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9:2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里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个性生命早期的发展状况对人一声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正如贺拉斯。曼所说的:“凡是任何事物生长的地方,一个塑造者胜过一千个再造者。”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及意义。因为幼儿天真、春节,对爱有着天生的需求,对真、善、美有着本能的向往。教师如果在这一时期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教育氛围,运用合适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感恩沂水,就能增强感恩的 效果,让幼儿成长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把孩子视其为“小皇帝”, 要什么给什么,在孩子心中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方方面面的照顾,偶尔有一点不如意,还要大哭大闹。当前的幼儿教育,家长又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而忽视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心和感恩心的培养。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孩子缺乏爱心,表现出自私、狭隘、霸道、脆弱、敏感、任性等性格。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幼儿园更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呢?我觉得主要要把以下几点做好。
一.家庭教育是感恩之心形成的基础
洛克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成年人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幼儿园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升天看到父母冷漠。自私的对待老人,他很难学会感恩父母、感激别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孩子感恩教育中的启蒙教师,要将家庭视为孩子获得感恩教育的第一个平台。因此,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要积极地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
(1)是在家里开展礼貌教育。要让他们学会感恩,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尊重家人。老师要指导家长教孩子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重视家人的存在,知道长幼之分。
(2)是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谢谢”。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他跟在大人的身边,在接受别人礼物或帮助的时候,都要及时提醒孩子说“谢谢”,让孩子知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使“感谢”成为孩子的一种日常用语。
(3)是要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在孩子逐渐有了一定的意识后,教师要提醒家长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的观念,让孩子在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学习谦让,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
(4)是要让家长对孩子进行互助教育。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要提醒家长不再给孩子包办代替所有事情,指导家长让他们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家长帮孩子穿衣服,孩子帮家长拿拖鞋,家长帮孩子盛饭,孩子帮家长拿筷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在一种“互相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家庭教育入手,使幼儿形成初步的感恩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9:28:31 | 只看该作者

日常交流时教师可以对家长提一些建议,请他们注意自身的言行,给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二、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眼中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完美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平时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好。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教师应及时说声“谢谢”。
幼儿天生爱模仿。教师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的行为与言谈往往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做出类似的行为。德育活动时一种养成教育,所以教育应随时注意自身的言行,用正面的言行影响幼儿,使幼儿在你潜移默化重养成感恩品质。
  2、将感恩活动渗透于活动生活中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教师应该注意适时、处处都要进行。
(1)在日常生活中开展。
晨间谈话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我为XX做什么”’“当XX为我做什么时,我该怎么办”等话题,让全班幼儿都来分享他人帮助自己以及自己回报他人的快乐。这可以让幼儿明白,自己的成长需要很多人的爱,有很多人设置包括陌生人都付出了心血,而他们同样也需要爱,从而由“被爱”向“施爱”转化 。
(2)抓住节日活动环节培养幼儿感恩的心。
中华民族现有许多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等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如国庆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到红西路军纪念馆观看革命烈士雕塑像,跟孩子们讲讲他们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业绩,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孩子们树立对革命先辈的爱戴和感恩之情。还有“三八”妇女节,我们也可以请来孩子们的妈妈,让她们谈自己的工作,谈谈是怎样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使孩子们切身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拳拳之情,从而让孩子们心存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呵护,让幼儿做一些给你父母捶捶背、送杯热茶等感激、回报父母的事。通过这些节日感恩活动的开展,可不断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将感恩的种子长成一颗感恩的大树,回报家人和社会。
       (3)在课堂教学中开展。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把眼光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要凭借这教材内容,随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目前幼儿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就可以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教师要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黄香温席》、《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哭竹生笋》、《羊羔跪乳》等,在晨间谈话、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尤其是《三字经》、《弟子规》,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学唱《感恩的心》《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感恩歌”,或是在特定的日子,引导他们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
  (4)发挥榜样的作用,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老师要注意收集、积累孩子身边典型的感恩教育素材,选择时机进行教育,这样可让幼儿通过身边可知可感的事迹增加感恩意识。其次,以中外人物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在历史上,历代帝王治国的口号多是“以孝治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百善孝为先”,“王祥卧鱼”就是很好的例子。
(5)借助好书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文学作品中很多感人的事迹,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教育。家长和幼儿园都要给幼儿提供一些感恩教育的幼儿书籍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
     (6)在游戏中开展。
幼儿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师可以再游戏中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设计“我来当妈妈”“如果我是爸爸”“我做一天的小老师”等游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对自己的付出。比如,通过参与“我来当妈妈”这个游戏重抱小娃娃走、吃饭、干活等环节,幼儿往往会在妈妈来接时,选择不让妈妈抱而是自己主动走回家。
  所以可见,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幼儿形成感恩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培养幼儿感恩之心需要从小抓起,我们教师应通过活动的培养、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让幼儿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4 02: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