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地理老师教学叙事 不止是一只手电筒的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07:4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学生一起学习到《地球的公转》的时候,碍于以往经验告诉我,学生缺乏相应积累,不太能理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不太注意一年四季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也不太清楚太阳光直射与斜射有多大区别,更不容易理解极昼与极夜。

    最好的办法是引领学生回忆经历,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感知中由陌生变得熟悉。我就想着课堂上不能单纯用画图来演绎太阳光角度变化与地面接收光热多少的关系,以及影子长短的关系,要合理使用教具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体悟到其中的原理。

    这样,最好是带一只手电筒到课堂,通过光线不同角度的变化引起光斑大小的变化,以及影子长短的变化,用直接的生活感受引发学生对比联系,而不是似是而非的记忆。

    可是,在第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直到走到班里我才发现少带了一样东西,我就通过画图示范一束等量光线直射和不同角度斜射到地面,照射范围大小的关系,以及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尽管配合不同日期正午太阳照射对比,以引起学生曾经的回忆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却不经意间感觉到学生一方面并没有多大兴趣,也缺乏一些心有灵犀的东西。

    我反思,这个过程尽管属于科学的演绎,但是过于理性的超出了七年级学生接受的区域,少了一些参与附和的印迹,也就属于被动接受一些知识而已,少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过渡传递,也就显出曲高和寡的危机。

    相对的,用一只手电筒,变幻不同角度照射某一物体,特别是学生身体,看似游戏,却是于无声间唤醒学生未曾整理的记忆,唤醒学生在对比中完成已知到未知的练习,从而使学习成为理解性学习,学习过程也多了一些教师有机点拨、启思诱导的契机。

    所以,不止是一只手电筒的事儿,是自己是否完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不遗余力,是否时刻践行“做中学”的情景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唤醒学生享受生活中的学习,扑捉看似寻常却大有深意的奥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02: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