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笔记 《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艺术》读书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绪论

一、课堂教学的二重性

人们公认,教学即使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二重性,这二重性也就概括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当代教育学者徐勋曾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肯定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运用与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囿于一个程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与教师的语言、机智、热情等因素有关,要做到‘无意于法则,而合于法’,‘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的确也是一种艺术”。

——熊华生. 论教学是一门艺术[J] . 教育研究与实践,1991,2

教育的科学性,即教育的客观规律性。

教育的艺术性,即教育的形象创造性。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教学的个性是教学艺术的灵魂,没有独特风格的教学,也就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也就构成教学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2.情理性    3.审美性    4.创造性

第二章    语文教学备课的艺术

语文备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广义的备课,我们整个师范的语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在备课,以及看书看报,搜集参考资料,有目的的观察、参观,乃至看电视戏剧都有着备课的意义。作为教师,平素的言行都应是备课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高尚的品质、情趣、广博的知识、多才多艺,良好的生活习惯,执着的追求,教师所应具有的教书育人的一切良好素质的养成,都应属于广义备课的范畴。

狭义的备课,主要指语文微观上的备课,指的是课前准备,具体讲主要指专研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教学计划等几个方面。我们这里要讲的备课,是指狭义的微观上的语文课堂教学备课。

第一节  语文备课的内容要求

一、 专研语文教学内容

1.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①准备把握课程标准的科学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由三部分与一个附录组成:

第一部分 前言:说明课程性质、理念、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说明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说明必修课、选修课;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介绍自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第四部分 附录:介绍诵读篇目与课外读物建议、选修课的举例。

②巧化课程标准于教学实践

2. 通读语文课本

3. 专研每一篇课文

二、 重温教育科学知识

三、 调查了解分析学生

四、 参阅教学参考资料

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必须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掌握教学实际而选用,做到参考资料为我所用,而不被参考资料所束缚。

五、 确定课堂教学方法

六、 编写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期计划、学年计划;

二是:教学计划,即教案。

七、 熟悉课堂教学方案

教案设计出来后,还要熟悉教案。对于新教师来说,还要进行试讲。熟悉教案,使教案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子里,做到讲课不离教案,但要做到基本不看教案。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阅读专研

一、 怎样专研全套教材

1. 读懂、领悟、吃透

2. 对照、融合、贯通

3. 分析、归纳、整理

怎样分析归纳整理呢?

1生字数和分配情况(主要1~6年级)

2阅读课文数量、类型、体裁和编排特点

3练习训练的内容要求

以上三方面,可列成表格(小学分册填写,初高中分册按单元填写)

教师在专研全套教材时可仿造下页表格式样填写,这将会有助于专研全套教材。(表2-2-1)

二、 怎样专研一组(单元)教材

三、 怎样专研一篇课文

1. 从整体到部分

2. 从部分到整体

3. 从整体到部分

4. 再放入全组全册中分析

5. 研究课后练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7:29:17 | 只看该作者
课文专研分析表
项目
专研结果
与教学的关系
课题
珍贵的教科书
点明课文内容
作者
真切感人
课型
讲读课文
选择教学方法
文体
记叙文
选择教学方法
重点词语
珍贵、渴望、激励、完整无缺、振奋人心、炮火连天、争先恐后
理解课文、丰富词汇
重点段
取书、护书两段,重点引导10、11两自然段
抓重点教学,不平均用力
重点句
我们仍然顽强坚持学习,最困难的一直没有书,只有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好的教科书啊......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
理解句子含义
把握中心内容
分析及依据
事情发展的顺序
有助于理清思路,理清层次
中心思想
通过指导员护书牺牲的故事,说明教科书来之不易,激励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像战争年代的小学生那样顽强地学习。
懂得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
读写知识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抓重点读写
学习运用
文后题
1题 要求理解课文年内容;2题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3题 词语训练;4题 训练朗读(答案略)
基础训练
前后联系
与本组前两课抓重点观察和第六册仔细观察选择内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步骤叙述的继续,与第九、十册抓重点、特点的记叙打下基础。
着眼整体
说明:表中示例为小学课文,同样适用于中学课文。
(2-2-3)
6.参考参考资料
参考参考资料,要与自己研究结果相对照,进一步确立好教学目的、任务与重难点。
7.选择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按照《教案设计提纲表》(见2-2-4)例式要求填写,这就为我们具体编写教案打下了基础。
  
  
  
  
教案设计提纲表
项目
设计没内容
教学依据
课题
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的
1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顽强学习;2学会生字词,能用振奋人心,恨不得造句;3学会抓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构思写作,并以此划分段落的分段方法。
情感教育
双基学习与训练
教学重点
抓重点理解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作文,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课文要求
课文特点
教学难点
抓重点理解思想内容,照事情发展顺序作文
教材难点与学生实际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材类型,课文特点,教学及重难点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第二课时,课文分析,指导朗读,处理课后练习
同上
基本教法
讲读法、引导法、读练法
教学类型、文体与学生实际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
具体形象
作业处理
1题 抓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答案见书上钩注;
2题 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分段;
3题 理解词语,造句(略)
4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文后作业
复习巩固
说明:表中示例为小学课文,同样适用于中学课文。
第三节  语文教学计划的编写
教学计划包含年级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计划。这里主要讲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计划的编写。
一、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全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主要内容有:
1.班级情况分析
2.教学目的任务
3.教学进度
4.作业内容
例如:P24.
二、语文课堂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计划,也称课时计划,人们习惯称为“教案”。这是完成备课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
三年级第一期学期教学计划表
周次
单元
课次
教学时数
情感教育
语文园地与课后练习
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拼音
1~2
1
1至4
16
想象学校生活,热爱大自然、同学间的友谊
说课余生活
写课余生活
五组词中的多音字
多个形声字,背诵一首儿歌
展示课余生活与收获
会认13个,会写36个
会读46个词语
3次句子练习
4次语文阅读训练
复习巩固拼音,利用拼识字帮助阅读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说明:以第一单元为例填写,其余由读者依照示例填写。       (2-3-1)
教案基本内容包括:
1.课题
2.教学目的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5.教学时数
6.教学程序(即具体教学内容步骤)
7.教具的准备和使用
8.作业的布置
9.板书设计和课后的自我分析
有的还要写出授课时间、日期、班级等。
备一篇课文,首先应知道学生是什么阶段,各年段的重点是什么,然后看是处在何单元,它在所处单元的地位,然后参阅教参确定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7:29:5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优秀语文教案的评价

一、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性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突出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选择的多样性

