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长假”逃去如飞”,转眼间假期将尽,不知道这个假期里依然身处异乡,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朋友会有怎样的思绪,终于回乡的我倒是浮想联翩、诸多感慨。
犹记得数天前火车站里的场景,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不同面孔的人们却有着几分相似的神色,直觉使然,加之自己的切身感受,使我很容易读出这些行色匆匆的旅客无声的“语言”-—快些还乡!
生活或是个人发展所迫,工作、求学就会自然而然与家乡渐行渐远,在外的游子会重新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一句话的含义,更会自觉加入”每逢长假迫还乡”的浩荡队伍。桑梓之地牵情萦怀之壤,这里有熟悉的草木河流、蛙声虫唱;这里有儿时玩伴、亲密发小,有默默付出辛勤劳作的父母、家人,当然更有太多无以言表牵人肝肠的美好回忆。所有这一切,只有在年岁渐长去乡渐远之时才更见其撩人思恋的魔力。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熟悉的、常处的的地方同样是没有眷恋和愁思的。距离产生的不单是美,对远游他乡的人而言,这一段距离催生的是抓心挠肝的怀想之苦。虽然太多时候心里清楚,那个自己挂怀的处所并没有多少变化,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爹娘亲朋都和离家时没有太多变化,但总止不住回去看一看的冲动。
回来了,熟悉的风景依然如故,熟悉的人仍旧亲切,但不知为何那一份心头的迫切的念想竟在一瞬间荡然无存,甚至不消三五日就萌生离开的念头。有时会质问自己,那所谓的“思乡情”不会就是应景的随大流的附和吧?恐怕绝不是,否则怎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汽车站、火车站拥挤的人潮中不知倦怠地“激流勇进” 呢?又怎会挤在极为促狭的车厢却怀着一份自知的欣喜和期盼“长途颠簸”呢?
思乡是确凿的,只是这种情感建立在逐渐繁多的外物牵绊上。
扳指算来,早过了弱冠之年,王勃“终军弱冠”的喟然一叹似乎和自己的心境也多少有些契合,怎能不为此分散心力有所谋划呢?或许就是这样,思乡之情变得因地而异,简直使自己觉得故乡只合他乡思了。当然,根之所系永不敢忘,只是这种情感犹如负重起舞怀愁进酒,很难陶醉其中忘乎所以。
记得曾听人这样说过,“走着走着,故乡就变成了他乡;长大着、长大着,就失却了太多怀想。”这无疑有些悲观,但听上去或看上去不那么美好的往往就是真实的生活。
范仲淹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的确是大胸襟、大气魄。如我辈般凡夫俗子,或许很难践行,但只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了。只愿在纷繁的事务、琐屑的日常里保留那么一份从容和单纯的怀想,多少在心头垦上几片净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