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研究与教研员的自身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本研究与教研员的自身发展&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一、简要介绍校本研究的由来和内涵&nbsp
&nbsp&nbsp&nbsp&nbsp1.“以校为本”与校本研究,两者是涵盖和容纳的关系。“以校为本”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坚持和实现“以校为本”是教育的根本性革新。以校为本,即是要由功能存在,转变为本体存在。学校是教育决策的中心,教育要以校为原本实现学校的发展。
&nbsp&nbsp&nbsp&nbsp以校为本有四大板块:即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此四者是交叉关系,功能互补,相互作为对方的支撑。
&nbsp&nbsp&nbsp&nbsp2.校本研究的起源
&nbsp&nbsp&nbsp&nbsp从国际上看,兴起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中国最早进行该运动研究的是一华师大教授。后经国家教育部基教司长朱慕菊建议推广。“十五”课研组总负责人顾明远、余文森教授等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效果。
&nbsp&nbsp&nbsp&nbsp3.以校为本和校本研究的内涵:即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nbsp&nbsp&nbsp&nbsp①基于学校:即研究要从学校的实际动身;研究要充沛利用学校资源;学校是研究的主阵地。
&nbsp&nbsp&nbsp&nbsp②为了学校:即研究要为了解决学校的问题;研究是建构一种新的机制,实现学校的自我发展、提升、逾越和创新。
&nbsp&nbsp&nbsp&nbsp③在学校中:即问题在学校中解决,主要依靠学校中的人来解决;研究的效果直接使学校受益,使学校中的人受益(包括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行为以和同学的品德发展等)。
&nbsp&nbsp&nbsp&nbsp为了准确地掌握其内涵,还可以比较校本研究与非校本研究有如下七个不同:
&nbsp&nbsp&nbsp&nbsp第一,研究的主体不同。过去学校也有研究,但是“他主研究”,而现在是“自主研究”,研究是为自身服务。
&nbsp&nbsp&nbsp&nbsp第二,课题立项不同。过去的课题是校长找上面要的,订的,要立项,就得自上而下,上面批准了,下面才干研究。而现在的校本课程研究是直接来自学校,是学校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疏理,然后转化为课题。这样发生的课题,可以向上面申报,也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研究。
&nbsp&nbsp&nbsp&nbsp第三,选题原则不同。过去是瞄准教育前沿,要别具一格,要人无我有。所以课题也就越做越大,越做越空。现在的校本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本校教学内部,立足于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在当前,主要是立足于新课改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nbsp&nbsp&nbsp&nbsp第四,参与面不同。过去的研究往往是学校的顶尖教师,而大多数教师被关在教研之门外。实施校本课程研究,可让绝大多数甚至全员教师都去参与研究。在研究中普遍提高教学教研业务能力。
&nbsp&nbsp&nbsp&nbsp第五,研究的取向不同。过去的研究着重于理论建构,搞些理论的验证或名人观点的诠释;而校本研究是紧密联系师生的教育教学实际,是着眼于带结构性的教师教学个性的发展。
&nbsp&nbsp&nbsp&nbsp第六,研究效果的价值判断不同。过去对效果的审视一般是着眼于优秀论文质量高低,是否有专著和效果。现在校本研究也关注效果,但更看重它的直接的、最佳的管理效益,看是否带来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增值,是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特别注重优秀教案、教学后记、教学实况(如教学光盘)和教学反思等等。
&nbsp&nbsp&nbsp&nbsp第七,实验研究的方法不同。过去强调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实验,不自觉地忽视了人的因素是不可以量化的,淡化了人文关怀。而现在更注重人的情感因素,倡议个案研究,采用自然常态的研究方法。
&nbsp&nbsp&nbsp&nbsp二、建构校本研究制度的三个支柱
&nbsp&nbsp&nbsp&nbsp1.教师的个人研究。它是教师的自我实践和自我内化。即在实践中“我”遇到了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设想一个方案;“我”实施“我”假定的方案;“我”评价“我”行动的结果,继而“我”系统地评价“我”自身的问题。固而复始,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时研究的过程,不时地战胜自我、逾越自我的过程。
&nbsp&nbsp&nbsp&nbsp其地位和作用:教师个人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主体力量,是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nbsp&nbsp&nbsp&nbsp2.教师的合作研究。即教师与同行对话。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吸取他人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这样会使研究更容易突破,更容易发生有价值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其地位和作用:教师合作研究是校本研究的灵魂和标志,只有这样,才干把研究搞起来,才干表示出学校研究的实力,才有可能打造出学校的科研品牌。
&nbsp&nbsp&nbsp&nbsp3.教研员的研究。其功能是集学校教师研究之所长,之大成,然后加以理论的概括,由特殊到一般,然后得出带普遍性的结论,加以推广和应用。教研员的职能、作用和地位,即四个字:引领作用。
&nbsp&nbsp&nbsp&nbsp三、建构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考虑
&nbsp&nbsp&nbsp&nbsp1.基本理论:教师是研究者;学校是研究的主阵地;校本研究是实际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保证的需要。
&nbsp&nbsp&nbsp&nbsp第一,教师是研究者。这是校本研究的第一理念。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育的舞台上,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是一个课程探究的实验过程,研究应成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即研究者,能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系统化的反思者,已应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素养。
&nbsp&nbsp&nbsp&nbsp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意味着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地位的需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能够唤起教师职业尊严的只有两个大字:发明!