第五节  语文教学备课的失误

我们在开始备课时,尤其是刚刚走上讲台的准老师,常常会有如下一些方面失误:

1.备课以自我为中心

2.备课以优生为中心

3.备课以参考资料为中心

4.备课与实际教学脱节

5.备课缺乏内在联系

6.备课缺少基本格式内容

7.备课缺少教学节奏安排

第三章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艺术

课堂教学机构,是指课堂教学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它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按安排。教案编写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教学结构,但它又涉及了纷繁众多的内容。

第一节  教学结构理论与结构安排技巧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是课堂教学活动在时间序列上的逻辑安排,是课堂教学活动在单位时间内展开的步骤与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科学而灵活地安排好课堂教学结构。

一、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结构理论

1.四阶段教学结构理论

感觉——记忆——理解——判断

这是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接受知识必须从感觉开始,通过想象达到记忆,然后归纳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2.五阶段教学结构理论

准备——呈现——联想——概括——应用

这是莱茵提出来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处被欧美教师广泛接受的一套固定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3.六阶段教学结构理论

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告诉课题(破题与明确目的)——讲新教材——巩固教材——布置作业

这是前苏联凯洛夫提出来的课堂结构理论,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对我国的影响尤其深远。

4.开放式教学结构理论

学习准备——建立气氛——诊断学习——个别指导——评价

这是盛行20世纪60年代的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理论。

5.合作式教学结构理论

教师提示新教材——分组讨论与练习——分组检查或全班汇报——总结

这是近年来美国流行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理论。

我国有二步法:分组学习——对话教学。

分组学习阶段为:组内讨论——组间交流——指导明确——展示交流;

对话教学为:诱发联想(师生间或学生间对话)——探究发现——主动发展。

6.尝试法教学结构理论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文——尝试练习——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这是我国近年来,针对学生爱探究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7.导学法教学结构理论

引导——自学——理解——讲评——练习巩固

这是我国今年根据“导”为重点设计出的一种课堂结构理论。

8.五步法教学结构理论

目标定向——引导自学——启发诱导——深究对话——消化巩固

这是我国今年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来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新型教学结构。

目标定向:主要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要求,课文学习重点,可由教师或学生拟出学习目标,使全体明确;

引导自学:可教师设计导语——布置自学提纲——教师结合提纲谈话——学生自学;

启发诱导:可教师归纳学生提出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对话、参阅资料、精讲重点章节——教师总结归纳、重点讲解;

深究对话:师生共同字词品味——句段梳理——内容形式结构特点赏析;

消化巩固:师引导——生整理已学知识技能——写体会笔记——读写结合发展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可以创制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来,他需要我们因时因人因文而设计安排,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

二、教学结构的安排技巧

(一)课堂教学结构的起承转合

课堂教学结构的起承转合,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过度和结束的组织结构安排。

(二)课堂教学结构的静动交错

(三)课堂教学结构的疏密相间

第二节  教学结构的导入、过渡与收束

一、教学导入、过渡与收束的基本要求

1.围绕教学重点目的的设计

2.针对学生教学实际设计

3.运用新颖多样形式设计

第三节  教学导入、过渡与收束的形式

一、教学导入

1.直观导入

1板画法  2影视法  3演示法4情景法

2.悬念导入

3.尝试导入

4.提问导入

5.审题导入

6.简介导入

通过对课文的作者、背景,或课文的主要内容提要介绍导入新课。

7.谜语导入

8.故事导入

9.情感交流导入

登上讲台,不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温和、关心的目光扫视全体同学,并用关切的口吻询问以交流感情,使心里相容后才开始上课。

10.联系概括导入

用简洁的语文,从旧知识引入新课,也可以从与课文有关、有联系的事物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渡

是指在教学环节的转接处安排的教学衔接环节,它是由一个教学环节转到另一个教学环节的中间环节,它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1.导向过渡

即把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向正确的需要的方向。在较大的教学环节的转合之处,常用此法过渡。

2.联系过渡

就是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主要用于内容相近、相似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学习过渡。

3.逻辑过渡

就是利用课文内容本身的逻辑关系过渡。中小学语文的文章,都是脉络清晰的、段与段、段与篇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或总分、或分总、或转折、或承接,显示出较强的逻辑性。

4.问题过渡

5.具象过渡

即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环节之间的过渡,诸如图画、图片、板示、幻灯片、实物、影视等作为过度的桥梁。

6.引用过渡

是引用名言、警句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进行过渡,把两个教学环节连接起来。

7.唱歌过渡

8.故事过渡

9.游戏过渡

10.迁移过渡

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而进行的环节之间的过渡。这样过渡就会前后连贯,知识环环紧扣,激发求知欲。

三、教学收束

1.照应收束

2.归纳收束

3.延伸收束

4.故事收束

5.游戏收束

6.表演收束

7.欣赏收束

8.朗读收束

9.抒情收束

10.联系收束

第四节  教学导入、过渡与收束的失误

1.生搬硬套,缺乏联系

2.故弄玄虚,可有可无

3.套用公式,平淡无味

4.脱离实际,只做摆设

5.长篇大论,喧宾夺主

6.不够重视,无足轻重

第四章  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艺术

第二节  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围绕目标,精少突出

2.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3.顺序得当,发展思维

4.针对实际,难以适度

5.结构恰当,层次分明

6.不同要求,类型不同

7.不同时段,区别提问

一般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这个四个教学时段。在这四个不同的教学时段,就要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

1揭示课题,激趣性提问

2初读感知,梳理性提问

3精读理解,探究性提问

4总结评价,发散性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段,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有层次地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  课堂提问的基本形式

课堂提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和重点去设计,就会具有不同的提问形式,下面就课堂提问的基本形式作介绍。

1.理解式提问

理解式提问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课文特点的一般顺序设计一连串的提问,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记忆式提问

记忆式提问是帮助学生加强记忆而设计的课堂提问,这种提问是把问话组织成像试题中的填空那样,然后依次发问。记忆提问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答案具体,二是答案只有一个。

3.选择式提问

选择式提问是指用选择词句来提问的方式,藏答于问,提问的答案以多项选择的形式隐藏于文化之中,以调动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筛选,展开争论,最后统一。这种形式提问对某些最易混肴或易错、或矛盾、或不易引起学生注意而设计的提问。

4.比较式提问

比较式提问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问,以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好和坏的结论,或在比较中能前后联系课文,达到复习巩固,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5.迁移式提问

迁移式提问是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的提问,用已知推未知,把现在所学内容和以前所写的以及与此有关的内容连在一起提问,以帮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扩散式提问

