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向校本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向校本研究
&nbsp&nbsp&nbsp&nbsp1、什么是“校本研究”?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动身,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水平,为全体同学生长发明基础。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nbsp
&nbsp&nbsp&nbsp&nbsp——为了学校(研究目的)。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nbsp&nbsp&nbsp&nbsp——在学校中(研究主体)。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一起研讨、分析来解决。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nbsp&nbsp&nbsp&nbsp——基于学校(研究对象)。从学校实际动身,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沛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出学校潜力。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
&nbsp&nbsp&nbsp&nbsp----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创新)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如: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nbsp&nbsp&nbsp&nbsp----明确校本研究指向,以“校本”概念指导学校研究工作,将使得课题研究更符合学校、教师的需要,更贴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学生长和教师发展。
&nbsp&nbsp&nbsp&nbsp2、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nbsp&nbsp&nbsp&nbsp■为什么不叫“校本教研”?
&nbsp&nbsp&nbsp&nbsp人们通常讲“校本教研”,假如全称为“校本教育研究”,则这种概念与“校本研究”一致;假如仅仅讲的是“校本教学研究”,则未免不够全面。“校本研究”外延更宽泛。它除了包括“校本教学研究”外,还涉和学校发展的许多领域。
&nbsp&nbsp&nbsp&nbsp■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nbsp&nbsp&nbsp&nbsp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nbsp&nbsp&nbsp&nbsp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nbsp
&nbsp&nbsp&nbsp&nbsp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nbsp
&nbsp&nbsp&nbsp&nbsp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nbsp&nbsp&nbsp&nbsp3、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校本行动研究
&nbsp&nbsp&nbsp&nbsp正如杜威指出的那样: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nbsp&nbsp&nbsp&nbsp■&nbsp行动研究的模式
&nbsp&nbsp&nbsp&nbsp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①计划→②行动→③观察→④反思。
&nbsp&nbsp&nbsp&nbsp变异的螺旋循环模式:有学者将勒温模式的起点改变,提出的变异模式为:
&nbsp&nbsp&nbsp&nbsp①&nbsp观察(发现问题)→②反思(日志、行动学习会议或专家会议)→③计划(行动计划或研究设计)→④行动(实践活动或研究活动)。
&nbsp&nbsp&nbsp&nbsp■&nbsp校本行动研究的实质
&nbsp&nbsp&nbsp&nbsp“校本行动研究”与其说是一种研究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指导思想、研究取向和组织形式。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下,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nbsp校本行动研究的类型
&nbsp&nbsp&nbsp&nbsp----个别行动研究:个别班级中进行,围绕个别班级的问题开展;
&nbsp&nbsp&nbsp&nbsp----合作行动研究:多个班级中进行,围绕一起的问题开展;
&nbsp&nbsp&nbsp&nbsp----校际行动研究:围绕学校的共性问题或学校的发展进行。
&nbsp&nbsp&nbsp&nbsp■&nbsp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建议)
&nbsp&nbsp&nbsp&nbsp——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层面。
&nbsp&nbsp&nbsp&nbsp——问题链或问题树,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关键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确定校本行动研究的当前课题和后续课题:
&nbsp&nbsp&nbsp&nbsp——筛选和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制定行动计划和行动战略
&nbsp&nbsp&nbsp&nbsp——实施行动战略,进行教学观察和记录。
&nbsp&nbsp&nbsp&nbsp——总结和反思(小组协作讨论或个人反思),提出改进战略,写出行动研究报告(或叙事研究报告、优秀教案、研究优秀论文等)。
&nbsp&nbsp&nbsp&nbsp■&nbsp校本行动研究的课题示例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年级组或学科组教师,一起研制适合本校同学需求的校本课程。
&nbsp&nbsp&nbsp&nbsp----地方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
