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00: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
因为还同时兼信息课,利用学生军训时,我们这些副班主任第一次集中讨论通用课。
26个班,我们高一信息5个人,通用开学就乱了,代课老师还没到位,接着又请假1人,排信息、通用52节课,让我头都大了。而且,课表还不一定能确定下来,第三周又要换。要听通用的课后,心里才有底上课,所以课表谁先上、要听课就不能排课、没经验的不能上实验班等等问题都要考虑。
第一节是技术的价值,同时要给高一新生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这个课的内容是有散的,介绍课程也得思考,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备课:去网上找了些课件,听黄娟、郭勇老师的课,心里还是没底。他们的课无法复制,网上的也一样,还好找到一篇相对给我一点启发的PPT。想了许久,深夜一顿悟,解决这一课我最苦恼的问题:如何在第一节课让学生爱上通用,最起码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1、抓住课程的“关键词”;2、找家里最实用的小工具用品(小鸟水果叉、鱼鳞刨、测水笔、定时充电器、电子体温器)。第1个班是23班,上课其中的两个环节顺序安排不好,课堂有点闷,但思路是正确的,马上调整后,第2个班好很多了,接着又上了2个班。这周5个班的通用课,通用技术课是我的主业了。在微信里广告,有需要的去听我的课,17班周五第三节,小蒲是早早来听课的,小苏是半道来听的(我介绍完课程了)。下课后,我半开玩笑说:“我的课能不能复制?”她们连说:“可以可以,物品可以不是这些,但方法是一样的。” 第一节课算是“开门红”了。
第二课是技术的性质及未来,这个课其实例子很多,但会很杂。所以我的思路是“椅子”,各种椅子很多,创意的很多。每节课我要有主题的东西,力求深入,才不会让学生迷失。而且,对教材进行提炼提升:技术目的性的多元化1、艺术性2、便携性、节省空间3、多功能性。考虑材料、工艺处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
1、设计目的性或功能性的多元化
2、创新是设计永恒的主题
3、技术往往是综合多学科知识的产物
4、任何技术无尽善尽美(完美),所以才要追求卓越
5、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这一课相对第一节,要上得差一点,可能是没有什么实物及动脑多一点的东西吧,学生接受性的知识多了。
第3节是第二章书的前两节,内容有点多,但人机关系是比较有意思或对学生比较有用的内容。我的主题是鞋子。这个主题想了很久的。因为要引出“设计”,就用了3D打印鞋,第一节书就是我讲故事,讲阿迪达斯、耐克的故事,鞋的故事、运动社区(悦动圈、微信记步软件)。第二节人机关系,学生看书总结,举例子。2个班差异挺大的,16班是下午第一节,上课有人睡觉,13班是第二节课,活跃得不得了,学生很积极,还说“教室里有很多不安全的,如电风扇、电灯都有可能会掉下来”。总之,学生听我讲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的。还算满意的一节课。
第4节是技术试验。可能是一直一直在想该在这节课做个什么作品呢,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胡同。这个真是想了很久也没头绪。听了郭勇的课是要做鸡蛋撞地球,这节课他真能说,视频一大堆,这样讲学生会迷失掉的,而且没有技术指导,鸡蛋撞地球的定量评价无法实施。只有去网上找一找资料。记得去北京学习时看到有桥梁设计比赛,这次就做纸桥梁吧。于是去网上拼命找用纸做的东西、用纸做桥、桥梁知识,然后还要下载这些视频,最后反复掂量,在课堂引入用2个视频(长安校车技术试验、用纸做的自助安全头盔),共1分半钟,课最后用2个视频(河北师范大学学生造微型纸桥、桥梁上下集(时长15分钟,没时间看就让学生自己回家查看))。这节课复习人机关系很到位,让学生做分析题,都做得很好,不管是16班还是13班的孩子,都能积极发言。我自己最得意:1、用1元硬币(重6克)代替法码;(暑假带孩子去上海搭地铁留了好多硬币回来)2、用2个装水的长方形塑料保鲜盒代替2个木块;3、通过学习知道了纸的各种造型的承重;4、当天给孩子做早餐用了个鸡蛋,留下大半个蛋壳,以前给孩子的石头画做的纸底座,正好扣在蛋壳上,放硬币测蛋壳的承重性能(真太有才了),壳体结构、拱形是桥梁造型中承重性最强的。
国庆回来交上纸桥梁,真的很想知道学生这几天在家有几个做了呢?期待国庆后一见分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9: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