扩散式提问是从课文引发开来,也可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式的提问,以培养学生想象、创造思维的能力。

7.升华式提问

升华式提问是以点燃探究激情,加深理解,促进深化,使学生理解达到升华的课堂提问。

8.变易式提问

变易式提问是变难为易的过渡性提问。

变易式提问,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9.矛盾式提问

矛盾式提问是教师有意制造矛盾或谬论一类的问题向学生发问,以引导激发学生对这种矛盾和分歧的问题去摊就思考,从而的出新的结论的提问。

10.逆反式提问

逆反式提问是让学生向老师发问,由老师解答问题的一种提问方式。

11.评价式提问

评价式提问是要求根据标准进行评价式提问,这种提问,引导学生评价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评判能力,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只对常用的十一种提问的基本形式作以简介,还有众多的提问形式靠同学们去创造。教师可根据年级分段、课文特点、思维角度等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种提问形式。

第四节  课堂教学提问的设疑处

要找准课堂提问的设疑处,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要明确设疑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即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内容重点,训练的重点项目去确定设疑处。一般来讲,阅读教学可从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和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去设计提问。具体来说,可在如下一些地方去考虑设问处,确定设疑点。

1.关键处设问

2.疑难处设问

3.模糊处提问

4.矛盾处提问

5.反复处提问

6.空白处设问

是指课文没有直白说出,留给读者去领悟玩味地方的设问。

7.对比处设问

8.文眼处设问

是指文章的关键重点的地方设问。

9.细微处设问

是指细小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设问。课文细微处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少细微处,特别是细节描写对解释中心、刻画形象、突出人物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设计提问引起注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

10.联系处设问

是指在知识点、事物之间的联系处设问,以帮助学生前后照应,帮助理解。

11.忽略处设问

12.延伸处设问

是指课文延续伸展的地方、发掘教材延伸因素的延伸点上设问,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节  课堂教学提问的失误

1. 范围太大,空洞抽象

2. 简单浅薄,浮于表面

3. 偏深偏难,回答困难

4. 提问偏向,脱离重点

5. 提问不明,含糊不清

6. 提问零碎,缺乏层次

7. 提问频繁,似连珠炮

8. 包办代替,自问自答

9. 不作表态,不给评价

10.态度生硬,咄咄逼人

第五章  课堂教学板书的艺术

第二节  课堂教学板书的基本特点

1. 明确性

2. 简洁性

3. 整体性

4. 直观性

5. 新奇性

6. 多维性

板书设计的思维应是多向性的,不能呆板单一,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和不同重点进行板书设计。思维的起点要灵活,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构思设计,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途径之一。

7. 实用性

8. 启发性

9.美观性

1文字美2结构美3线条美4色彩美5图示美

第三节  课堂教学板书的基本形式

1. 词语式板书

2. 提纲式板书

3. 对比式板书

4. 回环式板书

5. 对称式板书

6. 表格式板书

7. 辐射式板书

8. 条幅式板书

9. 阶梯式板书

10. 关系式板书

11.辅图式板书

12.线条式板书

13.综合式板书

第四节  课堂板书设计构思点

1. 以人与物关系为构思点

2. 以结构顺序为构思点

1可以根据总分式结构,采用归纳式、提纲式、表格式、条幅式等板书进行设计。

2可根据课文时空转移结构方式为设计点进行构思。

3可根据课文事情发展顺序的结构为设计点构思。

4可以根据课文对比描写所安排的结构进行设计,比如正反、美丑,或事理内外,事物的逻辑关系的对应联系。

3. 以点带面为构思点

4. 以词语为构思点

总之,板书设计要根据教材文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目的确定思维方向,寻找构思点,进行构思设计。

第五节  课堂教学板书常见的失误

1. 目标方向不明确

2. 凌乱缺乏整体感

3. 简单借鉴照抄照搬

4. 草率马虎不严密

5. 随意性而不到位

6. 乱用滥用颜色

7. 板书时机不当

8. 不善综合利用

可以说,讲课前板书具有指导学生思路的功效;讲课中具有展示段意中心的功效;讲课后具有强化整体之效,可以充分利用板书总结、复习、巩固。

第六章  课堂教学能力训练的艺术

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一节  教学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

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是每个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能力,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包含了众多的教学能力,概括起来着重应在如下一些方面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

1. 理解分析教材的能力

2. 修改教案的能力

实习生在试讲过程中,要认真严格地修改自己的教案,使之符合规范,可从如下方面去检查修改完善:

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表述是否精炼准确,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

教学结构是否完整,教学方法的选择实施是否恰当;

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是否合适,教学要点是否清楚,标题是否醒目,内在的逻辑性是否强;

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补充材料的内容选择是否准确,分量是否适当,教具设计、准备是否周全等。

一份好的教案,是要周密思考,辛苦劳动,反复修改中才能编写出来的,也就在着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编写教案的能力。

3. 说写读问听的能力

4. 编写试题的能力

5. 听课评课的能力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听课与评课

一、 听课

实习生听课,既包括实习生之间的相互听课,也包括向中小学老师学习怎样上课的听课,无论哪一种听课,都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

(一) 听课的准备

听课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才能听好课。大致说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准备。

1. 认真看阅课标和教材

2. 了解教师开课的目的

3. 看阅执教者的教案

4. 了解学生班级情况

5. 拟定听课的目的计划

大致说来,可从听课重点听什么,主要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几个方面去拟定,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听有所得,学有所获。

另外,还要准备好听课记录本、课本、笔等听课必备用品 ,不要到了听课时才手忙脚乱,影响听课。

(二)听课的内容

听课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听课包含如下内容。

1. 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

(三)听课方法

怎样听好课呢?我们这主要从看、听、记三方面来介绍。

看:从教师方面,教态(包括仪表、神态和姿势)、板书(包括设计、书写和书写时间)、教具(包括教具的出示使用收取的全过程);

从学生方面,主要看学生活动情况,包括听课、自学、举手、发言、上台演示、作业练习等。

    听:从教师方面,听老师的讲解和提问的内容、教师语言、范读;

    从学生方面:主要听学生的发言和朗读等。

记:指课堂记录。课堂记录,既是观摩执教老师教学技艺的实录,又是课后评议和学习借鉴的依据。从听课记录中,可反映出听课者的水平。一般讲。听课记录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过程,即整个教学活动;

二是记录者的评注,即写上自己对某一方法步骤的看法。

听课记录可分为详细记录和简单记录。

听课后一定要重新整理,不能间隔太久,以免淡忘。如何整理?

