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要测量这个水池的周长用滚动法可以吗?(不可以)那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学生提出可以用绕绳法测量) 绕绳法:用一根绳子绕圆形水池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绳子并量出长度,即可得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提醒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②绳子是无弹性的。 (3)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呢? 教师甩动一端系着线的小球问: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圆)这个圆的周长能用上面提出的方法测量吗?(不能) 经过对比,感受滚动法和绕绳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3.操作实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看一看,猜一猜。
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2)量一量,算一算。 四人一组,合理地分配任务,分别量出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逐项填入表中。例如:
(3)观察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①你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比值都是三点几) ②你认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什么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下面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是一个定值) (5)认识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圆周率)
②圆周率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③关于圆周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④感受文明,激发情感。 结合教材63页的资料介绍《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的说法,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 (6)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②如果把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你们能总结出求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吗?(C=πd或C=2πr)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7)进一步明确课前情境题的答案。 结合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一说小明和小刚谁先跑完。小明跑完一圈的路程是4d,小刚跑完一圈的路程是πd,4比π大,所以小刚先跑完。 4.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 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 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 C=2πr 2×3.14×33=207.24(cm)≈2(m) 1 km=1000 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 m。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 (3)当半径为3 cm时,圆的周长为18.84 cm。(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3.现在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小明和小刚的比赛是否公平吗?(解决课前情境题) 4.爸爸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 m,这个圆桌的直径是多少? 5.完成教材66页7、8题。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6页9、10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3.14。 =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