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课题
观察物体(实物)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学生得到心理满足感时,才会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还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设计先让学生猜一猜,以猜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身高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熊猫玩偶 动物卡片
学生准备:熊猫玩偶 玩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动物卡片,遮住动物卡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撤掉动物卡片的遮挡物,指名回答是怎么猜出来的。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倾听动物的叫声,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并在小组内交流。
2.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猜是什么动物,并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可能根据大象的长鼻子;老鼠的尾巴;骆驼的驼峰……猜出各种动物。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名学生描述一种事物的样子,其他同学猜测他描述的是什么。
二、合作观察,探究新知。(18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图画。
5.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面上,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描述。(教师巡视)
7.师生共同讨论、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发现。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面上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2.小组内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试着画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交换位置观察后,互相说一说自己这次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并汇报。
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出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7.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4名同学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卡车。请将人物和他们看到的卡车的样子用线连起来。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4分钟)
1.完成教材70页1题。(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固新知)
2.完成教材70页2题。
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检查订正。
3.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放在桌面上,再请其他成员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玩具的形状。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00: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