那就要写好听后感,做好听后小结,对所听的课一分为二的分析,根据所学教育理论知识来评价衡量教学得失,再写处听后小结。写听课小结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例证恰当。最好附上其他人对这节课的意见,写好听后感,还可根据执教老师的优缺点,制成卡片,作为材料保存。当然,有条件可用上小录音机、摄像机录下整个过程,整理时再放,仔细品味,其效果就更好。这对于今后学习备课、学习教课、分析课,都是大有益处的,应当重视这些材料的整理和积累。

(四)听课常见的失误

1.缺乏理论的认识理解

2.缺乏听课前的准备

3.缺乏听课的正确方法

4.听课时一边听一边评

  

二、评课

(一)评课的准备

1.重温听课前的准备内容

2.重温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3.认真分析整理听课笔记

4.写出评议的发言提纲

(二)评课的内容

评价中小学语文课,是涉及众多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我们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

1.教师教的方面

1教学目的要求是否达到

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是否适宜,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所谓是否达到教学任务,一是指本节课知识传授计划是否完成;二是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三是思想教育是否得到了渗透落实。

2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3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4组织教学是否严密紧凑

5分析评价教师的素质

2.学生学的方面

1学习参与是否积极

2个性发展是否体现

3主体作用是否实现

4学习能力是否提高

5课堂学习是否愉快

(三)评课方法

怎样评课,我们主要从评课的一般步骤、不同性质课的评课和评课的量化标准三个方面来介绍。

1.评课的一般步骤

新老师开始评课,不要一开始就全面的从各个方面笼统泛泛地分析评价,一般应在分步骤进行后,再全面分析评价。

第一步,从整体入手,轮廓了解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样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

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每个教学步骤,在分析每个教学步骤时,分别理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质。

第三步,再从部分出发回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中理出来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按照教学内容(教了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教的),学生活动(怎样学和教学反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效果),教师素质,这样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综合分析评价,只有按照分析一堂课的一般程序,不断反复实践,多听多评,才能评好课。

2.不同性质课的评课

1示范课:突出一个“学”字。

2试教课:帮

3观摩课:研

4竞赛课:比

5检查课:实

3.评课的量化标准

评课具有客观的标准,我们可根据评课的标准去衡量评价课,下面针对师范生的课而拟定的量化评课标准,以帮助同学们对试讲课的自测和对别人课的评价,以此来逐步学会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7:30:16 | 只看该作者
实际评课时,可根据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个分数比重,也可一次一个重点项,兼顾其余,逐步学会全面整体综合地评课。

(四)评课常见的失误

1.准备不充分

2.缺乏理论高度

3.不客观而片面

4.不能区别对待

    肖川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文中说过:“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以我的理解,“自觉”是对教师思想底蕴的要求,“自然”是对教学艺术的要求。

第三节  教学语言训练

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教学语言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师范生在试讲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认真训练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像俄罗斯谚语所说的:“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语言魅力。

一、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语文老师的语言应言之有理、言之成序、言之动情、言之生趣。具体要求有:

1. 准确简练

2. 启发诱导

3. 生动形象

4. 富于强烈感情

5. 连贯流畅动听

6. 语言节奏合理

7. 态势语恰当

    态势语是指运用眼神,手势和身体各部分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

8. 儿童化的语言

二、 教学语言训练

师范生在试讲中,要重视和加强教学语言的训练。可以结合教材,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专题研讨会,演讲会。在师范生试讲和评课中要人人准备、个个参加,在语言、姿态、表情和手势等方面进行严格训练,除此之外,还应在如下方面多讲多练,从严训练。

1. 根据教学的时空,训练音量大小变化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训练控制语速快慢

3. 根据内容需要,训练语言抑扬顿挫

4. 根据表达的需求,训练态势语恰当合理

体势:指教师在课堂上站立和走动,它以端庄自然为好,站立的姿势,一般有前进式和自然式,这两种方式有利于讲解和表达,又给以端庄稳重之感。

手势:手势要自然得体,表意明确。

目光和表情:以亲切和蔼为佳。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和情感交流很大程度上通过目光和表情来实现。目光和表情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用此来创造一种与课文内容格调一致的气氛。善于运用目光和表情来组织教学的老师,可以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行情景教学和美育熏陶,试讲中一定要加强训练。

5. 根据语文学科性质,训练语言的的生动形象。

教学需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应如此。要把试讲的对象声、色、神、形逼真地表现出来,造成鲜明的视像,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可以如下训练:

一要采用文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

二要随教学内容变化而不断变化词汇,使学生对教师课堂语言有新鲜感;

三是讲授不仅达意,还要力求有表情,以增强语言感染力,拨动学生的情弦。

四是尽可能使用幽默、富有趣味,使学生喜听乐闻,产生美感享受。

6. 根据小学生特征,训练儿童画语言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语言是否流畅;表意是否准确清晰;语言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清楚;口齿是否清晰;语调是否自然;表情是否丰富;音量是否适当;语速是否适宜;姿态是否大方等十个方面的标准来进行教师语言的训练和自我测试。

三、 教师语言常见的失误

1. 教学语言速度快慢不当

2. 缺乏丰富生动形象的词汇

3. 错误理解儿童化的教学语言

4. 不能正确恰当使用态势语言

第四节  课堂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后记,是指课后对实施教案过程所进行的反思,是对实施教学方案小结的教学笔记。它主要是把课堂教学的成功和不足写在教案后边或旁边,也可用另外的纸写成教学随笔,教学随感录,附在教案的后面。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案,成为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参考。这是师范生从开始从教就应重视的工作,是需要我们培养和训练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备课是教学的设计和准备;上课是教案的是实施和体现,后记则是教学的回顾和总结,三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分析则会带来重大的收获。”

同时,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都应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档案,它的内容包括教案、习题选、试卷、辅导资料,作业练习、试卷批阅记录、学生成绩等,作为教案组成部分的后记,则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教学后记的内容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有关教学的什么都可录,什么都可记,什么都可写。对于师范生来说,大致可从自我感觉,学生信息反馈,评课意见三个方面的内容着手,分析记录以帮助我们写好教学后记。

1. 教学的自我感受

2. 学生的信息反馈

3. 同行的评课意见

二、教学后记内容的来源途径

教学后记的内容,来源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自我回溯,反思分析

2. 收集意见,分析整理

3. 吸收信息,归类记录

三、教学后记的基本形式

教学后记不是为了检查,不是写给别人看的,它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是积累教研资料,或发现问题或总结经验以促使自己的提高。因而,它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便于自己掌握,方便实用就行。