&nbsp&nbsp&nbsp&nbsp第二,学校是研究的主阵地。过去,研究的主阵地是各级研究机构。为啥说学校是主阵地,一是学校研究的条件和力量得天独厚;二是学校教育要素齐备,如班级、教师、团队组织,学校内局部层管理机构以和班主任等等,都是其他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教育研究要素;三是学校有真实的自然状态的可供研究的现场: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教师和同学相互交流的情景等。
&nbsp&nbsp&nbsp&nbsp第三,校本研究是对兴办和展示学校特色的呼唤。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的差别使得世界缤纷多彩。解决教育问题没有万用灵方,任何一个教学问题都必需在教育中去解决。校本研究正是高扬了研究个性的旗帜,张扬了研究个性,找到了研究的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特色,有利于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nbsp&nbsp&nbsp&nbsp第四,开展校本研究是教育和学术理论界所愿意催生的新生事物。在现行庞大的教研队伍中,迫切需要教师的加盟。教师在研究的军团中具有独立的视野和特殊的价值,在对教育问题的掌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教育事件进行深度分析上具有明显优势。教师的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案例研究等是教育宝库中的珍品。一句话,离开教师的研究犹如高原上缺氧,缺乏原动力;恰似一束干鲜花,没有生命力。
&nbsp&nbsp&nbsp&nbsp第五,实施校本研究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而学校的文化重建,又是学校课改最重要的内容。学校的课改存在两种文化的抵触:一种是保守文化,一种是新课改文化。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加大力度搞课改是一种突围,而这种突围又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庞大的教师军团的保守习惯势力的反突围。由此看来,要使校本研究成为一种优势,成为一种定势,这是课改胜利的关键。
&nbsp&nbsp&nbsp&nbsp四、教研员在校本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岗位特点
&nbsp&nbsp&nbsp&nbsp1.教研员的岗位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县市教研员是专业教研人员,在全国(研究者中)人数最多。与其他专业研究者相比,县市教研员的理论素养基础单薄,但我们教研员离教师最近,与教师相比,我们的理论素养较强,对全局的掌握要高于老师,但教师离同学最近,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固而,县市级教研员处在高级专业教研人员与基层学校教师的中间,在其间的纵向与横向位置的交叉点上,从我们所处的位置来看,这是我们的强项和优势所在,这就是我们教研员的岗位特点。
&nbsp&nbsp&nbsp&nbsp2.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如何发挥作用:
&nbsp&nbsp&nbsp&nbsp大好的教研教改形势,赋予了我们教研员诸多任务。简而言之,即十六字方针:上下贯通、服务到校、强化内功、享受胜利。教研员在上下之间处于沟通地位,要防止研究与实践之间造成阻隔。
&nbsp&nbsp&nbsp&nbsp怎样去上下贯通呢?第一,态度要虚心,向两头学习,上要向省和中央的教研专家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下要向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淡泊名利,学习他们深入实践。只有两头学,才会得到理论与实践的提高。第二,要当好助手,铺就“快车道”。要把“上面”的人攀扯到校,要服务学校,服务课堂,服务教师,通过教师去服务于同学。
&nbsp&nbsp&nbsp&nbsp怎样强化内功呢?具体说,教研员练好学习功,研究功,下水功和引领功。
&nbsp&nbsp&nbsp&nbsp第一,学习功,教研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例如,对优秀教案,每天可抽半个小时进行自我学习和研修,便可积沙成塔。我们教研员也要做到博学多闻。
&nbsp&nbsp&nbsp&nbsp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教研员多读书吧!只有多读书,多实践,才干实现教师观、同学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更新。
&nbsp&nbsp&nbsp&nbsp第二,研究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热衷于各种体系的研究,要脚踏实地,扎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要进行个案研究,叙事研究;要研究同学的学习,通过研究学习来研究教学;要多研究农村,研究农村的办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nbsp&nbsp&nbsp&nbsp第三,下水功。要下水搞课题,从教师的实际需要来搞课题,使研究效果成为教师的精神食粮,受他们的欢迎和赞赏,让他们乐于实施。这是教研员的基本特征。要勇于上新课程的下水课。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员只有参与实践,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教研也才会落到实处。
&nbsp&nbsp&nbsp&nbsp第四,引领功。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要让教师感到你是他的朋友。教研员与教师是一起体,与教师一起分享胜利,一起生长。要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即在品行与学识上做老师的老师,而在教研业务上则要与他们做朋友。第二方面,要做一个很好的教“练”员。指导要到位,但不能越位。到学校去,听、备、说、评等教研活动,要与教师一起一起研讨。从这一点来说,教研员又是教师生长的“打磨石”。要与教师一起上课、评课、诊断,和再设计、再上课、再评、再诊断……经过几次打磨,让教师一次比一次幼稚。教“练”员还要善于打开教师的视野,要不定期地到学校去进行专题讲座。第三方面,要做一个很好的“推介员”。把教师的新经验,教室内的闪亮点,由下而上地进行推介,要做教师的“伯乐”。第四方面,要做一个很好的“加工员”。在设计方案时,为教师把关,诊断、提升,进行理论概括。给教师进行引领提升时要做好三点,一是精神和气质的熏陶,二是智慧和思维的启迪,三是思想和理念的提升(余文森教授语)。
&nbsp&nbsp&nbsp&nbsp勤奋耕耘,必有收获,绚烂的教研之花,必定结成丰满的课改之果。教研员要甘为人梯,教研员的教研为教育教研教改工作进行提升、再提升,生生不息,因而教研员必定能享受欢乐和胜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让我们教研员与广大教师、同学一同携起手来,一起走向校本课程的研究之路,与校本课程共荣共进,一同展示靓丽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08: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