&nbsp&nbsp&nbsp&nbsp----教学模式创新:本学期语文学科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
&nbsp&nbsp&nbsp&nbsp----教材学法研究:优秀教案的研制;
&nbsp&nbsp&nbsp&nbsp----校本管理:如何在班级开展档案袋评价;
&nbsp&nbsp&nbsp&nbsp----校本培训:案例教学的实验和培训方式改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4、实现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
&nbsp&nbsp&nbsp&nbsp(1)定量研究方法——丈量、评价、统计等类型。教育丈量、教育评价、抽样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均可以运用于校本行动研究中。
&nbsp&nbsp&nbsp&nbsp(2)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教育网志(BLOG)、案例教学、课堂观察等类型。
&nbsp&nbsp&nbsp&nbsp上述分类是相对的,例如,课堂观察法即可以采用定性观察,也可以采用定量观察。
&nbsp&nbsp&nbsp&nbsp为了推进校本研究的第一阶段实验,仅重点介绍质的研究中的几种方法。
&nbsp&nbsp&nbsp&nbsp教育叙事
&nbsp&nbsp&nbsp&nbsp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nbsp&nbsp&nbsp&nbsp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身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身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nbsp&nbsp&nbsp&nbsp■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记录与反思
&nbsp&nbsp&nbsp&nbsp教育叙事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
&nbsp&nbsp&nbsp&nbsp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处于教师发展研究的中心位置。
&nbsp&nbsp&nbsp&nbsp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nbsp
&nbsp&nbsp&nbsp&nbsp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考虑和发明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考虑的教师,都有他自身的体系、自身的教育学修养。”
&nbsp&nbsp&nbsp&nbsp2、教育叙事示例
&nbsp&nbsp&nbsp&nbsp■例1:意外的观察课(根据湖北黄石市广场路小学教师优秀论文改写)
&nbsp&nbsp&nbsp&nbsp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可充沛调动同学的想象力,可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挖掘他们潜在的发明力。
&nbsp&nbsp&nbsp&nbsp今天依然天气炎热。我正在上第二节语文课,向同学提出“秋风吹黄了什么”&nbsp的问题,想由此引导小朋友们去观察秋天的树叶。突然有一个同学小声叫了一声:“小鸟!”这一叫可让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目光不住地搜索小鸟的行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我一看,这下课可上不成了,依照常规,应该迅速制止小朋友们的举动。但我灵机一动,反而很平静地问了一声:“小鸟在哪?”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在电视机上面!”这时同学们各抒己见起来。有的说:“小鸟迷路了。”有的说:“小鸟太热了飞进来纳凉。”有的说:“想来看看我们的新教室”,“想来学知识”,“想和我们交朋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身的看法。
&nbsp&nbsp&nbsp&nbsp我随后问了一句:“小鸟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着向老师汇报起自身的观察结果来。见此情景,我就循着小朋友们的兴致,有目的引导他们观察这只小鸟。“谁能说说这只小鸟的样子?”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的问话,立即抬起小脑袋聚精会神地观察起小鸟来。不一会儿,小朋友们争论的声音又响起来了,接着纷纷举手。王兰被我叫起来回答,她说得不错,我鼓励道:“你说的真好,还有比她说得更好的吗?”话音刚落,举手的同学更多了,小朋友们对小鸟的样子的叙述也更详细更具体更有创意了。例如:“小鸟的羽毛是黄色的。”“小鸟在向我们眨眼睛呢!”“小鸟的嘴巴一张一合地叫着,好像在说‘你们好!你们好!’……”这时,我深切地感到小朋友们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甚至比我还要强。他们正是在用自身的童心进行探究啊。
&nbsp&nbsp&nbsp&nbsp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我又为同学们增加了一个新的问题:“当我提出‘秋风吹黄了什么’时,有同学说‘小鸟’,我知道他并不是在回答我的问题。但假如他真的在回答‘秋风吹黄了小鸟’,你们说对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登时沸腾起来。吴学钢忍不住大声说:“小鸟的黄色是天生的,不是秋风吹的。”朱丽立即反驳说:“可以这么说。”我马上问:“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她涨红了脸,吱吱唔唔地说不出所以然来。
&nbsp&nbsp&nbsp&nbsp喧闹了一阵,小朋友们静下来,带着寻求答案的眼神看着我。我微微一笑,说:“在自然界,我们都知道,小鸟的羽毛的颜色绝对不是被风吹成的。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有一些看起来很不合情理的描写。”我略一考虑,开始背一首唐诗:“碧玉妆成一树高……”&nbsp我刚一开头,全班同学都跟我一起背起来,“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nbsp
