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4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 春天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扮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材分析: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局部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3.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溢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扮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学会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欣赏《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局部(可以听两遍)。?师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局部与第二局部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同学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和三局部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三、学习《嘀哩嘀哩》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假如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同学理解。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同学感受歌曲的情绪。?6.学习曲调:分两局部学唱,??(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 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8.让同学自身为歌曲第二局部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同学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扮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扮演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局部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同学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局部:(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扮演。?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三、创编活动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示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示春天的音乐作品有不计其数,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同学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示,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示),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沛想像,即兴创作。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 和 XXX的节奏型2、通过欣赏《春》让同学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三、欣赏《春》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2.听《春》的主题音乐。? 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和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身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同学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沛发挥同学的自主性。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区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2.教师还可以自身编三条节奏,让同学听辨。3.可以让同学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5.听辨后让全体同学模仿拍击。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教学目标: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扮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2.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身的歌。教材分析: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其音乐形象的造型生动而依样画葫芦,幽默而略带戏谑。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终曲组成。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2.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局面,表示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局部组成。3.歌曲《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示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溢童趣。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示了两只鸟的形象。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教学目标: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 同学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局部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4.师生讨论。? 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示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示,要坚持教室恬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考虑。?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三、学习《顽皮的杜鹃》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 ,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同学边唱边打手势。?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同学视唱: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褒扬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局部和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7.视唱全曲。褒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同学。?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扮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身的歌教学目标: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2、同学自身创作小歌曲,激发同学创作的积极性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豪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二、欣赏《赛马》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和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同学会拉二胡或教师自己会二胡演奏更佳。?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同学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局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 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竞赛局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示这种气氛????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竞赛的怎样情 ?9.再听第二乐段。?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竞赛的局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扮演赛马时的情景。三、学习歌曲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4、教师弹琴同学听歌曲旋律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6、重点解决难点局部,老师和时给予纠正7、完整的学习歌曲。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四、创编活动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1)用 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3)4小节长度。?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同学自由创作。?3.在同学创作后,要让同学自身唱自身创作的歌。?4.评价后(师生一起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第三课 童 趣教 材 分 析?1.歌曲《猜调》???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小朋友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这是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因此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乐曲正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4.歌曲《摇船调》???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十分生动地表示了小朋友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扮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一位小同学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4.分句学唱:??(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同学的识谱负担。?5.歌曲处置:??(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2)两个乐段要处置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同学分组讨论、设计扮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同学的扮演能力。?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7.聆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8.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9.复听《猜调》。?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身编,我们下节课交流。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扮演,体验其童趣。2. 节奏问答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同学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教学过程:1.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当同学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当有的同学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和时给予褒扬。)?(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褒扬用词恰当的同学,褒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2)欣赏第一局部音乐,要求同学在恬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和脸部的表情。?(3)再次听第一局部时,同学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和做身体动作,还应坚持恬静,能边听边即兴扮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同学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同学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恬静,听清音乐。)?(4)聆听第二局部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5)设问:第一局部与第二局部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示了木偶的怎样形象??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要求同学恬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局部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扮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5.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同学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⑵节奏问答包括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和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同学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标:1.扮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2.猜谜活动交流。3.单元小结。教学重难点: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过程: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随同律动。?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同学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同学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扮演。?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同学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扮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扮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8.同学学习口风琴伴奏:?(1)找到G音和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8小节。?(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同学吹伴奏。?(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扮演、伴奏,均由队员自身承当)。10.评价小结。11.猜谜语活动?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扮演。?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12.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
教 材 分 析?1.歌曲《游击队歌》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自抗日战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高昂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歌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即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首舞曲原来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也出自于勃拉姆斯之手笔。这里我们将欣赏到的是用三角琴(俄罗斯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的改编曲。?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小朋友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一起心声“我是小音乐家”。6.歌曲《嘹亮歌声》???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小朋友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与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2.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和种类。教学过程:1.听觉直接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揭示作品的名称和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苗岭的早晨》--口笛;?3.聆听《游击队歌》:??(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同学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贺绿汀。??(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4.聆听《苗岭的早晨》:??(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5.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同学的综合艺术的能力。??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保守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和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保守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和其表示的情绪。?2. 活动与练习(一)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过程: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同学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5.学唱轮唱:?(1)全班分为两局部,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身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6.活动与练习(一)?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⑵全班同学齐唱。?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⑷分组讨论。?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 ,还有很多方法让同学自身设计发明。? 7.分组展示、点评。褒扬有创新的小组。?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2. 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3. 活动与练习(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1.说说自身的理想??2.听听美国的小朋友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4.讨论上述问题:??(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同学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同学注意与考虑。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和语言点拨。?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同学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交叉讲八分休止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同学是能理解的。?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扮演唱。?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同学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11. 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交叉进行。?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同学,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同学认真练习。?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12. 活动与练习(二)?⑴唱熟曲调。?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13.教学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
教 材 分 析?1.钢琴曲《牧童短笛》???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发明性的范例。???作曲家介绍???贺绿汀(1903~1999)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早年即投身于革命并进行音乐创作。后入上海国立音专,攻读音乐。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分别获头奖和名誉二奖。此后进入电影界,为进步电影《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创作音乐。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歌曲,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期间,又创作了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佳作。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音乐人才,但仍坚持音乐创作园地上的耕耘。?]
