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指割爱”法写游记—我的一堂作文指导课
文/吴海宁
一.我的游记作文指导思考
1.学生写游记时的通病分析
作为学生,大凡在写游记时,从如何准备、何时出发到坐什么交通工具,一路行进如何,写到何时到达目的地,然后写一到两段游了什么之后,字数就达到基本要求了,于是以返程为内容来收结全篇,一篇常规的游记就这样完成了。
当老师看到学生的这类作文时,往往下这样的内容批语,如“写得太杂,如记流水账,没有写作重点,主体不突出,材料散乱”等,认为这样的游记没有一个中心来统领,写得过于平淡。但具体如何指导学生来改,有些老师却无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写作指引,学生也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式很难突破,导致游记仅仅是笔在游、笔在记,而无心无物。这实为游记类写作之困。
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会学习古代游记类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等,作者的要素式罗列会被老师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学生,再加上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语文知识的多次强化,学生在写游记文章时,越发放不开手脚,写不出佳作来。
2、突破写作瓶颈的方法探索
出现这种状况后,做老师的应立即纠编,把学生从固有的思维定式里带出来,让他们从另一个视角采用别样的方法,实现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突围。在此,本人介绍一种方法,来帮助老师们引导学生突破这种瓶颈。
这种方法叫断指割爱法。何为断指割爱法?断者,断其旁枝也;指,直指主体也;割,割其芜杂也,爱,留下最爱也。我告诉孩子们,写游记类文章,那些从事情的起因写到结束,全过程记录的,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实际上细读起来,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是旁枝和芜杂。在游记写作时,有时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坚守“记”的要素不放而贪多求全,我们要依据写作主题的表达需要,大胆地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所感、所思、所想的主题型材料,极其铺陈之能力,浓墨众彩地展现这些材料,实现主体材料突出、主题思想明确的写作特色。
举个例子来说,写春游。春游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由多个事情组织在一起的系列化活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依据自己想表达主题的需要,将系列化的活动片段化,做大胆地割舍处理。片段化的活动,独立起来看,就是一个相对的个体事件,他们虽是春游活动中的一部分,但若你的文章之魂——写作主题只要众多片段中的一个个体事件能被选做典型材料,那么其它的事件则为旁枝,我们应大胆地舍弃,让其与我们的写作内容断裂开,这就是断。舍弃之后,留下来的内容或许是几个片段的组合,或许是某一时间段或地域的事件之和,这些已然成为你的写作主体内容。对这些内容,我们还要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些可写的内容中,有没有与所写主题关联不大或没有关联的情节,这些情节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时仅仅起到“或有或无”的作用,留之亦会冲淡写作者对核心思想的集中诠释,这样的情节便是“芜杂”之物,亦应被割去。把这些割去之后,留下的便是最典型的情节或片段,把这些作为你的写作内容,即为主题之“最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