&nbsp&nbsp&nbsp&nbsp“初春的嫩叶是春风裁的吗?”我问。全班齐答:“不是。”“但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什么?”“春风温柔。”“柳叶嫩嫩的,绿绿的,随风飘飘。”小朋友们联想很丰富,我和时褒扬了他们,并告诉他们:文学意义上的观察与科学观察是不同的,它不只观察事物的外表,还要加上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联想、感受。这些道理,他们当时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于是,我安排了一项作业:在学过的诗歌中找几个类似的例子,体会一下我说的道理。
&nbsp&nbsp&nbsp&nbsp教学反思,我对这堂发生了意外事件的课发生了许多的感受和联想:第一,小鸟飞进教室,这是一个突发事件,我假如带领同学驱赶它,这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会泡了汤。倒不如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优秀教案,把观察“树叶”变成观察“小鸟”,把突发事件变成这堂课的一局部,不只完成了优秀教案,而且把课上得更生动、更有趣。第二,文学想象可以从科学观察中受到启迪,但它不能拘泥于科学事实,文学作品中有些看来极不合情理的描写,正是人们情感在这些事物上的折射。或许,通过这种探究性教学,我的同学们就能够一步一步掌握“文学创作”的真谛。
&nbsp&nbsp&nbsp&nbsp■例2:于漪老师关于《木兰诗》教学的叙事
&nbsp&nbsp&nbsp&nbsp今天上《木兰诗》课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次课能初步背诵是强记,课后要熟读牢记。小忻噗嗤地笑了一声,问其原因,他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nbsp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和和他的意见,说“翻山越岭总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一脱,小脚就出来了,怎会不知是女的?”我指出北朝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同学异口同声的问﹕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呢?我被问住了,答不上来。
&nbsp&nbsp&nbsp&nbsp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可强不知以为知。我如实地告诉同学自身答不上来。课后想方法去查。
&nbsp&nbsp&nbsp&nbsp备《木兰诗》竞然要备中国古代女子什么时候裹小脚,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教后而知困。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多少相关知识啊!问题还不在于教某一篇课文前的准备,而在于平时的广泛涉猎,细心采摘,日积月累,只有源头有活水,课堂上才会不出现或少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
&nbsp&nbsp&nbsp&nbsp教学相长。同学促使我学得多一点,学得深一点。感谢同学对我的促进。
&nbsp&nbsp&nbsp&nbsp又记:边查阅赵翼的《陔余丛考》,其中《弓足》一篇记载﹕南唐后令宫嫔娘以帛绕脚,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课余将查阅所得告知同学。
&nbsp&nbsp&nbsp&nbsp3、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nbsp&nbsp&nbsp&nbsp(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发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优秀教案作为例证。
&nbsp&nbsp&nbsp&nbsp(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优秀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保守的教育“优秀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nbsp&nbsp&nbsp&nbsp(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身“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考虑。
&nbsp&nbsp&nbsp&nbsp(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nbsp&nbsp&nbsp&nbsp4、叙事的行动研究方法: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nbsp→&nbsp执教&nbsp→&nbsp倾听评论和建议&nbsp→教学反思→修订教学战略→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nbsp→(形成优秀教案,提高专业能力)
&nbsp&nbsp&nbsp&nbsp教育网志(BLOG)■BLOG是Web&nbsplog(网络日志)的简称,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
&nbsp&nbsp&nbsp&nbsp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依照年份和日期排列。
&nbsp&nbsp&nbsp&nbsp网络日志(Blog)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
&nbsp&nbsp&nbsp&nbsp案例教学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
&nbsp&nbsp&nbsp&nbsp●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括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浅谈案例教学》)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括有教师和同学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理查德&nbspRichert,&nbspA.E)。
&nbsp&nbsp&nbsp&nbsp●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经常还发表一些自身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nbsp张肇丰)
&nbsp&nbsp&nbsp&nbsp2、优秀教案的特性
&nbsp&nbsp&nbsp&nbspMerseth(1996)认为:
&nbsp&nbsp&nbsp&nbsp(1)案例是以真实教学状况和事件为基础的叙述性档案;