2.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小朋友,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身的小朋友,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小朋友。女教师通过音乐和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小朋友们进行启发和熏陶,终于使七个小朋友对她发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情。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作木偶戏扮演,歌曲为扮演时所唱。3.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4.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
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1. 扮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胜利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教学过程: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示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局部)。?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身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扮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坚持教室的恬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扮演。)?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和线条连接的作业。?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同学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1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1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14.在同学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同学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同学补曲;是曲者,请同学补歌。)?1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1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17.把歌中的 节奏改为 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1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9.分组讨论,为第二局部[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同学自身,要完全体现同学的自主性。)?20.各组展示扮演并进行点评。21.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扮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和延长记号。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和延长记号。教学过程: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3.学唱曲调:?(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 假如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同学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和节奏错误。?(6)完整地唱全曲。?4.学唱歌曲与处置:?(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局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5)讲解延长记号 。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 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同学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和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同学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5.扮演实践。?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与。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扮演效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同学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同学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 学 目 标:1. 《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胜利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2. 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同学的兴趣。)?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小朋友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扮演。?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一、风格多彩。7.曲调接龙创作游戏?⑴游戏规则:?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凡卡着的,接错的,音不准的被淘汰。? ⑵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同学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⑶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交叉进行,以经常锻炼同学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8.教学小结。
第六课 爱祖国教 材 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析?1.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2.管弦乐《红旗颂》(片断)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溢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3.歌曲《救国军歌》??歌曲作于1936年,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所写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最为胜利的一首。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并步步向南进逼,妄图侵吞全中国。在此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却一面采取不抵抗政策,一面则加紧筹划、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枪口对外”如一声惊雷,迸发出全国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爱国军民齐心抗日的坚定决心。这首歌曲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救亡歌咏集会上必唱的歌曲。?4.歌曲《一个***孩子》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5、歌曲《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2.学唱《一个***孩子》。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同学的爱国激情。教学过程: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同学展示)。?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局部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局部音乐,谈谈你对这局部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局部,谈谈与第一局部的对比。“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局部并按曲调由自身画图形谱。谈谈这一局部的形象并与第一、二局部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扮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孩子,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的内容和其表达的情感。?10.学唱歌曲:?(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 --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同学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局部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局部。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同学课后再学唱。?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12.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示而发生不同的情绪。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教学过程: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1)听赏第一局部“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同学看着谱跟唱曲调。?3.欣赏第一局部。?设问:?(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动身,你想到什么??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4.欣赏第二局部。?设问:?这局部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局部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同学从音乐中获得体验。)?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示出的不同情绪。?(1)要求发表意见的同学不只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示(第一局部抒情歌唱性,第二局部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2)分析两局部不同的情绪表示、发挥同学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局部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同学的感受。?6.完整地聆听全曲。?通过以上两局部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同学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1)要坚持恬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身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示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扮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发明更好的方式来表示。?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1. 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扮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重难点: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过程: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小朋友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4.学唱歌曲:(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2)同学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可以看谱,从实际动身,教师随时调控自身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同学已掌握即收。)?(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5)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同学水平动身),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7)同学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协助有困难的同学,协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身学习效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扮演歌曲:(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3)分组讨论设计歌扮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4)分组展示效果,评选二组歌扮演A组与B组。?6.综合扮演:顺序可以由同学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如:? 顺序一:《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扮演 -《只怕不抵抗》B组???????全班同学唱?????????????? 全班同学唱?? 顺序二:《只怕不抵抗》-《红旗颂》扮演-《一个***孩子》。
? 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高尚的祝福。课前要求同学到图书馆和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音乐作品。?8.初听《救国军歌》??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10.教师归纳同学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同学,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11.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胜利的作品之一。?12.教学小结。
第七课 老师的歌?
