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校本教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校本教研
&nbsp
&nbsp&nbsp&nbsp&nbsp在阐释学看来,“校本教研”不只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一、“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nbsp
&nbsp&nbsp&nbsp&nbsp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其中涉和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nbsp
&nbsp&nbsp&nbsp&nbsp“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nbsp
&nbsp&nbsp&nbsp&nbsp“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时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nbsp
&nbsp&nbsp&nbsp&nbsp“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动身点,解决现存的问题。&nbsp
&nbsp&nbsp&nbsp&nbsp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二、“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区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事物的因果关系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自然物的精确观察和丈量等定量、实证方法来获取对于自然界的客观知识;而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自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时改善行为的过程。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和它们之间不时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三、“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生长的过程&nbsp
&nbsp&nbsp&nbsp&nbsp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生长的过程。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因为一方面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溢情感和想像力的不同个体&nbsp——同学,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同学的生长,教学必需是研究;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时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身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而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时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生长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身的教学行为,拷问自身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四、“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nbsp
&nbsp&nbsp&nbsp&nbsp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存在的意义不只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发明者,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中,不时克服工作带来的生命倦怠,体会出“此在”的乐趣和“当下”&nbsp的价值。&nbsp
&nbsp&nbsp&nbsp&nbsp(一)“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发明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教学研究决非仅仅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它的主体应是教师自身,教师是教学原理的发明者。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的,“唤醒”这一概念是作为人的本体结构的全面“震颤”。教育过程不只需要从外部解放生长者,而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是解放生长者内部的力量。又如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唤醒”&nbsp可以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从未体味过的内在敞亮,他因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一次心灵的解放。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身和自身所处的世界,认识自身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身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溢生命希望的人。因此,&nbsp“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二)“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教师不是站在对象(同学、教材、课程、环境等)的旁边,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作外部的观察和描述,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互动中,在不时地反馈、调节、体验中,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到教学的技艺,体味到教学的乐趣和自身生命的意义。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是对自身教学和生命全过程的体验是对自身工作和生命价值的批判性反思。&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三)“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nbsp
&nbsp&nbsp&nbsp&nbsp学校的教学活动,总是受到两个视界的限制:一是“文本”的视界,如课程、教材:一是同学的视界,同学的实际经验。“文本”视界是我们教育的理想视界,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同学的“实际视界”是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由于每个同学的生活环境不同,同学的“实际视界”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活动中,同学的学习以同学的“实际视界”为动身点,是一种不时以新的视界取代同学原初视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总是从自身的经验视界动身,来理解“文本”,实现同学的“实际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但对工匠型的教师来说,很难协助同学实现这两种视界的真正的融合,同学经常被动地去发现“文本”中的原意,消极地接受,而生成不了一个新的意义视界。“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不时的反思来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同学的“经验视界”和“文本”的视界,在教师的研究状态下不时相互交融,实现视界的真正融合,促使同学形成一种新的“视界”,即同学的智慧增加和个性充沛发展。&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四)“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nbsp
&nbsp&nbsp&nbsp&nbsp阐释学的逻辑是一种“对话式”的逻辑,从这一点上来说,“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刑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同学的对话,是一种“对话文化”。在这种“对话文化”里,对话双方不是保守教育中的那种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意义关系,是一种“我”与“你”(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关系。对话双方不只是各自陈说自身的观点和见解,而且需要互相倾听和言说,相互敞开自身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实现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这种“对话”的实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共事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通过合作性的一起反思来探索真理和改善行为,使同学的“实际视界”与“文本视界”不时融合,不时形成新的视界。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不只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对话文化”获得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nbsp
特别关注:
2005年中国教育十大焦点事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LSPjy.com/20051216sdjd/index.asp&nbsp&nb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3: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