此,对资料的研究利用,获取有用信息是本节课要求同学达到的重要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
通过阅读——读图、读文字,分析资料,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三、难点
指导同学理解自然选择的基础: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别。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但很多同学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对于随着环境的改变,生物的形态也发生改变,大多数同学会认为是生物主动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其实是生物个体微小变异经自然选择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同学原有的知识经验相抵触,同学较难理解。
四、目标达成
1、 知识目标达成
①通过阅读教材P84图和文字,明确自然选择
②指导同学阅读补充资料,加深自然选择的认识,感受自然选择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ppt)
③指导同学观察几种北极动物的相同点和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种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丰富自然选择的认识。
④引导同学搜索生活经验,例举人工选择的例子,感受人工选择丰富了生物物种。
⑤介绍袁隆平爷爷。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使我们不再忍饥挨饿的袁隆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并协助同学了解人工选择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2、 能力目标的达成
①指导同学阅读资料的基本方法,先读文,再读图,图文结合理解资料的含义。
②阅读资料后,要求同学用自身的话说出来。引导同学对资料内容归纳概括,转化成自身的认识,并在小组中交流,获得表达修正的机会。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① 本课三次出现资料、图片,引导同学观察、交流,从阅读、讨论中逐步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② 本课最后拓展反思活动:引导同学考虑——人类是生物吗?自然会不会选择人类呢?使同学在讨论交流中感受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难点突破
要使同学认识到每个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别。我首先引导同学读图,从图中看到青蛙的后代形态都有差别,体色各不相同。一代,两代是如此,延伸到所有后代都如此。
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也特别强调了达尔文的考察情况:即使是同一种生物,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并以老虎和马德拉岛上的甲虫为例加以说明。使同学逐步理解到生物个体之间原本就各不相同,经过自然选择,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是能适应环境的,而不是都像变色龙那样可随意改变形态去主动适应环境。
六、备课体会
1、 目标的确立
刚开始,我们对人工选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参上说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着生物,造就着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却认为人类砍伐、杀戮了那么多动植物,使很多物种灭绝,怎么能说是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呢?
后来经常莉梅老师的指点,明白了人工选择是通过人工方法保管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它的确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人类的砍伐、杀戮动植物的破坏行为不能界定为人工选择。
2、 提供给同学阅读的资料如何出现
① 精简资料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例子很多,有动物的,还有植物的。曾经想选取植物的例子,这样自然选择的范畴更全面。但《物种起源》里植物的例子比较复杂,有些植物都不知是什么样的。提供给同学很难建立起直观的形象。所以就选取了反差比较大的花斑虎和白虎,残翅甲虫的例子提供给同学,同学比较容易理解。
②达尔文著作的论述专业术语多,假如原文提供给同学,同学是很难看懂的。因此我提供给同学的资料都是在坚持原意的基础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改写的。
③供同学观察的图片出现梯度。纵看,比较北极动物的相同点,观察它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具有什么优势;横看,观察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态不同,更深一步理解自然选择。(ppt)
④在展现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时,提供了一个数据——6000亿公斤。这个数据同学知道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可供一亿人吃20年,同学就能理解感知了。
3、 关于大而圆的体形降温慢的验证实验
①我们亲自做了这个实验,尽量满足“同时放入同温度热水”的实验条件,但这实际上很难达到。实验前我们要把同温度的水分装进三个烧杯,再同时倒入容器中。分装近三个烧杯时温度就有了大概0.2℃的误差,我们三个老师同时往三个容器倒水,都有快慢的分别。因此实验开始时三个容器的温度有0.2℃的差异,不可能做到起始温度一样才开始实验。
②我们反复做了四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是真实的。实验时间也延长到了45分钟。45分钟后,量筒550毫升水降温的速度比小烧杯300毫升水的快,分别是44.5℃ 51℃ 45℃。说明似球形的体形的确降温慢,哪怕体形小一点。
③这节课实验不作为重点,只是给同学展示一下。是否可让同学当堂验证,可考虑单设一课,从设计、完善实验方法开始,指导同学亲历实验,验证推测。
4、关于本课可挖掘的教学资源
本课是科学课六上四单元7课,根据单元目标:引导同学体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定位本课目标展现教材编写意图,供大家研究。
随着学习、考虑的深入,发现围绕“谁选择了它们”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教学资源,例如:
①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实例,引导同学讨论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的经典解释,渗透科学家为验证推测所经历的曲折和求实证的精神。
②就是如前所述,求证大而圆的体形真的降温慢吗?设计公平实验并亲自验证,培养同学的实验能力。
③假如时间允许,小朋友们感兴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基础,还可引入遗传变异的学习研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