教 材 分 析?1.歌曲《我爱米兰》???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这首歌曲正是将老师比作为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的高尚精神。?2.歌曲《飞来的花瓣》人们总习惯将教师由辛勤劳动所培育的丰硕效果比之为“桃李满天下”,而这些芬芳的“桃李”在老师精心的培育下长大成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怎能不思念和感谢自身的老师呢?看,这些五彩缤纷的花瓣,寄托着同学们片片深情,缓缓飘落在老师的案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3.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抒情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小朋友们对老师的敬重、热爱之情。4、歌曲《甜甜的秘密》是一首曲调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揭示了同学的心理,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老师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是多么光辉而高尚。《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我爱米兰》均表示了同学们对老师尊敬与敬爱之情。2. 音乐知识--单纯音符。掌握并比较常用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和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基础。教学重难点:掌握单纯音符。教学过程:1.解题导入: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就爱米兰呢?请听这二位同学的回答。?2.欣赏二重唱《我爱米兰》。??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深情的爱。)?3.再欣赏:《我爱米兰》,要细细地品味。?(1)要求: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2)讲解二重唱的形式(童声二重唱)。?4.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对教师的爱。? (1)曲调起伏大,以 表示出同学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2)歌词用米兰比作敬爱的老师,小小的黄花就是老师的品格。?(3)从身边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说明老师的高尚品格。?5.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6.课后采访你熟悉的老师,听听他们的叙述。扮演一个节目向老师问候、慰问。7.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⑴复习已学过的音符(按学过的顺序)。以“5”音为例:??????? 5 ?? 四分音符 一拍? 5????八分音符 半拍? 5 -???二分音符 二拍?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 - - - 全音符 四拍⑵归纳。?(2)设问:哪个音符时值最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音符,再一半……???? ?⑶反馈设问:①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②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③有没有三分音符、五分音符、六分音符、七分音符名称??⑷探究学习:①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②休止符是怎样的规律??课前先辅导三位同学朗诵歌词,每人一段歌词,在“啊--”处开始,三人齐诵。?8.请三们同学为我们扮演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以轻声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伴奏)。9.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10.学唱曲调:?(1)跟琴哼唱曲调第一乐段。?(2)把全班同学一分为二,一局部同学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局部同学自学第9-16小节曲调,教师巡视协助有困难的同学。?(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效果,教师和时给予指导。?(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5)完整地唱全曲。三位同学再次加入朗诵。(朗诵时,全体同学可用哼唱曲调为他们伴奏。)11.学唱歌曲:?(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置。?(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置。)?(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置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置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协助处置完善。?(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5)让同学讨论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扮演。?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1. 学唱《甜甜的秘密》和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示同学们对老师尊敬与敬爱之情。2. 听辨练习。教学重难点: 提高同学对音乐的听辨能力。教学过程:1.这一群同学是如何把自身的秘密告诉自身的老师?请听《甜甜的秘密》范唱。?2.按节奏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教师以钢琴弹奏曲调同步为朗诵伴奏。)3.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无论学唱、跟唱,要注意以乐句为单位的相对完整性。)?5.学唱第二乐段:?(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6.完整地唱全歌。?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教师用口琴为同学伴奏。)?9.学习口琴伴奏谱:? (1)找到1=F 和 各音。?(2)学唱伴奏谱(第一声部)。?(3)试用口琴伴奏(教师用钢琴弹歌曲曲调)。?10.选一局部同学用口琴为全班同学歌唱伴奏。?11.假如说本课的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小朋友们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敬意的话,那这首歌是广义的,是过去的同学寄来的热诚的怀念写给老师的问候与答卷,是全社会的人们对老师的祝愿。?12.欣赏《飞来的花瓣》。??要求:首先明白歌名《飞来的花瓣》的含义;其次,明白歌词的主题思想。?13.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14.再欣赏《飞来的花瓣》。??设问:(1)歌曲的扮演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15.讨论为什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16.