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销售清单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分析处理数学信息,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 1.注意让学生体会灵活选择计算策略的必要性。 解决具体问题时,有时只需要估算,不用精算,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要体会估算与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深入到具体情境当中,根据不同人物的需要展开讨论,通过交流合作探究,体会要根据需要选择计算策略的必要性。 2.加强对估算策略的指导。 在估算过程中,学生的估计结果也会出现不同,有的学生估到几百几十数,有的学生估到整百数,但只要结果符合题意,满足需要,就要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往大估还是往小估必须结合实际问题来确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集体订正学情检测卡中检测内容的结果。 2.同桌之间说一说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同时让学生把旧知和新知建立起联系。 ⊙阅读理解,收集信息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教材43页例4情境图。 (2)组织学生模拟小红一家的购物场景。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模拟购物的具体情境,学生分组讨论:从顾客和收银员的角度分别遇到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汇报: 问题一: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问题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1.解决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然后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购物之前是否能准备出正好的钱数?如果不能准备出正好的钱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小红的爸爸购物之前不能准备出正好的钱数,那么可以根据商品的大致价格估计出应准备多少钱。 (4)引导学生估一估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然后汇报。 方法一 先估出商品的大致价格:空调扇的价格大约是560元,学习机的价格大约是230元,护眼灯的价格大约是170元。然后把估计的结果加起来。 560+230+170 =790+170 =960(元)
方法二 先估出商品的大致价格:空调扇的价格大约是600元,学习机的价格大约是200元,护眼灯的价格大约是200元。然后把估计的结果加起来。 600+200+200=1000(元) (5)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法都对吗?为什么?如果估计成900元行吗? (两种方法都对,因为小红的爸爸无论是准备960元,还是1000元,肯定都够了。但是估计成900元不行,那样就不够了) (6)小结:购物时,估计准备多少钱的时候,一定要往大估,这样准备的钱才能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