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导学案教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0:3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量一量,比一比
上课解决方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量一量,比一比

课型

实践活动课

设计说明

  “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生活,是数学中的生活”,本节课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以及身边物体的长度、高度等实践活动,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加深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实践活动的广泛参与性。

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保证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明确的任务,有测量的机会。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2.注重测量数据的交流与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表象,使学生对所测物体的相关数据形成清晰的直观认识,便于以后的提取和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米尺 卷尺

学生准备:米尺 卷尺 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复习旧知。

(1)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2)用手势比划60厘米的长度。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比划的60厘米有长有短,有些同学相差得还挺多,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物体长度。

1.(1)听清要求,实际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2)先想一想60厘米有多长,再用手势比划出来。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8米=(  )厘米

二、分组测量,了解身边物体的长度。(20分钟)

1.组织学生测量教室和讲台的长度。

2.提出测量要求,引导学生测量肩宽。

3.组织学生分组实践,积累直观经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测量的机会。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明确要求,实践操作。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分小组进行测量,测量后填写活动记录单,然后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小组测量的差异。

2.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对方的肩宽,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上。

3.以小组为单位,在确定测量对象后分别展开测量,如两臂展开的长度、学生一步的长度等,测量后记录下测量结果。

4.讨论、交流测量的结果,对所测肩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直观认识。

2.连一连。

桌子的高度 

10厘米

跳绳的长度    70厘米

杯子的高度    2米

三、借助身边事物,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高度。(11分钟)

1.引导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直观经验。

2.引导学生明确描述的标准,选择合适的标准描述动物的身高或身长。

3.组织学生用熟悉的标准描述身边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1.用多种方法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或高度的表象。

方法一:闭眼想。闭眼想象板书中的实物有多长。

方法二:用手比。边读板书边用手比划长短。

方法三:说关系。课桌的长度要比肩宽长一些;两臂展开的长度要比讲桌长一些;教室的长度要比两臂展开的长度长得多等。

2.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描述。

(1)所选动物:身长6米的鳄鱼。

测量标准:约长30厘米的肩宽。

测量结果:20个人并肩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2)所选动物:身高2米50厘米的鸵鸟。

测量标准:约长1米的讲台。

测量结果:2个半讲台的长和鸵鸟的身高差不多。

……

3.自主选择标准描述身边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你了解自己吗?写出3个有关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的长度或高度。

4.写出3个你最熟悉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四、课堂总结。(4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

肩宽      大约30厘米     一步的长度  大约40厘米

  两臂展开的长度  大约1米40厘米    教室的长度    大约10米

  课桌的高度      大约70厘米         手掌的宽      大约7厘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00: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