一般情况,可把经过分析整理写出来的综合感受体会,经验教训,或教学批注札记,写在教案的旁边或后边,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教学后记,也可用另外的纸写好,附在教案后面。教学后记常见的有五种形式:

1. 实录式后记

    即如实记录课堂上的典型教例的教学后记。如成功教例,失败教例或以意外教例。

2. 考证式后记

    即对课文词句或有关知识方面的内容等作严密的考证,课后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分析研究,查实论证所写出的教学后记。

3. 问卷式后记

    即设计问题,调查内容,印发学生,了解反馈信息,然后分析综合整理而写出来的教学后记。

4. 意见式后记

    即从记录征求意见或听课者的评课意见为主的一种教学后记。教学应有一种宽广的教学胸怀,多听取吸收,少谈自己如何,写下批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将会对自己的教学更有益,提高更快。

5. 综合式后记

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而写成的教学后记。这种方式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反应教学后记的内容,这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方式。

四、教学后记常见的失误

师范生而言,重备课而轻教学后记,主要表现为:

1.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缺乏理论高度

3. 不客观而片面

4. 不善吸收意见(指导老师、同事意见,吸收学生的反馈信息)

5. 不能坚持

  

  

第七章  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调控、课堂教学的答问质疑处理、课堂教学的应变处理、课堂教学后记等几个有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问题。

第一节  课堂秩序的调控管理

一、课堂氛围的良好特征及形成

教学保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又是在课堂上怎样形成的呢?

1. 愉快欢乐的氛围

2. 满足欲望的氛围

3. 激疑探究的氛围

4. 愤悱困惑的氛围

5. 期待惊讶的氛围

6. 争论活跃的氛围

7. 民主平等的氛围

二、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管理

(一)课堂教学秩序的预防管理

1.发挥教学自身吸引力

2.迅速进入教师角色

3.充分协调师生间关系

4.建立民主的协作关系

5.顾及学生心理实际

1心理准备与及时开课

2年龄特征与教学安排

3教学卫生与预防疲劳

(二)课堂教学秩序的积极管理

1.教学反馈管理

    主要是指教学的作用效果通过学生反馈信息,教师进行调控,促使课堂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的积极管理。

2.指令诱导管理

指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进入适宜地学习状态,在各个环节的初始阶段,可采用指令、宣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秩序管理,以提高其认识的积极管理;或者通过感化诱导等情感作用,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学习、思考、支配自己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良好课堂秩序的积极管理。

3.提问激疑管理

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问激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解疑、不断获得,常处在欢乐喜悦、积极思维的学习之中,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4.正确评价管理

指出对在哪里,错在何处。

5.暗示间接管理

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秩序的积极管理方法。在教学中,积极正面的语言暗示、目光暗示和手势暗示等均可对学生起到有效的作用。

6.情感交流管理

是指用情绪感染的变化交融流通,而达到对教学秩序积极管理的一种方法。

要注意冷而不板、冷而有情,显示出审慎、自信、有力,以强化老师的主导作用,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7.是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积极管理。

1表扬激励

2归因激励

3信心激励

4竞争激励

(三)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管理

1.目光调控法

1亲切信任的目光

2严肃期望的目光

2.抽问调控法

目光调控无效时,可抽问点名该生回答,促使注意集中。

3.信号调控法

学生注意力严重分散,教师施以信号进行调控,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1突然停止教学,示意注意分散的学生要集中注意力。

2教师可边讲边走到违纪的学生身旁,摸摸他的头,或敲敲他的桌子。

3语言暗示诱导。即把消极、指责性的语言改用积极性的语言,正面诱导。

4声调暗示。即用声音的高低,节奏变化或暂时不讲话,引起注意分散的学生的注意。

4. 快乐调控法

5. 教法调控法

每堂课间隔10分钟左右,就应安排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

6. 纪律调控法

    三、课堂教学常见的失误

1.教学内容方面

2.双边活动方面

3.教学语言方面

4.课堂教态方面

5.板书教具方面

第二节  课堂答问和释疑的处理艺术

一、学生答问后的处理艺术

(一)处理问答的基本原则

1.鼓励表扬,严格要求

2.师生参与,共同评议

3.诱导宽容,不可求全(责备)

4.尽力自得,不可轻授

富兰克林说:“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5.科学严谨,择善而从

要想当好先生,就得老老实实当好学生。处理问题时,一旦发现学生的答问比自己的标准好时,就要有勇气说出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

(二)怎样处理问答

对学生答问后怎样处理,我们主要从答问的分析和处理答问的方法两个方面去研究。

1.答问的分析

1分析答问与问题间的关系

第一种答非所问;第二种完全错误;第三种基本正确;第四种完全正确;第五种超前或有距离

2分析答问的思路

3分析答问的人数关系

2.答问的处理方法

1读书解疑法

2追问探究法

3思维导向法

4类比诱导法

指举个例子诱发学生回答。

5回应释疑法

指有些课开始老师故意让学生被问住,卡壳的提问,这是用来激发学生求答的欲望,以引起阅读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探究心理。这类的提问往往不需要学生准确回答,常常在读课文后才能作答。

6迁移答疑法

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回答不理想不完整的问题。

7查源溯留法

即在学生回答得很好,或者作文很好时,常问:“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怎样知道的?”“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进一步要求回答。这样的追源溯流的方法能增强思维的力度,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

8比较求异法

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引导启发学生求异比较。从中找出最理想的答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或者通过比较求异,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

9归谬矫正法

是抓住学生答问错误推演开去,促使学生自省自悟从而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自行推理,走出原思维的轨道,寻求正确答案。

3.答问“卡壳”后的处理

教师提问后,学生“卡壳”,即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时教师特别是师范生应如何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诱答方式:

1联系提示

2突破难点

3指引思路

4相机释疑

总之,应做到启答而不是代答,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这是处理“卡壳”后答问的根本原则要求,也是处理答问所具有艺术性的标志。

二、学生提问后的处理艺术

(一)释疑处理的准备

一般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仔细倾听;

第二步,迅速判断;

第三步,分类整理;(知识类、理解类还是探索类)

第四步,确定方式;

   确定好处理方式了,而处理的方式常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教师释疑;二是学生释疑。

(二) 释疑处理的方法

1. 读书释疑法

2. 以问设问法

3. 讲解点播法

4. 讨论争议法

5. 悬疑绕道法

6. 以画释疑法

7. 讲解释疑法

8. 留疑待解法

(三) 处理答问和质疑常见的失误

1. 重“讲授”轻“自得”

