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学主张:正视体验评判的独特性
姜仕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句话有两层意义:一是语文材料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语文材料使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前者属于认知客体,后者属于认知主体。
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各不相同,除了客体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外,还和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内心视像有关。对此,朱作仁教授说:“语言文字对各人产生的内心视像互不相同,所以在语感过程中激发起来的情感倾向和想象形象也随之而异。”例如“石头”这个词语,在读者的想象中绝不可能是同一块石头。它可能是色彩斑斓光艳照人的雨花石;可能是历经大水冲刷、磨去棱角的溪边鹅卵石;可能是经过人工开凿细细磨成的大理石;可能是“千锤百炼出深山”的石灰石;可能是山间小路中妨碍人们行走的绊脚石;也可能是山上重重叠叠奇形怪状的乱石等等。
因为这种情感倾向和想象形象互不相同,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应该把教师分析的结论强加给他们,不应该让所有学生用统一的思想认识去理解具有灵动性的语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不应该是唯一的。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的开放意识增强了。教学《中彩那天》,对“父亲这样做值不值得”的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结果趋向“不值得”。这是价值取向的讨论。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要学生对周恩来同志让降落伞包这件事谈自己的看法,谈的结果是不该让。这是非曲直的评判。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说别的取胜方法,学生说用麻醉剂、毒药、兴奋剂、强心针、电子器械等等都能取胜。这是求异思维的展开。
这些说明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了。他们能思考,有见解,有思想,有情感;他们的胆子大了,敢于挑战课文,敢于指责总理。这是“多元反应”,“独特体验”,“价值取向”精神指导下语文教学可喜的一面。然而,我们在欣喜的同时,是否应该有所反思,学生的“独特体验”具体指什么,怎样看待“价值取向”。
学生的“独特体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去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发现,而且这种发现具有自己的个性,不是人云亦云。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学生懂得这里讲的是作者对景物的总体感受。怎么理解这种感受呢?为什么有的新绿浓些,有的新绿淡些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为:山梁上的“新绿”看上去淡些,山坳中的“新绿”看上去浓些;先发芽先长出的“新绿”看去浓些,后发芽后长出的“新绿”看去淡些。这是学生自己的发现,也就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第二层意思是注重学生个体的学习实践。就阅读教学来说,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放进去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文本有较真切的感悟。如,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学生自己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握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体会出来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学生自己在认真阅读中领悟到的等。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用心揣摩的结果,不是坐待老师讲了才知道,所以称为“自己”的独特体验。如学生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节,了解作者只写了三样东西:映山红、油桐、粉红色的沙土。作者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一定不止这些,为什么只写这些呢?读中发现,作者游双龙洞的时间是4月14日,映山红和油桐正是这个时节开花,作者是紧扣时间特点写的,而沙土是紧扣地点特点写的,与时间地点无关的不写。 有了这样细心阅读,有了这样全面思考,有了这样重大发现,学生自然也就有一番长进。这种长进是自己发现自己总结的,就自然成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带着这样的经验去阅读其它文章,就是能力的形成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针对“灌输式”、“经院式”、“师徒式”等教学方式而言的,意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得到学习实践的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不是要学生把白的说成黑的,把正的说成反的,把直的说成曲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三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