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教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23: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它的简便算法,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推理能力。
1.注重复习铺垫。
在复习旧知的环节,安排了3道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利用知识的迁移,顺利地理解并掌握新的计算方法。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讲授简便算法之前让学生自己先试着算一遍,看学生能否把口算的方法迁移到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中来,再把以前的笔算方法与简便算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简便算法的优越性,从而更愿意接受简便算法,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与探究新知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口算。(课件出示)
12×3=
120×3=
1200×3=
2.导入新课。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独立完成口算。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算一算。
60×3=   300×7=
20×8=  9×50=
4×700=  80×0=
90×5=  700×7=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探究用竖式计算120×3和1200×3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6。
(1)理解题意。
(2)怎样列式?
(3)计算280×3。
(4)讨论计算280×3和计算120×3、1200×3的区别。
(5)总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
2.读题,了解题中提供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1)明确: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2)列式为280×3。
(3)在练习本上计算出280×3的结果。
(4)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计算120×3和1200×3时没有进位,而计算280×3时有进位,计算的方法都是相同的。
(5)通过思考,总结得出: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填一填。
(1)要使42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应填(  )。
(2)350×6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198×7的结果大约是(  )。
3.判断。
(1)0+48=0×48。(  )
(2)
(  )
(3)180×5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4)205×4的积的末尾没有0。(  )
(5)0×0=0。(  )
(6)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中间也有几个0。(  )
(7)因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2个0。(  )
(8)两个因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的和大。(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7页“做一做”2题。
2.把计算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注意事项:
(1)计算时要关注进位问题。
(2)简便计算时不要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
2.观察算式,找出错因并改正,表达自己的见解。
4.用3,8,5,0这四个数字按下列要求组成不同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积的末尾没有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的末尾有一个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的末尾有两个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全课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布置作业。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