2. 问答时间把握不当

    注意“第一等待时间”与“第二等待时间”。

3. 怕丢面子转移矛盾

4. 不爱护答问质疑积极性

第三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应变处置

课堂教学的应变处置,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偶然的突然事件敏感而又迅速地作出明确判断和正确处理,习惯称教学机智,它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教育能力。

一、偶发事件种类

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意外事件,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

第二类,意外事件,属于非智力因素的;

第三类,意外事件,是属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兼而有之。

二、随机应变处置的形式

1.顺应式应变处置

2.逆反式应变处置

3.设疑式应变处置

4.幽默式应变处置

5.说理式应变处置

6.缓解式应变处置

7.转移式应变处置

8.化解式应变处置

总之,不管运用哪一种应变处置的方式,都要冷静、稳重、理智、耐心,要充分认识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应变处置,尽早尽快地转入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中。

三、应变处置能力的培养训练

教师应变处置的教学机智并非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积累而不断地丰富起来的,需要靠平时多留心努力培养训练才能实现的。

1. 积累丰富经验

2. 积累广博知识

3. 培养冷静的自控力

4. 培养有效的调控能力

           教师的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调控学生听课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二是调整教师讲课速度、方式、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机智,是教师成熟的标志,是教师智慧的火花,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应变处置的教学机智。

四、应变处置常见的失误

1.不能沉着冷静

2.把握不住契机

3.用不好批评艺术

4.不善用幽默武器

5.缺少敏锐的眼睛

6.缺乏丰富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7:30:5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作业练习与考察考试的艺术

第一节  作业练习

一、作业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业设计总的要求,就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那么,作业练习题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1. 整体性原则

2. 层次性原则

3. 针对性原则

4. 趣味性原则

5. 量力性原则

6. 创造性原则

7. 多样性原则

二、作业练习的基本类型

1.模仿型作业练习

2.简变型作业练习

3.理解型作业练习

4.应用型作业练习

5.综合型作业练习

三、作业练习的批改

(一)作业批改的基本要求

批改作业总的要求:批改正确,改笔工整,评语恰当,并及时记载作业的优缺点,做好辅导,订正和讲评工作。具体来讲:

1. 尊重劳动,多就少改(迁就)

2. 针对实际,批语准确

3. 既重结果,也重过程

4. 及时修改,反馈迅速

5. 一边批改,一边记载

(二)批改的方式

作业的批改方式很多,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批改方式,常见的有三种:

1. 教师批改

书面批改(略改和详改但是注意定期轮换。新老师最好全部详改)、

当面批改(费时多,注意确定好重点,选择好对象,轮换进行)。

2. 学生相互批改

3. 学生自己批改(不利于掌握学生情况,之后应教师检查,做好记载登记)

第二节 考察考试

考察一般指平时的检查与评定,可分为平时考察和阶段性考察,如日常考察和单元测验。

考试一般指期中或期末对学生全面性、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它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半期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

一、语文考察考试的主要方式

中小学语文考察考试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口试和笔试。

1.口试

主要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来检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方法,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常见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口头提问

一般在学生自己座位上或讲台上。可把口头提问与板书提问相结合,简单提问和详细提问相结合,注意提问对象,普遍性与个别性相结合。

2朗读背诵

主要对学生在正确、理解、流利、感情、朗读技巧(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方面的检查,每一次可就某一个方面重点检查。检查平时要做好记载,为评定总成绩打下基础,否则就难以正确评价学生的成绩。

3说话听话

是对学生说和听的技巧的考察,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考察学生听的能力,可通过看图说话、观察说话、听话说话、阅读说话等方式进行检查。主要对学生说话的内容、言语的正确性、清晰性、连贯性、音量的适度性和姿势表达的恰当性进行考查评定,促使学生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2.笔试

(1)选择法

(2)填充法

(3)书写法

(4)改错法

(5)选配法

(6)标点法

(7)划分、归纳法

(8)解释法

(9)问答法

(10)仿写法

(11)作文法

二、试卷命题

试卷的命题,考试和试卷的分析,组成了测验的完整过程,其中试卷的命题则是首要环节。

1. 试卷命题的形式

(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

2. 试卷命题的要求

(1) 依据课标紧扣教材,确保检测效果

(2) 根据要求整体权衡,合理分配权重

(3) 覆盖面要大,重点突出

(4) 切合实际,语言浅显明确

(5) 注意试题情趣

3. 试卷的编制

试卷的编制有如下程序:

1明确考试(考查)目的

2制定考试大纲

3确定编题计划

4编写题目

5筛选试卷

6拼配试卷

7编写标准答案

    三、评分与分析

1.评分的基本要求

是根据教学课标、教科书要求的客观统一的标准,公正和准确评定成绩。

2.考察考试试卷分析

教学质量的分析,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学年学期中期期末考试考查全面分析;二是平常就某一部分,某一单元或某一问题考查考试的专题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主要从“量”的统计和“质”的综合分析两个方面着手。

第九章  教学与学习方法的艺术

第一节  各类文本课文的教学

中小学语文课的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应用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寓言等。

一、记叙文教学

记叙文是以记人记事为主的一种文本,对读写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突出特点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主题思想;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常常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方法要点:

1.抓住重点词句与句段教学,分析材料入手,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理清记叙顺序弄清文章层次,了解和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帮助理解中心思想

1常常抓住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多读多练,篇幅短小的应熟读成诵,篇幅长的可背诵或默写其中的片段。采用多种方式对字词句练习,仿作仿写。

5.记叙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1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围绕中心选材;材料为中心服务。

2塑造人物二方法:真人模特法;杂取合成法。

3写作特点分析的三性:文本性、重点性、实践性(指导自己的作文)。

4观察重点的三对象:人物特点;事情始末;景与物。

5记叙选材三原则:紧扣中心的重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无关材料不写。

6分析词句含义的三方面:重点词;语法;修辞。

7记叙四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8人物描写四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9表达五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10记叙六要素:实践;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1记叙线索六形式:以人为线索;以物;以物;以时间;以地点;以感情。

12情节的六要素: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13段落层次划分七方法:人物变化;时间变化;地点变化;情节变化;描述角度;情感变化;逻辑顺序。

14中心概括的基本形式:通过....记叙(描写、故事),表现(反映、体现、歌颂、揭露)....精神(品质、思想、罪恶)。

二、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文章。它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意义、成因、用途等进行说明一类的文章。中小学语文教材,以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科学知识性和读写知识性两大类说明文。

