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遵循知识的迁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兴趣。因此设计时从兴趣入手,让学生观察九连环,通过教师简单地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然后借助以往的经验编制9的乘法口诀,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2.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空间。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牢牢掌握新知。开展活动可以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的背诵口诀,而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探究、验证、推理的过程,进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此,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获取知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
|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九连环及其图片 |
|
| | | |
| 1.出示九连环,简单演示摘下1个铁环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这个神奇的过程。 2.出示多幅九连环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1个九连环是由多少个铁环组成的,2个、3个……9个九连环是由多少个铁环组成的,应该怎样计算。 | 1.仔细观察,近距离接触九连环,感受九连环的神奇。 2.观察九连环图片,发现1个九连环是由9个铁环组成的,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口算。 6×8= 8×1= 7×5= 5×4= 1×6= 7×2= 5×6= 3×4= 4×6= 8×8= |
|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尝试根据1个九连环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第一句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根据2个九连环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第二句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完成上面的表格,并根据表格继续编制乘法口诀。 | 1.观察九连环图片,可以列出算式:9×1=9或1×9=9。根据算式编制乘法口诀:一九得九。 2.1个九连环由9个铁环组成,是1个9,2个九连环就是2个9,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9×2=18或2×9=18。根据算式编制乘法口诀:二九十八。 3.观察表格里已有的数据和九连环图片,完成表格,然后根据表格继续编制9的乘法口诀。 | 2.根据乘法口诀列出算式。 七九六十三 □×□=□或 □×□=□ 六九五十四 □×□=□或 □×□=□ 3.看图列式计算。 |
| 1.出示乘法口诀,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句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编制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背乘法口诀。 | 1.一共有9句乘法口诀。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乘法口诀。 3.认真观察9的乘法口诀,交流特点。 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9,“九九八十一”这句乘法口诀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其余每句都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 4.背乘法口诀,交流心得。 | 4.游乐场。 (1)9个小朋友一起玩碰碰车,一共要花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
| 1.出示教材80页例4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把情境图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教材80页“做一做”。 | 1.认真观察,根据龙舟上的人数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说出所运用的乘法口诀。 2.运用乘法口诀准确、快速地计算表内乘法。 | 5.在○里填上“+”或“-”。 9×3=9×4○9 9×6=9×5○9 |
| | | |
| | | |
| 9的乘法口诀 1×9=9 9×1=9 一九得九 2×9=18 9×2=18 二九十八 3×9=27 9×3=27 三九二十七 4×9=36 9×4=36 四九三十六 5×9=45 9×5=45 五九四十五 6×9=54 9×6=54 六九五十四 7×9=63 9×7=63 七九六十三 8×9=72 9×8=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