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品德课“活动”导学模式课堂观察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1: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品德课“活动”导学模式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教学呈示观察
时间:2016年9月20日
地点:琼山二中
执教老师:张芬玉
观察与报告员: 刘雅欣、黄奕清、郑颖

一:观察说明
    这堂课我们小组对《课堂观察》四个维度中《教师教学维度“教师呈示”》这一部分的观察。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把教师教学呈示分成了四个部分, 分别是教师个人基本素养的呈示、活动构建与问题设置的呈示、教学手段运用技巧的呈示、学法指导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呈示。
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师的课堂评价,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表格如下,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了教师课堂教学呈示的基本情况。(表格见前片博文)           

二、具体分析
(一)教师呈示的个人基本素质和基本功
   1. 教师的亲和力、语言精准度、感染力
   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首先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自己接近你,接纳你的意见,最终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否则,那些让学生敬而远之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亲和就是人之关怀。一个微笑、 一句鼓励都是亲和的表现。   
     优点:这节课中,凌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始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对学生进场进行鼓励和赞扬,有利于与学生创建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言准确度高,精炼、简洁,基本无常识性或者专业性的语病出现。体现了教师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底。
     教师的感染力包括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以及语言感染力。在教学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带情绪的评论,班组受到的表扬、奖励与批评,竞赛的成功与失败,都会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情绪或情感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有助于他们借助情绪记忆映象去推动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他们通过移情来正确地对待交往。
凌老师在课堂上亲切自然、充满鼓励肯定的情绪态度也带给学生积极正面自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不足:语言感染力方面还有所欠缺。语言的抑仰顿锉、轻重缓急,诙谐、幽默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语言特点,是教师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情景智力的一种展示。主要出现的问题是语速稍快,稍急,有时学生能说的老师急于代为总结和回答;语调较平淡,导致整堂课虽然活跃紧凑但缺少情感上的共鸣感和情感的升华。
       2. 教师呈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
    优点: 这节课中,凌老师体现出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课堂协调能力较强。如在同学们对本组最后得分提出质疑而出现课堂混乱时,凌老师能迅速的把话题导入到本课的主题上来,自然巧妙的将矛盾及时的解决;无论是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能衔接的自然融洽,有条不紊;时间安排恰当、紧凑,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既没有出现冷场,也没有出现活动失控等情况,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课堂协调能力。
    不足:对于学生的即时评价还有所欠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1:35:43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 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新特点,即时评价成为教师教育机智和能力的一种表现。教师使用即时评价语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有赏识鼓励式、发展引申式、引导互评式、促进反思式等。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
在这堂课中出现的问题有几种:重复学生回答、语言单调、应付、只沉迷于自己的角色,无视学生的回答,这几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这类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即使象“好的”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因此,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比如刚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和尚不如蚂蚁?”,在一位学生回答后老师只是急于找另外一位同学补充,而没有对发言同学的回答及时加以反馈和点评。还有在整堂课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大多数都是简单的采用“很好” “恩 ” “正确”等简单的评价语度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很难烙下较深的印记。
    建议:耐心用心倾听,相信学生。及时给予回答的同学以鼓励和引导。多运用评价技巧,进行建议性评价。
(二)教师呈示的活动构建及问题设置
1. 活动构建与教材及学生生活的贴近度
粤教版《竞争与合作》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是“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二)在集体中成长2.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凌老师设计的三个活动从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以及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等教学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与教材以及教学目标贴近度是很高的。

新的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倡导“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课堂,构建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道德素养,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凌老师设计的活动,特别是活动二的感受合作(拼图游戏),在活动之后让学生上台共栽合作树,活动设计新颖、有效,体现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学生有话可说、有所感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所提高。体现了活动构建的有效性。
    不足:教师引导这些活动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二个活动“感受合作” 活动设计的很好,但在让小组分享游戏胜利或失败的经验或者教训的时候,没有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合作树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
    建议:可否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学生上来贴合作树是否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完成?合作树制作好后,是否可以更好的利用这颗同学们共建的合作树,发挥“她”的作用?
    第三个活动“(情景探究)感悟合作”本身活动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而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首先活动命题“感悟合作”,就将重心偏向了合作;整个探究比较仓促浅显,只是分别找了一位同学简单谈了谈看法,而没有深入的探究和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1:35:47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 “期中考试学习紧张,你总是耐心解答同学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时,如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可以达到助人自助,就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果能将活动二与活动三衔接起来,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素材。比如:老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组活动本身就是合作与竞争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双赢。这样贴近学生生活,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3 问题设置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相符度。
    问题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通过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心理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习惯和心理状态,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凌老师设置的问题都紧密联系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认知水平也比较相符。
    建议:如果能从学生身边寻找个人素材、班级素材等来设置问题,可能更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促动学生的认知。
   (三)从教师呈示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技巧的角度
    1. 板书设计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情况:凌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板书,而是以合作树的形式有效生动简洁的反应了本课的一大主题。设计新颖、简洁,同时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2. 媒体呈现的有效性:思想品德课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凌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也是很成功、有效的。她运用了动画、图片、歌曲、音乐等形式,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结果有效。特别是背景音乐的运用,结合了设置问题的需要,或紧张或舒缓,给教学营造了很好的情感氛围。
(四)从教师呈示学法指导上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培养的角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讲求学法指导,以教材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想学、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课凌老师采用了课前预习、分组点评、学生质疑、生生互动、知识点学生背诵比赛等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方式,对于学生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对学习兴趣。比如检测评价过程中,教师对错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提出质疑,再由其他小组同学来回答的等形式既有老师的导,也在生生互动中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     不足:整堂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够。如:某些“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依据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契机,把知识提升和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突破难点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不够新颖,也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直接回答出来,不利于学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建议: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素材和各种校内外学生资源,设计更新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加深思考拓展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与发挥。
   总之,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我们只有投入其中,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才能营造出民主高效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5: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