科学知识性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文章,通常说的常识性课文,如《赵州桥》。大体可分为四类:

说明建筑物: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说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如《向沙漠进军》、《统筹方法》;

说明生物:如《蜘蛛》、《杨树》;

序言:如《<呐喊>自序》。

读写知识性说明文。是以介绍读写常识为主的说明文,如《怎样写读书笔记》、《写作的中心与条理》、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来看,主要是反映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生活所需的某方面知识;

从表现形式来看,是用说明记叙的方式以反映客观事实;

从语言看,精确概括,通俗易懂;

从结构上看,明晰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

教学方法要点:

1.要把语言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是传授知识,理解精确、简明的语言文字。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性质与内容。

建筑类的说明文要点是:名称、方位、规模、布局、结构、历史沿革、价值等。

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类:分类、形态、形成过程、特征性质、发展变化、益害和用途;

生物类: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特征、饲养或培育、益害;

序言类: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内容介绍、作品特点、社会意义的评价等。

根据各类说明文章的要点,尽快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性质。

3.要抓住层次结构的教学。

4.分析说明法。说明方法主要涉及的是举例、描摹、图表、数字、分类、比较、下定义、注解等说明方法,在教学中,要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5.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同写作联系起来。

6.说明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1分析说明文的一个关键:抓住特征。

2说明文语言的三性:准确性、明确性、生动性。

3说明文的三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文段落层次划分的三形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文的四结构:总分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6说明文内容六要点: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用、关系。

7说明文的六种方式:程序说明、结构说明、诠释说明、介绍说明、论证说明、描述说明。

8说明文的九方法:举例说明、下定义、分类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列数字、引用说明、描写说明、列图表。

9说明文中心概括归纳的基本形式:通过....介绍,说了....作用(功用、特点、特征)。

三、应用文教学

应用文是实用性的文体,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用来处理日常事务,而具有一定基本格式的一种文本。

教学方法要点:

1.要讲清楚运用的性质、作用、范围和格式。

2.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教学,用相近应用文对照起来教学。

3.交代清楚语言特点。

4.加强练习,注重实际运用。

四、故事与小说教学

故事与小说,都具有人物、环境、情节三大要素。但二者又有区别:故事是描写生活中个别人和事,篇幅不大的文学作品;小说是具有广泛生活内容,以典型化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情节复杂、篇幅较长的一种文学作品。

教学方法要点:

1.抓住情节线索进行教学。

2.分析人物形象。

3.加强读后复述。

五、童话与寓言教学

童话和语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是很大的。这两种文本在教材中是很相似的,但二者又有区别:

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假想故事,它具有幻想、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有头有尾的故事三大特点。其中幻想为突出特点,它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作品。

寓言,则是用比喻或影射的方法,通过艺术形象、单纯的故事情节、短小篇幅,借以说明道理或嘲笑缺点,它的特点是教训深刻、哲理深邃、篇幅短小。

童话和寓言教学方法要点:

1.重视朗读。

2.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3.分析揭示主题。

六、诗歌教学

是诗和歌的总和,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丰富情感,审美能力,通过朗读和背诵学习韵律节奏美的生活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教学方法要点:

1. 抓语言学习为主。

2. 抓重点词语

3. 引导想象进入意境。

总之,教师只有把学生引入意境之中,使学生同诗的景与情产生共鸣,才可能感染学生,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现代新诗是针对格律古诗而言的,是白活写的自由体诗。主要特点,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彩,大体整齐的节奏韵律,生动凝练的语言。

现代诗教学方法要点: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这是同古诗教学完全一致的。意,即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

2. 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3. 精心组织学生朗读背诵。诗的节奏韵律以及强烈的感情,都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在背诵中去理解。

七、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是一种以提出观点,阐明道理为中心的一类文章。它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大要素,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准确鲜明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要点:

1.把“三大要素”与语文基本训练结合起来。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呢?

主要做到两点:一是从分析逻辑结构入手,通过对段落层次结构的划分,使学生弄清文章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让学生知道中心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是怎样把论点和论据统一起来,以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加强文章语言的分析,切记离开字词句篇,离开语言文字去单纯分析思想内容。

2.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3.紧密结合实际。

4.议论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1论点的二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论点的二关系:分论点小于中心论点,又证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被分论点证明,又统帅分论点。论点的二要求:鲜明;正确。

2论据的二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据的二要求:充分有力;典型代表。

3议论文论证的二方式:立论;驳论。

4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5三要素的三关系:论点统帅论据,论据是论点的依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服务于论点。论点解决“证明了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6论证方法三大类: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7议论文形式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议论文内容三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驳论三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9常见的论证四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0议论段落层次划分的四法:按照内容结构;按照论点论据;按照论证过程;按照逻辑关系。

11论点表现五形式:题目;开头;主体;结尾;概括归纳。

12议论文中心归纳的基本形式:通过....论述(论证),指出了(阐明、揭露)....观点(主张、道理、谬论)。

八、谜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部分谜语,这是儿童所喜爱的。通过谜语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各种事物的现象,启发想象,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方法要点:

1.要把谜语教学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谜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谜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学习理解语言文字。

2.分析谜语里的形象特征,引导儿童揭开谜底。通过语言分析,解开构成谜语的一切隐喻,以认识谜语中的形象特征,启发引导儿童找出正确答案。

3.扩展练习。

九、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增加,高中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40%,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语文文言文教学。7~9年级要渗透古汉语基础知识和文言文表达方法的教学,培养阅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此提高现代文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要点:

1. 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以帮助对课文的理解。

2. 古今对比,搞清文言词义。

3. 疏通文字,读懂课文,要落实到字词句,对重点词语句式要弄通读透,让学生掌握,做到举一反三。

4. 分析评点,对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能力。

5. 复习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可翻译复述,归类比较,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等。

第二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即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定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综合。

教无定法,但这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说教学不应只采用一种僵呆板的方法,而应因文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选择,取得最佳质量的最优方法。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

一、 直观与表演法

(一) 直观教学法

1. 演示法

2. 实验法

3. 图示法

4. 参观法

(二) 表演教学法

二、 情境与竞争教学法

(一) 情境教学法

即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意境,充分利用学生触景生情的调节动力,强化感染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发现、联想等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常常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绘等手段,再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好地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会教材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理解教材内容,把语言训练,能力培养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景教学之中。

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要注意重复准备,用多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情境,尽可能提供鲜明、准确而丰富的感性知识,但要防止乱用,喧宾夺主。

