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拨一拨,摆一摆,认识6和7。 (1)拨一拨。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数得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知道6和7是怎么来的呢?(想) 出示计数器,让一名学生拨出5颗珠子,提问:如果想用珠子表示6,应该怎样操作呢?如果想用珠子表示7,接着又应该怎样操作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2)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如上图),提问:你知道5的后面应该填什么吗?6和7分别在什么位置呢? (3)摆一摆:请你试一试,用6根小棒能摆成你喜欢的什么图形?用7根呢? 3.画一画,找一找,灵活运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6和7。
(2)用刚学会的数6和7来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6和7来表示? 4.比一比,明确大小关系。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0~5,今天又认识了6和7,同学们知道谁大谁小吗? 提问:(1)5和6相比,谁大谁小? (2)6和7相比,谁大谁小? (3)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用“>”和“<”比较下面算式的大小吗?
5○6 6○5 6○7 7○6 5.辨一辨,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金鱼图,教师读题让学生填写。 ①从左边数第6缸有( )条鱼。 ②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鱼的鱼缸。从左边数,有6条鱼的是第( )缸。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缸,再数一数鱼缸里有( )条鱼。 (2)学生完成后,同桌之间议一议。(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教师用课件展示结果。 (4)游戏活动,加深认识。 ①请第2行右边的第6名同学挥挥手;请第4行左边的6名同学起立。 ②请第3行左边的7名同学挥挥手;请第6行右边的第7名同学起立。
小结:数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用来表示数量:几;其二是用来表示次序:第几。 设计意图: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再与全班同学交流评价,既认识到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又明确了易错问题。然后借助游戏加深认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6.写一写,掌握字形结构。 (1)组织学生观察6和7,说说字形像什么,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2)引导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出6和7。提醒学生坐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指导) (3)点评比较谁写得好。 7.涂一涂,说一说6和7的组成。
(1)6的组成。 ①课件出示圆片图,先让学生涂一涂,再拿出学具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6张圆形纸片,把它们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小组讨论有几种分法,并用学具演示,学生汇报,老师在课件上演示) ②总结分法。 ③提问:看到这些分法,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2)7的组成。
组织学生拿出7张圆形纸片分一分,看一看有几种分法。 (学生活动后,教师总结分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43页2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2.完成教材43页3题。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2)适当引导学生区别“6只”和“第7只”,加深学生对基数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练习紧跟课本教学内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6、7意义的理解。 ⊙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关于6和7,你们学会了吗?你能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或感受吗? ⊙布置作业 教材43页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