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3:0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海口市义龙中学 林道文
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二)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三)初步学习以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难点: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预习要求:
(一)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以下问题,作好阅读批注。
1、故事中的父母换了几次孩子?并用“圈点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变化的词语。
2、根据父母的神态变化,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父母的,并说出理由?
3、为何父母最后还是没有把孩子送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1、首先送大儿子 (眼含热泪 → 用二儿子换大儿子(无精打采) → 用三岁的女儿换二儿子(失魂落魄) → 最后请求归还女儿。
2、教师引导:这是一对伟大的父母,他们虽然处在极其困难的境地,但他们最终宁愿饿死,也不愿骨肉分离。
3、教师让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点拨:父母的每一次决定虽然并不是轻率的,而是经过夫妻两个商议的,但是,后来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悔。这说明,起初的答应只是一时的、不得已的决定,这种决定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表面的一时的决定,也许是理性的,但是却经不住感觉和情感的考验。一旦真正离开了自己骨肉,理性的决策就顶不住感情的折磨了。说明父母深深的爱子之情。
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能不能用类似于《背影》省略对话细节的叙述方式来交代本文的故事?
结合课后练习一,理解、交流,明确:
采取省略对话细节的叙述方式,《背影》中主要表现在前半部分,即父亲嘱咐茶房送我,与脚夫讲价钱,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照应我等等。《背影》这样处理。是因为文章的重心、中心在父亲爬上爬下月台买橘子。后面买桔子的过程,尤其攀爬月台一幕写得很细、很具体。
省略细节的叙述方式照样能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这从《背影》的前半部分以及本题中关于“穷夫妇”要回孩子过程的叙述中就可看出。而且,显得文字比较洗炼,笔墨比较节省。这既可以让出篇幅确保中心部分的展开(如《背影》),又可以在这样的叙述进程中适当增加认为需要多说几句的内容,比如《背影》前半部分叙说“我”的心理活动、本题“穷夫妇”要回孩子过程的叙述中把重点放在第三次等等就属于这种情形。
《父母的心》的中心乃至全部就是这场对话。着力写好这场对话,写好它的细节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色。同时以对话方式表述有口语交际的现场感,巧妙的“开场白”每次反悔的理由编得头头是道,父母之心的平凡而伟大之处跃然纸上。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教师可以从理性和感性(感觉和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从理性上说是不明智的,但理性却是经不住感觉和情感的考验,世任何事物都不能与父母对子女的爱相比。
(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
1、课前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2、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五)布置作业
1、制一张卡片送给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主题自定,可提上收集的格言、诗歌等。
2、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以后遭遇如何?续写一故事。

【附】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

首先送大儿子              眼含热泪,难舍难分
用二儿子换大儿子          无精打采
用三岁的女儿换二儿子       失魂落魄
最后请求归还女儿           痛哭失声

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8: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