复听《飞来的花瓣》。???要求:从内容、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17.完成课本上作业要求。?1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1. 采访自身的老师并为他们扮演小品,以表示我们的一片热情。?2.复习巩固本单元四首歌曲,感受同学们对老师尊敬与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开放式教学--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教学过程:1.每位同学心目中都有他的偶像:最尊敬的老师。最尊敬的教师包括教过自身的所有的老师,如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老师;少年队辅导员;少年宫老师……?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自身最尊敬的老师说说自身的心里话,听听他们的教导,相互沟通,增进师生关系。?3.把采访的内容与自身的伙伴交流并合作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中间再交叉本课的四首歌曲或自身会唱其它歌颂老师的文艺节目,形成一个敬师小品--《唱唱我们的好老师》。? 4.在班上进行交流教师小品,体现师生的亲密友情。?5.听辨练习??这一听辨练习具体操作如下:?(1)同学看谱,听教师弹奏,每条各1~2次。?(2)合上课本,教师弹奏其中的一条1~2次,同学用手势回答(靠记忆听辨。)?(3)看谱视唱各条曲调。?6.复习巩固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7.教学小结。
第八课 爱和平教材分析:1.歌曲《小小白鸽》通过拟人化的小白鸽,寄寓了中国儿童对大自然、对和平、对祖国的热爱。2.合唱《欢乐颂》??《第九(合唱)交响曲》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是他的作品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他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表示了全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表达出人民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本课中欣赏的是第四乐章声乐局部(即“交响合唱”局部)的片断。?3.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这是一首颂扬各国儿童团结、友谊、和平为题材的歌曲。曲调坚定有力,充溢着热情。4.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是一首曲调短小精练、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的儿童歌曲。采用4/4拍,羽调式,全曲只有四句歌词,一段体结构。歌曲在带有歌唱舞蹈性的音调中不时插入间奏中的拍手声,表示了各国儿童为友谊而歌唱的欢乐气氛。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白鸽是和平的象征,所以称“和平鸽”。从聆听《小小白鸽》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2. 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高唱《每人伸出一只手》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一起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2.支持世界和平。3.从编创节奏组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八个音编创自身的歌。教学过程:1.白鸽虽小,它的作用可大着呢,你能说说白鸽的作用吗??(通讯、传送信息、象征和平:……另外鸽子的自身羽毛、肉、粪便……都是宝。)?2.听赏《小小白鸽》。??设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3.再欣赏《小小白鸽》。??设问:(1)你听了《小小白鸽》,在音乐声中你获得什么感受??(2)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想到什么??4.板书歌谱,边看谱边听录音。??设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请你用“××××|”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5.聆听《小小白鸽》,同学可作自由选择:?(1)随录音轻轻哼唱。?(2)随音乐合着节奏翩翩起舞。?(3)边聆听边画画,画和平鸽。?(4)合着音乐轻轻击拍。??教师在观察同学的自由选择中,把扮演较出色者组织起来。?6.扮演《小小白鸽》。??选择局部同学跟着音乐歌唱、舞蹈、画画……?7.小结: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的祝愿飞向远方。?8.导入:有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设问:中国有多少小朋友?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据统计中国有二亿中、小同学,假如中国的人口占世界1/2的话,那么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呢?假如每人都伸出一只手,那这股力量有多大呢??9.聆听范唱:要求听清歌曲内容。??设问:“白色的手”是哪个洲的人种???中国位于哪个洲?中国人的主要肤色是什么颜色???黑色的手又是指哪些国家的人???再听一次范唱。??问题:(1)歌曲分几局部??(2)速度有什么变化??(3)演唱形式有几种??10.学唱歌曲:?(1)上节课我们掌握了单纯音符、休止符的长短,但有歌谱中除单纯音符外,还有许多在音符右方带点的音符,那么这些音该唱多长呢?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将在四年级学习。现在大家跟着我的教棒在曲谱上点的时间长短来唱。?(2)教师用点谱法在板书的曲调⒈按节奏点谱,带领同学识谱。要和时纠正同学的音高与节奏,在大跳音程时可用手势提示唱准。当曲调掌握后,适时把歌词填上。?(3)用同样方法学唱Ⅱ.曲调。但开始速度不能用小快板,应放慢速度,当基本唱会后,逐步恢复原速。?(4)完整地唱全歌。?11.轮唱与齐唱。可以让同学自身来处置轮唱与齐唱,以和两局部的不同情绪处置唱法。要尊重同学的二度创作。?12.按教材提示排练集体舞,也可重新设计扮演。总之,要扮演出热烈的气氛,以体现世界儿童大团结。13.编自身的歌创作活动?(1).创作活动分两步进行:?①节奏编创:在每瓣花叶上填上编创已学过的二拍节奏型,然后把新编创的二拍节奏与花盆二拍节奏组合。?②旋律编创:用 八个音按花叶与花盆组合成的节奏编自身的歌。说明:五瓣花叶与花盆组合,可组成五条节奏组合。在旋律创作时可以选其中一条或二条创作,当然五条全部创作更好。?(2).花盆的节奏型也可让同学自身创作。总之,教材上的仅仅是一个样子,师生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可以也应该去发展、创新。例如不是二拍而是三拍、四拍。?14.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1.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高唱《各国儿童心连心》,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一起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2. 从聆听《欢乐颂》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教学重难点:了解合唱中的人声分类知识。教学过程:1、设问: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谁能举出他的作品名称??