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考虑&nbsp&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保守学校教研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它已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自2005年1月6日江夏会后,我校就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通过业务培训、集体备课、案例研究、机制创新等形式,能有效开发校本教研的潜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从而形成学校的校本教研合力,进而催生学校的校本教研文化。
&nbsp&nbsp&nbsp&nbsp一、以业务培训为切入点&nbsp&nbsp挖掘校本教研潜力
&nbsp&nbsp&nbsp&nbsp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实施者,要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必需有理论作指导,要推动校本教研,必需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是一个资源系统,它蕴藏着巨大的校本教研潜力,假如这个系统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更换,那么就无法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因而就不能“连锁引爆”同学的潜能。为此,我校建立了以业务培训为依托的校本教研培训,使教师素质的提高植根于校本,服务于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以此为切入点,有效挖掘校本教研的潜力。
&nbsp&nbsp&nbsp&nbsp半年来,我校采用讲座研讨法、师徒结对法、观摩考察法、读书指导法和课题带动法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本期学校派教师参与国家、省、市、县的各种业务学习与培训达76人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经验交流、学术会议、效果推广;在与江西省白岭镇中心小学、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咸宁市各实验小学等多个学校的交往中,交流各自的经验,不时改进校本教研工作,这些教师作为业务骨干又负责培训其它教师,使我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得以经常化;元月份,我们还聘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来我校讲学;6月份,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的录像报告;5月份与县教研室、教科所开展了一个月的“手拉手”校本教研调研……专家们以深厚的校本研究理论、自身的切身体验启迪了我校教师,丰富了教师的业务理论,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学校本期还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方案,学习校本研究理论与战略,先后开展了“走进新课程”、“拉开校本教研序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怎样开展案例研究”、“怎样撰写教育叙事”、“人人讲优课、精说课、会评课”等培训与研讨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自学,学校将自学笔记纳入常规月查,强化教师自学意识,使教师逐步认识了校本教研的内涵,理清了思路,提高了素质。
&nbsp&nbsp&nbsp&nbsp开展校本教研,以教师业务培训为切入点,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用现代手段作技术支持来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为挖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潜力奠定了基础,发明了条件。
&nbsp&nbsp&nbsp&nbsp二、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nbsp&nbsp营创校本教研氛围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它依存于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增加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需要一个互相切磋、互相支持的外部环境,但保守的教学管理特别看重备、教、批、辅、考。&nbsp“备”字当头,教学设计作为载体成为学校和上级考评教师常规教学的重要筹码,它要求趋于苛刻甚至刻板,诸如字数多少、工整程度等都是评价教学设计优劣和教师态度的规范。按时编写甚至是抄教学设计自然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生活方式,备课也就成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手铐脚镣。本期开学初我们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标明:我校教师平均每天要用2/7的工作时间来完成教学设计,加上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同学等工作,可谓负荷繁重,谁有暇顾和校本教研!因此,我们认为如何减轻教师负担,使备课变“写”为&nbsp“研”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在全校开展集体备课,以此为主渠道,调动校本教研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一个探究环境,为教师创立一个和谐发展的校本教研氛围。
&nbsp&nbsp&nbsp&nbsp今年元月,我们正式出台了《关于语文、数学学科集体备课的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全校语文、数学中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实行备课组牵头和中心发言人(实行轮换制)负责制。备课组长负责统一制订全期本年级本学科的集体备课计划,布置章节或单元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由中心发言人组织实施。要求每位教师在积极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说课,然后通过集体研讨形成统一教学设计,由中心发言人印发给全组教师参考使用。使用统一教学设计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和本班同学实际,对统一教学设计进行“加”“减”和改进,实现集体备课的再发明,与此同时,依照校本教研常规要求在教师和组内开展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和期评比工作,使校本教研经常化、开放化和动态化,引领教师彰显教学个性,实现教学方式的深刻革新,促进校本教研有效地向纵深开展。
&nbsp&nbsp&nbsp&nbsp三、以案例研究为推动力&nbsp&nbsp形成校本教研合力
&nbsp&nbsp&nbsp&nbsp案例研究是与教学行为和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的课题研究,是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活动。案例研究要求教师从自身的课堂教学遇到的疑难问题动身,以解决自身的教学难题为归宿,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一方面十分珍视教师个人的主动反思和独立探索,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志同道合的教师之间、教师与理论工作者之间自由结成研究伙伴,或者形成松散的“教育研究志愿者组织”,围绕某个实际教育问题或课堂优秀教案,开展合作研究。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孤立的实践者和探究者,而是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寻找到了专业发展的协助和支持,相互分享了理论和经验。在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用案例研究作载体,以此为推动力,激发并维持教师工作的乐趣和热情,通过与同行、专家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耐久地开展。我们主要作法是:统一安排,整体规划;典型引路,点面结合;专题研究,突破重点;循序渐进,螺旋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