(二) 竞争教学法

是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竞争教学法的基本规律是: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学习竞争中完成任务。

竞争教学法的基本环节:竞争组织——竞争活动——竞争讲评。

三、 快乐与谈话教学法

(一) 快乐教学法

也叫欢笑式教学法、引乐式教学法或愉快教学法。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主张快乐教学法的教育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即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和课文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把游戏等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当做一种乐事,在轻纵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创设快乐情境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表演、游戏、竞争等等。

快乐教学法的基本规律:创设快乐情境,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二) 谈话教学法

谈话教学法又称问答法,它是以教师提问为契机,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或答或讨论或阅读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孔子就常使用,《学记》中“善问”、善待问“就是最好的证明。

谈话法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提问具有很严格的要求。

谈话法使用要注意克服为谈话而谈话,为问而问得“满堂灌”,那种“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机械简单问答的,貌似活跃,但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开发智能。

四、 讲授与串讲教学法

(一) 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叙述、描绘、解释或论证,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般来讲,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越短,对5~7岁的学生讲授不宜超过15分钟;7~10岁不宜超过20分钟;10~12岁不宜超过25分钟;12~14岁不宜超过30分钟。

(二) 串讲教学法

即一句句、或一层层地剖析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古诗文或难懂的重难点句段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串讲教学法的使用,一般是教师先讲清一句中难解的字词,然后将全文的含义口释一遍;也可由学生口释全句的含义,有时还加评说,最后由学生口述或笔述。

此方法要和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满堂灌,注意选择好教学重点内容、难懂的地方,不要从头至尾细针密缕地串讲到底。

五、 讲读与读写教学法

(一) 讲读教学法

即凭借阅读教材进行讲解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讲解是手段,阅读才是目的。讲解贵精不贵多,教师应从多讲到少讲,从少讲到不讲,直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讲读法往往同讲述法、谈话法、练习法、自学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 读写教学法

    是指阅读教学与指导习作密切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其他学科一般不采用的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一课或一组课文,就是这次习作的例文,读什么课文就指导写什么作文,或仿写片段或写全篇,或模拟某一种方法与表达技巧。总之,读后就写,学后即用。它的好处就在于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仿有范例,学以致用。

六、 读议与讨论教学法

(一) 读议教学法

读议教学法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即读读、议议、讲讲。这三者,议是重点。且三者并无严格顺序之分,可灵活运用交叉进行。

读议法,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讨论,注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讨论教学法

是由教师按照课文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设计讨论题(也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首先,要设计好讨论题;

其次,要设计好形式,讨论题怎样发出、怎样组织讨论,是分组或集体都要周密安排,时间的多少也要认真考虑,一般讨论在5~10分钟为宜;

再次,做好课堂随机处理,把握好课堂气氛。

七、 导学与尝试教学法

(一) 导学教学法

导学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

导学法的课堂基本结构是:

引导—自学—理解—讲评—练习巩固。

要注意的是: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不同类型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精心设计引导自学,要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要确定重点,明确训练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要注意评讲检查,不能流于形式,使教学任务不能落实。

(二) 尝试教学法

即先试作后讲解,就是放手先让学生作尝试练习,教师然后吸收反馈信息点播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文—尝试练习—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尝试教学法,可用于尝试识字、尝试讲解、尝试分析、尝试习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于各种类型和内容的教学。

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要注意设计好尝试的方案和内容。内容应是重点而必须让学生所掌握的,不可偏离。要注意设计好试作演练后的讲解,讲解务求精要恰当,要根据反馈信息突出重点,无须从头至尾无遗无漏地再讲授一遍,这样就失掉了尝试教学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基础知识,因而,适用于中年级以上,低年级一般不太适用。

八、 比较与提要教学法

(一) 比较教学法

    是充分运用教材相似相对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比较更深刻地理解教材。

(二) 提要教学法

是通过对课文段落的提要,将段意提纲化,以达到提纲挈领、概括抽象认识课文主旨和结构脉络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提要教学法适用于含义较深,须要通过提要概括才能认识中心思想的课文。此方法可以结合概括段落大意、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概括提要,可以由师生一起来概括,可以教师提示或完全提出,也可以教师引导,由学生概括,教师应概括教学的需要而选择确定。可用来分析课文理解脉络,帮助理解,也应用来练习复述、复习巩固。

九、 倒置与练习教学法

(一) 倒置教学法

即由后向前,由果推因,逆向分析理解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维支撑点放在结尾部分,或结果部分,从尾部或结果入手,带领学生倒推,逆向分析,去寻找、检查教材中的重要信息,达到理解课文主旨,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倒置法的运用,一般是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最好能一课时完成,以突破课文的整体感;应注意找准逆向追溯的突破点,抓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与中心联系有关的部分,理清脉络,全面地、完整地理解课文。

(二) 练习教学法

练习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以理解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如朗读 、默写、写字、听写、标点、分段、分析、概括、归纳、作文等等,也适用于教学的各环节,释题、分析、理解、复习巩固、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阶段都用得上。

练习教学法可分为训练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运用练习法要注意设计好练习题,同课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脱节。要注意形式多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后,教师要注意校对、检查、纠正。

十、 以段带篇与单元教学法

(一) 以段带篇教学法

以篇带段教学法是教师抓住课文其中一段精讲,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学会全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的几个主要段落之间相似处,具有共性特点的其中一段精讲,其余各段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方法进行学习,以达到理解全篇。

此种教学法,应注意选择好重点段,具有“举一”的典范性,注意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搞好“带”,要注意启发引导,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

(二) 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需要,把联系紧密或有相同之处的教材组合一组,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一组课文里有精讲示范、有略讲、自读的运用与练习,把若干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制定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的目的、任务、重点、步骤、方法和课时,教会学生阅读同类文章,培养自学能力。

单元教学法的程序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1. 开启

    开启是单元教学法的序幕,简短、生动、具体的开场白,交代单元起止及内容,提要教学的目的、要求、时间、方法等。

2. 自学

    自学是组织自学,感知教材,质疑问难。 教师拟出自学提纲,让学生感知,初步理解整组教材。

3. 示范

示范是精讲一篇课文,针对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整理提炼概括,集中凝练,示范精讲一篇课文。

4. 运用

    运用是指学生用精讲示范学得的知识,阅读单元的其他课文,在实践中运用,使读写知识转化为能力。

5. 练习

练习是根据读写训练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复习巩固。同时应概括综合,总结归纳,掌握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在逻辑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运用单元教学法,要注意从整体出发,注意它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在突出重点训练的同时,抓基础的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4: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