&nbsp&nbsp&nbsp&nbsp(2)案例是由多种角度来出现故事的背景、所有的人物和情况;
&nbsp&nbsp&nbsp&nbsp(3)若案例要成为讨论的题材,必需包括有足够的细节和必需的信息资料,使用者才得以进行诠释,引发深入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Naumes&nbsp&&nbspNaumes提出: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
&nbsp&nbsp&nbsp&nbsp■案例的特征表示为:
&nbsp&nbsp&nbsp&nbsp----真实性:案例必需必需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nbsp&nbsp&nbsp&nbsp----典型性:必需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浓缩性:必需多角度地出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nbsp&nbsp&nbsp&nbsp----启发性:必需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的区别
&nbsp&nbsp&nbsp&nbsp“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优秀教案”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是教学结果。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与“教学设计”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学设计”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优秀教案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需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nbsp&nbsp&nbsp&nbsp●由于人们对优秀教案理解上的偏差,致使有些不是案例的文字,却以“案例”的名义出现在一些正式的出版物或网站上,引起人们对案例认识的混乱。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教师网(www.LSPjy.com)、湖北教研网(www.jiaoyan.cn)等,在“优秀教案”栏目中,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课堂实录,乃至教学总结、教学测试题,统统纳入其中,恰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案”。
&nbsp&nbsp&nbsp&nbsp3、优秀教案的意义
&nbsp&nbsp&nbsp&nbsp----研制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身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nbsp&nbsp&nbsp&nbsp----研制案例能促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nbsp&nbsp&nbsp&nbsp----案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 反思”的过程,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能力;
&nbsp&nbsp&nbsp&nbsp----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进行参与式校本培训提供有效途径和手段。
&nbsp&nbsp&nbsp&nbsp●顾泠沅先生认为:
&nbsp&nbsp&nbsp&nbsp----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nbsp&nbsp&nbsp&nbsp----案例是教师专业生长的阶梯;
&nbsp&nbsp&nbsp&nbsp----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nbsp&nbsp&nbsp&nbsp4、优秀教案的形成
&nbsp&nbsp&nbsp&nbsp(1)优秀教案可以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某个教学中的主题展开,构成可供他人讨论、学习的教师培训(或个人研修)资料。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nbsp&nbsp&nbsp&nbsp----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是,“优秀教案”特指:有典型的意义的,包括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优秀教案必需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动身,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需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的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优秀教案的素材积累。
&nbsp&nbsp&nbsp&nbsp----教育叙事涉和的在内容比较广泛。有研究统计(魏宁&nbsp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在教师反思的叙事研究中,涉和的内容包括有:读书感想、社会问题、同学教育问题、宏观教育、实际生活、教育理念和教学研究等,而优秀教案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战略、教学技能等,其案例问题则集中在教学、教学法、认知水平、情感与态度、教学背景等方面。
&nbsp&nbsp&nbsp&nbsp5、优秀教案结构的基本要素
&nbsp&nbsp&nbsp&nbsp(1)背景: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背景介绍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nbsp&nbsp&nbsp&nbsp(2)主题: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想反映什么问题,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
