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4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读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蒂凡尼的早餐》时,我突然想到有这样一部同名的电影。读了一半小说,从网上搜索到了这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一开始,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女主人公赫莉——格莱特利一袭黑色风衣款款而来,娉婷妩媚,《月亮河》的伴奏乐响起,我沉醉了。

  电影与小说有较大差别,但奥黛丽——赫本的演技和形象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宛如一人,看完电影,阅读小说,眼前浮现的女主人公竟然就成了奥黛丽——赫本扮演的角色。也许应该先读完小说,再看电影。毕竟这是两种不同传播符号的艺术,小说以文字符号为传播手段,能够唤起读者的参与和联想,而电影是声画合一的形象艺术,直观而生动,但受众却失去了参与的深度,少了联想的境界。

  《蒂凡尼的早餐》出版于1958年,杜鲁门——卡波特由此奠定了文学大师的地位。遗憾的是,天妒英才,1984年8月25日,用药过度的杜鲁门——卡波特不幸猝死,年仅59岁。

  这部小说语言简洁、段落洗练,以下是从《蒂凡尼的早餐》中摘录的精彩语言:

  “她打开了话题,但是谈话就像湿木头似的,只冒烟,不起火。”

  “我们在客厅的前间,虽然快到三月了,可是那棵枯黄而且已没有香味的大圣诞树仍占了屋子大部分的空间,上面挂着的气球已泄了气,缩得像只老母牛的奶头了。”

  “癌症可能会死人,但心不老实却肯定会使你成为一个死人。”

  “星期五晚上天空是红色的,还打了雷,到了星期六她离开的那一天,全市大雨倾盆。也许鲨鱼可以在空中游过去,但飞机似乎是不可能穿过的。”

  没有复杂的情节,但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和命运却非常引人入胜,人物性格刻画栩栩如生,值得一读再读。

  不时地啜一口自泡的柠檬蜂蜜茶,在宁静的午后,欣赏着如此精彩的小说,看着奥黛丽——赫本对女主人公性格与个性的精妙演绎,一种美的享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44:47 | 只看该作者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

  一些书读过之后,便束之高阁。过几年,再拿出来,又好像是崭新的。崭新的意思就是,除了书名很熟悉之外,对内容几乎已经一无所知。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读过这本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想要记下一些读书笔记。

  一方面,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记忆是具有欺骗性的,也像弹簧,可调节亦可收缩。即使你再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肯定不是初读时的那番滋味了。

  《蒂凡尼的早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 Truman Capote 。他讲故事的能力还不错,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合上书,叹了一口气:郝莉 —— 戈莱特利真是个傻姑娘!她在书中唱过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不想睡,也不想死,只想到天际去漫游。”她的确是一个漫游者。从她是个小姑娘的时候起,她就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她活的真实,不虚伪。尽管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有些放荡不羁。

  “我并不是说,我不要钱,也不要名。这是我追求的主要目标,我总有一天会达到目的。但是在达到的时候,我愿意自己还保持着自尊心。”在一大波装模作样的女人中,她实属难得,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她。

  但喜欢又能怎么?她还是过高地估计了她身边的男人。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 ! 因此呢,对于女孩子来讲,永远不要过高估计你在一个男人心中的位置,同时,却要自信自己的魅力,真是件两难的事情。

  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中,如果遇到郝莉这样的姑娘,恐怕你还是想要退避三舍。除非她能像 Capote 在小说中展示自己的叙述才华一样,把自己剥开了让你看。

  谁能了解除了自己之外的另一个人呢?就连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书中还有两段话,记下来:

  “她成功地克服了丑陋,这常常比真正的美丽还要迷人。哪怕这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自相矛盾的道理。”

  “一般人的性格常常发生变化,每隔几年,甚至我们的身体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44:51 | 只看该作者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

  其实这篇文章早就已经想写了,只是因为上周规定的敬畏生命的主题就拖延了那么一周。清楚地记得那是上周的劳技课,我是第一次情不自禁地在上课时看了小说。记得在刚买了的时候,我曾一度痴迷于张悦然的那句书评“下午的阳光也能照亮,而已是充满青春将逝的凄惶。”而当我真正读完它的时候,看着周围的同学听老师在讲课,一股物是人非感涌上心头,顿然小说结局苍凉的情景彷佛刻在眼前,这类小说魔力的体验是多么多么的绮丽。