本课欣赏的《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片断。欢乐颂的词取于诗人席勤的诗,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 2、初听《欢乐颂》。?要求感受庄严而宏伟的气势。 3、再听《欢乐颂》。?考虑问题:你能听辨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4、复听《欢乐颂》。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和各声部进入的声音类别名称。?5、讲解混声合唱,各声部的组成,介绍人声的分类(二)。?6、每人伸出一只手这股力量是不可抵挡的,要把力量拧成一股,关键还是“心”要连在一起,这样,团结、友谊、欢乐、和平才干得到真正的保证。?7、欣赏范唱。?设问:这首《各国儿童心连心》与《每人伸出一只手》在内容题材、情绪、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8、师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对比。?(讨论时,有必要可分别放录音和复习《每人伸出一只手》)。?9、学唱歌曲:?(1)放录音,看歌谱,能唱的句子随录音哼唱曲调,不能唱的曲调听录音范唱。要求大家轻声,每人都能听到录音的范唱。?(2)教师随时调控、和时给予指导。四分和点节奏可采用点谱法教唱。?(3)放录音,心里默唱。在歌谱间奏处按谱拍手。?(4)齐唱曲调,要唱得欢快热情。?(5)填上歌词。?10 . 扮演歌曲:??(1)分组选择和编创打击乐伴奏。??(2)通过展示,评估选择一组伴奏。??(3)同学自由选择本课两首歌曲中的一首进行扮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加工提高。11.单元小结: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一起心愿--爱和平一定能实现。?12.教学小结。
第九课 家乡美
教 材 分 析?1.歌曲《黄土高坡》表示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对家乡所怀的执著的爱。歌曲的歌词通俗、质朴、非常口语化。旋律具有歌唱和叙事的特点,由于吸取了陕北民歌的音乐素材,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歌曲为徵调式。2.歌曲《洞庭鱼米乡》??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那里,千里平原,土地肥沃。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谷穗随风摆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百舸扬帆,张网捕鱼。好一幅水乡美景!农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中,怎让人不放声歌唱???歌曲作者曾在湖区工作,凭借亲身的感受,运用渔歌的音乐素材,历经3年才完成这首歌曲。歌曲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歌唱者运用民间的高腔唱法,以声表情,以情带声,感情并茂。这一切都使歌曲充溢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表示了深远的意境。? 3.曲《乡下的阳光》? 每一个人都爱自身的家乡,把家乡看作为最美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家乡的父老乡亲,都会令人刻骨铭心,永难忘怀。听,小朋友们不正在夸耀自身家乡的阳光吗?在那充溢稚气的歌声里,散发着浓浓的乡情。?4.歌曲《山里的小朋友心爱山》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小朋友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5.歌曲《全都认识我》是一首曲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的创作歌曲。歌曲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农村的小朋友们热爱家乡质朴真挚的情感。通过对“青山坡、小草、茶林、小黄牛”等描绘,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1.学习扮演《全都认识我》。2. 聆听《乡下的阳乐》,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身的家乡,赞美自身的家乡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教学过程:1.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暑假里如何放松呢?去旅游、去农村到大自然里去亲近亲近,为此介绍一首《乡下的阳光》,先从音乐中去感受一下。?2.欣赏歌曲《乡下的阳光》。??感受一下他们在暑假里多么快乐多么潇洒,他们在讲述些什么??3.板书歌谱(至少歌词),让同学看着谱再听一遍。??讨论问题:(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4.假如你认为好听,可以跟着录音轻轻哼唱。?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有些歌词可以细细品味。如“脸上的夏天难擦掉”、“乡下的阳光多透明”……我们再聆听一遍。假如你喜欢唱,下课后可以向我要歌谱去抄一下,自身学唱。6.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7.聆听范唱(最好是教师自身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8.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同学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同学组。?(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同学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褒扬唱得好的小组。(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同学都能唱全曲。?9.学唱歌曲:?(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同学不只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3)教师归纳同学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10.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同学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11.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12.完整地扮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13.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身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14.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1.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2.扮演《山里的小朋友心爱山》,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身的家乡,赞美自身的家乡。?3. 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 ”到高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8: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