&nbsp&nbsp&nbsp&nbsp(3)案例问题: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论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能够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nbsp&nbsp&nbsp&nbsp(4)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资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nbsp&nbsp&nbsp&nbsp(5)教学结果: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同学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nbsp&nbsp&nbsp&nbsp(6)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研讨,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
&nbsp&nbsp&nbsp&nbsp(7)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教学时其他教师讨论,开放而无终结。
&nbsp&nbsp&nbsp&nbsp教育案例与课例的区别:&nbsp
&nbsp&nbsp&nbsp&nbsp项目(活动)设计优秀课例:操场设计夺标湖北省黄石市南湖小学&nbsp
编者按:
&nbsp&nbsp&nbsp&nbsp&nbsp2002年初,黄石市南湖小学计划对学校的操场进行改造,学校筹措到80万元资金。利用这一机会,该校在5年级同学中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项目(活动)设计”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每个班组成一个“建筑设计公司”,真刀实枪地完成学校操场改造的设计任务,并以“招标”方式来确定由哪一家公司“中标”。各“公司”提供的设计方案不能象过去那样去进行“科学幻想”,而是既要科学、美观、实用,又且要充沛考虑到经济性,尽量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各班同学热烈响应学校号召,在老师指导下成立了自身的“公司”,有501公司、502公司……,各“公司”都象模象样地设置了不同的“部门,有负责市场调查的,有负责操场丈量的,有负责图纸设计的,也负责标书和准备答辩的……。各“公司”还聘请了有专业知识的家长担任顾问。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同学们获得了一次从未有过的奇特经历……&nbsp&nbsp&nbsp&nbsp该课题被评为全省研究性学习课例设计一等奖,在省第二届创新教育学术交流会上,该校同学向各地的教师代表展示了他们最后“夺标”的过程。
 &nbsp课堂观察
&nbsp&nbsp&nbsp&nbsp1、课堂观察的意义
&nbsp&nbsp&nbsp&nbsp课堂观察(classroom&nbspobserving)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同学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
&nbsp&nbsp&nbsp&nbsp《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时提高教学水平。”
&nbsp&nbsp&nbsp&nbsp2、课堂观察的概念
&nbsp&nbsp&nbsp&nbsp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和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nbsp&nbsp&nbsp&nbsp3、课堂观察的内容
&nbsp&nbsp&nbsp&nbsp■自我观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
&nbsp&nbsp&nbsp&nbsp观察对象主要是同学的行为,包括同学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和有关同学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示。
&nbsp&nbsp&nbsp&nbsp■观察他人(听课):
&nbsp&nbsp&nbsp&nbsp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同学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同学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nbsp
&nbsp&nbsp&nbsp&nbsp4、课堂观察的方法
&nbsp&nbsp&nbsp&nbsp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的观察。
&nbsp&nbsp&nbsp&nbsp■定性方法:
&nbsp&nbsp&nbsp&nbsp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定量方法:
&nbsp&nbsp&nbsp&nbsp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工具表)进行观察,既可以采用“钢笔录音机”,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进行分析。
&nbsp&nbsp&nbsp&nbsp■主要技术方法手段:
&nbsp&nbsp&nbsp&nbsp----课堂教学录像、录音;
&nbsp&nbsp&nbsp&nbsp----以时间标识进行选择性课堂实录;
&nbsp&nbsp&nbsp&nbsp----座位表法;
&nbsp&nbsp&nbsp&nbsp----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nbsp&nbsp&nbsp&nbsp----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
&nbsp&nbsp&nbsp&nbsp----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
&nbsp&nbsp&nbsp&nbsp----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表;
&nbsp&nbsp&nbsp&nbsp----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
&nbsp&nbsp&nbsp&nbsp----学习效果的后测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08: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