  喜欢《蒂凡尼的早餐》,首先是因为女主角郝莉,我其实并没有看过电影版本,也不知道奥黛莉。赫本是如何演绎的,然后看完后,正如序作者村上春树所说,真想脱口而出我就是那个郝莉啊,村上春树对她的解读说她是:善良纯真的化身,然而我并不认为只是单纯地善良,因为读者的心里抵触——总会对过分善良的主角有厌恶感,那么她又特殊在哪里呢?我觉得她尤其称纯洁倒不如称率真,郝莉这个形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的每一个感情流露,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在她人看来她可能放荡,令人讨厌,有时会让人咬牙切齿,但那又怎样呢?比起玛格。何塞和周围邻居的伪善,她这一点真实的坏又怎样呢?郝莉最后锒铛入狱,被迫背井离乡,遭人背叛,当她全身心爱过的玛格。何塞在离开时承认他是个儒夫时,当一只陪伴她的猫咪被他狠心赶走,当她下车跑回去寻找那只心灵的伙伴时,当她临走时拜托“我”一定要找回那只猫时,当“我”写信告诉她那只猫已找到新的归宿时,酸楚、遗憾、还是怜惜,我已经不知道,只是感叹,人生苍苍,人世变故,又有多少人象郝莉那样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追求想追求的理想,在经历了风雨之后,可以大哭,可以悲悯,但依然毫无顾忌地向前迈步,拥抱生活呢?世事的悲凉总无奈,人的本性总难愔,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敢爱敢恨,敢承担,便足也。

  其次便是欣赏他的语言,杜鲁门的书总是让人沉醉在简单的奢华里,曾经迷恋过张爱玲的作品,最喜欢的便是她对人的相貌动作如此细腻的描写,甚至能将人物形象十分饱满地充实在读者的脑海里,而杜鲁门却与之不同,他的语言并不在于多么华丽,然而他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心理变化都是那么的巧妙,确是与张爱玲各有千秋。

  于是,我就这么沉醉于此,沉醉在一个都市女人悲悲凄凄的青春年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00:44:56 | 只看该作者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

  如果两年前跟我提起“蒂凡尼的早餐”,首先印入眼帘的自然是赫本穿一袭黑衣,闪烁的项圈,盘起的头发更显气质,拿着早餐在蒂凡尼橱窗前徘徊,时之临晨,才恋恋不舍的回去。这个相当经典的场景应该令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当当卡仍有盈余,便买来杜鲁门卡波特的同名小说,其实也完全出于对电影的兴趣。

  看译文小说前我总会有些许担心。首先是翻译家的措辞,虽然大致传达了词句的意思,有时会特别艰涩,难以深入读下去。其次是这类非现代的小说,可能会带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某些作家也会刻意强调自己的思想。这样过分表达的文字我也不太中意。

  对我来说,阅读小说最惬意的场所是临睡前的床上。于是乎,我非常惬意的翻开了小说——“蒂凡尼的早餐”。

  不到十分钟,我便即刻融入角色,看得如痴入迷。

  卡波特的人物刻画,细腻而不烦琐,生动而不轻浮。那些可爱的对话、形容、铺垫等微妙的因素结合起来,一个可爱美丽又性感单纯的女孩影像渐渐在脑海里形成。一旦达成这种共鸣后,再看下去便毫不费力,一本小说,在临睡前全部看完。

  于是又重温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印象中十分经典的影片,于是怀着极大的兴趣从头至尾,看得滴水不漏。可这么一对比,小说和影片的差距呈现无疑。别的不说,电影里关于男主角立场的转换我就甚为不满。

  编剧把原本只是小说家和旁观者的男主角上升到决定女主角命运的地步,或许是为了造成大团圆结局的场面,但这么做,无形中削弱了女主角霍莉的性格,那么随意的女孩却为了男主角突然迷途知返,跟她的性格正好相悖。另外,影片又刻意增加男主角为了钱甘愿与富婆厮混,最后为了霍莉感情抉择的戏份,画蛇添足。还有霍莉在窗台弹唱的歌,由“不想睡,也不想死”变成忧郁的怀念情歌。这一切的一切,都搞砸了这部小说。当我看完后,不禁在内心呐喊:要是有人与我有同样失望的感觉,再重拍这部经典该有多好呢。

  想起第一次看“蒂凡尼的早餐”电影最初的感动,只能说,影片也确实很经典,只是小说更经典万分。

  对于女主角的人选,赫本我自然相当中意,举手投足显露高贵的她在电影里特意表现娇俏个性,我觉得还是非常满意的。

  但我猜卡波特可能不这么觉得,在他心中的最佳人选,应该是梦露吧。哪怕黑色长外套也无法遮掩挑逗性感的外表,却有相当单纯的想法和个性,不经意却满溢的美丽与可爱,与梦露很像,呵,至少我觉得卡波特这么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