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9月28日,已过去了整整十八天,内心的触动已快归于平静,但心里的声音告诉自己:得用文字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教师唯有扎实、夯实的基本功,才能对得起“专业”,才能称之为“教师”。
虽然仅仅听了一天的课,但对自己的触动却是深远的。依稀记得开学初,因为班里的班班通不能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牵扯到字理识字,象形字的演变过程,我几次去学校申请,说没有班班通就没有办法上课,最终带着一年级的“小不点”背着凳子、扛着桌子爬到二楼,找到一间班班通能用的教室完成了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听完真语文,我突然觉得当初说的话是多么得可笑,自己的想法简直是无稽之谈。“真语文”课堂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名教师、一群学生,回归课堂最初的模样,上出了趣味性,让我们看到了教师是如何深挖教材,上出深度,上出我们所认为的一堂课必须“出彩”的那个点,触动我们心的那根弦。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推敲》一课时,没有繁琐的教学环节,没有眼花缭乱的PPT和看似热闹实则形式化的学生活动,而是以学生做推的动作开始,理解什么是推,并由此延伸推可以组什么词。从而引出课题:推敲。通过讲述夏衍临死之时,身边的人大喊:“我去叫医生!”这时夏衍直接坐了起来大喊:“不是叫,是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的魅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看到了字词推敲的重要性。之后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这个环节的评价语更是朴实、真实、自然,有针对性,贾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你的潜质很好,可是读得不好;我喜欢你的声音;你太任性了,就他最聪明;把掌声送给他……不像我们公开课的课堂“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对,我对,都对,不敢有真实的评价,怕被批评“浇灭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个教学就围绕着“推敲”二字:进行完朗读之后,让学生再读课题——第七课《推敲》,问道:“什么叫“推敲”?在第八小节”,指名说,再提高难度:谁能不看书说?接着提问:为什么不叫“斟酌”,而叫“推敲”?还在第八小节。区分“斟酌”与“推敲”,然后以出场为序,罗列文中的人物。先从本文开始,推敲品味课文语句:如本文第1句——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让学生把贾岛放在前面试着说一说,然后对比,发现那一句好?为什么?一对比发现文中句没有我们改的好,因为文中句没有主语,这就是推敲的结果。另外,课文第4段出现了“仪仗队”,让学生回味习总书记大阅兵时仪仗队的情形,推敲出本文中的“仪仗队”不合适,应改为“护卫队”。然后以课文先后出现的五个人物(贾岛——李凝——两个差人——韩愈)为线索来讲故事,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学以致用,指导学生推敲语句。(原句:我最爱吃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贾老师和学生一起推敲:老鸭汤是喝的,不是吃,所以应把“吃”改为“喝”;体积大的物体用“搬”,而一碗老鸭汤体积不大,应改为“端”;扯下两条腿不准确,应该为“扯下两条鸭腿”;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常情推理,奶奶肯定不会吃,所以应该是被妈妈按在碗里的,把“放”改为“按”更好。贾老师还指出,习作修改时标点也是推敲的重点:我最爱吃的老鸭汤搬上来了,一句话的意思表达完了,后面的逗号应该为句号。学以致用的推敲,让学生明白习作完成后推敲的重要。
这堂课,围绕“推敲”二字进行提问,这也印证了贾老师在做报告时提到的:“提问不要超过四五个问题,要从题目的中心去提问”,整节课没有过多地分析,没有预设的、我们约定俗成的“精彩”,就像贾老师说的“语文课不等于分析课,语文课堂上不要精彩,要朴实、扎实、老老实实”,这就需要老师把功夫花在上课前,去读文本,去深读文本,去读文本之后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独属于自己的见解(前提是得有夯实的基本功,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印象最深的还有张立军老师,当我看到他要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在脑海里预设了无数个版本的教学环节,因为这节课不管是特级教师执教的,还是名师的课堂,我见过、听过n多个版本,他要怎样上才能上出不一样呢?一开始,他就讲了我们这节课最终要阐释的道理、升华的内容:大家读过这篇课文吗?谁读懂了?生:我觉得我读懂了。这篇文章讲的是我们要保护地球。张:保护地球,很好。这位同学有一种本领,课文中并没有直接写出这几个字,但是她读出来了,这就是推想。听到这里,我的疑问更重了,张老师一上课就把这节课最终要讲的都讲了,那他还会上什么呢?带着疑问接着往下听,我听到了别出风采的一堂课,张老师:请看课文后面的生字,都认识吗?生:认识。张:由这些字你们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词?生:晶莹剔透,和蔼可亲,目睹,资源,矿产,恩赐,枯竭,泛滥,威胁。张:很好。现在合上书本,我说几个词语,看你们能不能想到其中的字词,并把它们写出来。第一个,水晶球;第二个,人类的母亲;第三个涉及一组词,水、空气、森林、生物;第四个,化学品。谁都写出来了?你来读读自己写的词。生:晶莹剔透,和蔼可亲,资源,滥用。张:真厉害。我说几个词,同学们就能想到我想说的是什么。这种思维叫联想。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以问题的形式来助推呼吁,又以转折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推想作者的思路,张:你们刚刚读了这几句话,有什么感受?生:如果我们还不保护地球的话,后果太严重了。张:这种担忧是一种感受,还有谁来说一说?生:地球现在已经被人类毁坏成这样了,但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张:他的感受和前面一位同学有点不一样,这叫愤慨。你们看,作者写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他变通着写。下面,我读你们没画的句子,你们读你们画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你们接着读。生:“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张:我读的是地球的无私,你们读的是?生:人类的自私。张:继续。“有人会说,宇宙的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生:“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张:我读的是希望。生:我们读的是绝望。张:你们发现了什么吗?生:前后的句子意思是相反的。张:从一个意思转向另一个意思,这叫语意变化。它中间以“但是”连接。这叫什么?生:这是转折。张:转折有什么作用?生:吸引读者的兴趣。张:“吸引”这个词非常好。作者首先写生活是那么美好,写地球本来有好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这就是“起”,接着却“落”下来了。文中写了什么?生:写了我们滥用化学品,使这些资源不能再生。张:紧接着又写了什么?生:我们还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张:写了希望,紧接着又是什么?生:“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生:高低起伏。张:你们想起了什么?生:情绪。张:对。一个人读书时有情绪起伏,那是因为文章有“起”有“落”。
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设计,可能是这几年学习的少,我还真的没有见过,也可能像张老师提的那样“生活中,老师不去想各种各样的问题,你的教学是打不开思路的”,我的思路总是打不开,可见我是一个不善于推想的人,问题不能推动思维。
虽然有满满的赞叹,但对于“真语文”系列活动,我也有一点自己想说的,“真语文”系列活动的初衷是追求语文本真,真语文、真课堂、真评价、真收获、真提高,这点我们毋庸置疑。但也一些老师对 “真语文”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不用PPT,回归教育最初的模样就是“真语文”,也学着大师级的前辈们一样: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根教鞭就是一堂“真语文”课。对于这点我并不赞同,我们生活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使课堂更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生动化,为什么为了本真教育,而摒弃呢?不能学了形式,而忘记了“真语文”的“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