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接下来, 我将结合教学实例来探讨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知何采用语篇教学策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些教学实例分别是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大赛一等奖课例: 北京王红老师执教的《英语(北师大版)》六年级Unit 9 Life in the year 2050; 第八届全国小学英语大赛一等奖课例:上海沈雯晴老师执教的《英语(牛津上海版)》五年级Module2 My favourite things Unit2 Films (Period 1);第八届全国小学英语大赛一等奖课例:广东陈海燕老师执教的《新维度英语》六年级Module4 I am angry。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教师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It’s a crystal ball. It can show the future.),将学生带入未来生活的话题中,激活已有经验,导入本课主题(Life in the Future)。从标题入手,老师通过“when you see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of ?”相关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未来话题的思考与猜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教师展示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视频,将电影分为action films, comedy films, war films等类型,并围绕“What type of films do you like?”进行自由讨论,引出话题,并获取更多与文本相关的信息。
例如,在陈老师执教的I am angry课例中,教师互致问候,适机询问学生当即感受“How are you feeling?”,进而通过“Does anybody feel angry today?” , “Do you feel angry sometimes? Is it a good feeling?”这一系列问题引出话题,并围绕“What do you often do when you’re angry? Are these good things to do?”来谈论生气行为,激活已有经验,为下文做铺垫
(二)While-reading
这是教学中的最关键部分,阅读材料信息的获取、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阅读策略的掌握等等都是在这一环节完成的。在这个环节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文本大意,二是利用上下猜词等词汇教学策略,在篇章中学习新词;二是通过阅读活动,进一步的获取文章的细节信息;四是有效渗透阅读技巧,如扫读和略读方法、依据标题、关键字、图标、插图等预测篇章的能力、利用主题句或重点段落等抓主旨大意、依据关联词或语法知识推敲细节内容等基本的阅读技能。简言之, 即让学生读出信息,读出方法,读出能力。在此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提取和整理关键信息是首要任务。为此,在“读中”环节,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两个核心策略:基于语篇内容,提取相关信息;根据语篇话题,整理关键信息。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9-7 11:18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教师介绍文本主要人物,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故事书(图片环游jigsaw reading的阅读方式),尽可能多地捕捉文中有关未来话题的信息:What thing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关键信息(computers, modern cities, farms, other planets),对学生的思维轨迹进行记录,引导构建话题词汇网, 为后续表达做铺垫。尤其要指出的是,对于文中的新词汇modern cities, planet等教师做了适时讲解。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为帮助学生获取基本信息,教师设计了What type of films do Ben, Kitty and Mum lik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films are on at the cinema? What films do they want to see together?等问题,层层推进,并设计了Listen and tick. / Listen and follow. / Read, underline and circle. / Look, read and guess. / Role read.等阅读活动,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表提建议 “Shall we…?” 这一新句型,教师在文本中顺势学习突破。
2、精读语篇,提取具体信息
精读(Detail Reading)指的是在基本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地阅读语篇,从而掌握相应的单词、句型、结构、主旨、内涵等,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取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学生需要提取的具体信息是事物发生的缘由、发展过程等相对细节的信息,即解决how, why的问题。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问与答、判断对错、选择答案等。练习的设置也可以是填表格、给图片或句子排顺序、补全图片信息、图片与句子的配对、填空等,让学生在思考、尝试、合作、参与、探究中提取语篇的具体信息。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Activity 1: 教师示范】教师请学生再次阅读文本, 根据文本中人物的观点完成worksheet。 教师交代阅读表格任务, 并以 Ann 为例示范如何利用找读策略(划批)获取信息。【Activity 2: 学生小组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采取小步子的方式,对合作活动进行整体、逐步调控,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运用阅读策略独立完成 worksheet的空间,又通过组内信息分享强化合作意识。整体回顾文本中人物的观点,给学生沉淀的空间。【Activity 3: 反馈归纳】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核对表格内容,同时归纳对他人想法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表达法。I agree. So do I. I don't agree with you. I don't either.为后面学生与他人交流想法提供必要支持。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9-7 11:18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在反馈中深化理解】考虑到学生对于一些电影情节可能存在不熟悉的情况,教师设计了Read and Match这一活动,巧妙地让学生了解了剧情What are the films about?, 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再读设疑,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在此深入文本,推理思考:Why do they want to see the film they like?, 从what层面向why深入,在粗读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语言内容的基础上,走入人物内心,深度了解人物的真实想法,并借助I like…I want to see… because…等支架式语言,辅助学生进行丰富多元的语言表达。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教师帮助学生构建文本中的information map(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总结图中的一级分支:Living Places ,Science and others, 进而转变到梳理学生头脑中的 imagination map(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大脑中不同范畴的较为零散的信息,逐渐构成庞大的网络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支架。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归纳小结,全面理解】在采用多种视听手段粗读、细读文本后,教师通过What festival is coming? What are Mum, Ben and Kitty going to do? What films are on at the cinema? Kitty and Mum want to see…, Ben wants to see…But at last, which film do they want to see together? 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支架语言,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对话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方便学生理解整个对话文本。
由此可见,在语篇教学中,借助任务学习单,梳理关键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提纲契领地理解全篇,抓住文本的精髓,从而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准确表达。
2、设计功能性板书,呈现关键信息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桥梁和工具。板书如同微型教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提炼语篇精华,将关键信息进行整体处理,呈现在黑板上。成功的板书不是单纯呈现单词、句型的单列式教学的板书,而必须是凸显文本话题、内容、语言和情感的具有语义功能的板书。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9-7 11:18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是板书的一大亮点。第一步:通过谈论未来生活出示中央图像(Central image:Life in the future)。第二步:快速读skimming,构建话题词汇网(Q: What thing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computers, modern cities, farms, other planets这些词实为二级分支)。第三步:归纳梳理一级分支Living Places ,Science and others。第四步:学生表达想法构建第三分支(Q: What will robots do in 2050?)。这样设计在关注学生想像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优化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维的轨迹,更为后面的产出 talk show 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支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教师根据语篇话题及其内容,从What film和Why两个方面精心设计板书,图文并茂,话题、内容和语言一目了然。此外,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取完喜欢影片的理由这一具体信息之后,巧妙地对喜欢理由进行了重新归类,帮助学生梳理思维的轨迹,为下一步的表达输出做足准备。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教师通过一段学生畅想未来的小视频以,并“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再次激活学生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进一步完善思维想象导图(imagination-map)。
因此,合理利用关键信息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辅助学生表达语篇大意及具体内容。
2、利用关键信息的内涵,进行体验表达
体验表达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个人情感和见解进行表达,是自由型表达。与模仿表达相比,体验表达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学生已经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基本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关键信息的内容深入挖掘所得关键信息的内涵,使其对文本的内涵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体验表达。
例如,在王老师执教的Life in the year 2050课例中,教师邀请学生参加以 “Life in the Future”为话题的访谈节目Talk Show。Share in groups and show, 这一读后活动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日常观察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语言完成任务。通过现场互动的方式为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提供语境,同时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强化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沈老师执教的The films I like课例中,教师提供影讯资料(电影画册),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自己的信息表,在语言支架(Film festival is coming. I like…films. It’s about…. Because…)的辅助下,积极表达喜欢的电影及其内容和喜欢理由等,体验电影带来的乐趣,实现富有交际意义的小语段的顺利输出。
由此可见,关键信息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含义。利用关键信息,正确表达文本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提取和整理关键信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