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第十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第十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
三、综合训练:1、声乐练习 2、节奏听辨和旋律片断创作
四、欣赏:童年——选自《海霞》组曲(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指导同学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其在音乐中的表示效果。
  三、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片断创作,发展同学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同学音乐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对同学进行”一史两情”教育。
教材分析: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为大调式 。二段体结构。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和儿童喜爱的歌曲。
二、读谱知识:音乐由弱拍或强拍弱位上开始。
三、综合训练:发声练习讲解弱起小节。
听辨旋律短句,按指定节奏创作两小节旋律片断。
四、欣赏:管弦乐乐曲《童年》原是影片《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王酩自己改编为《海峡组曲》。
教学重点:弱起小节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 复习第九册教材内容。
二 展示本学期教学内容和要求。
三 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复习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为新学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展示新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让同学对新学期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与印象。
教材分析:
综合训练(二)有两个要求,一是听辨节奏短句 二是按指定节奏,用do,re,mi,fa,sol创作两小节旋律。
教学重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梗概介绍新学期内容。
2提出新学期新建议。
3 复习旧知识,线谱与简谱对照
四几拍。 八几拍
X - - - 4拍( ) 8拍 ( )
X - - 2拍( ) 4拍 ( )
X . 1.5拍( ) 3拍 ( )
X 1拍( ) 2拍 ( )
X 0.5 拍( )
4 复习节奏组合
5 听辨大小三度音程并演唱。
6 复习二三四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7 节奏听辨抢答。
(1) 四三拍 四二拍 四二拍
(2) 四二拍 八六拍 四四拍
(3) 四二拍 四二拍 四二拍
8 同学选举 “小小作曲家创作大赛”组委会。
9 同学旋律创作评委会选出优秀作品展示。
10 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一)
二、讲解弱起小节
三、学唱歌曲
教学目的:
一、综合训练(一)有两个目的,一是做发声练习二是作为讲解弱起小节知识的谱例。
二、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其在音乐中的表示效果。
三、 指导同学用坚定有利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一)是一字一音 “la”发声的二声部合唱。  
二、弱起,造成歌曲或乐曲第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是音乐富于动力感和行进感。
三、歌曲前面千呼后应完整而统一,塑造了新一代青少年光辉形象,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1学习综合训练(一)练习有弹性的气息控制和非连音的唱法,模仿马蹄的声音 “da。da da。da”再按 “la”演唱。
2 再次演唱注意唱准 “#fa”与 “#sol”。
3 提问: 四四拍强弱规律?最后一小节是几拍?头与尾小节拍数加起来与拍号有什么关系?
4启发同学分析讨论。
5讲解读谱知识。
6导入《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
7初听范唱。
8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 请同学讲述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
9学唱第一段乐谱, 巩固弱起小节。
10 学唱第二段乐谱, 注意二声部和谐。
11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12 注意: 带和点的音符节奏,重音记号和带有连音线音的时值。 以和八分休止符。
13演唱歌曲歌词。
14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15完整演唱歌曲,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一、 歌曲内容
二、 欣赏《童年》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同学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 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音乐的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内容对同学   
进行 “二史一情”教育。
教材分析: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为大调式,二 段体结构。每句均以弱起节奏为其特点,使旋律富有动力 充溢活力。
二、 欣赏《童年》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欣赏 组曲《海霞》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组成。
教学重点:弱起强起对比。《童年》的理解。
教学过程:1 轻声演唱C大调音阶。2 音程构唱。
3 听《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范唱,体会弱起在表示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4 复习歌曲。
5 弱起与强起的对比演唱。谈谈区别,体会。
6 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7 完整演唱,指导同学按力度演唱“朝气”----”坚定”----”抒情”----推向全歌高潮。
8 完整听伴奏演唱。
9 导入欣赏: 复习河北名歌《小白菜》加深同学对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理解。
10 介绍“海霞”在童年时的故事。
11 初听全曲。
12 视唱主题音调。
13 分段复听:感受作品中运用的音色和主题在不同的调性,调式上的重复与发展,对表示音乐的环境, 气
氛和情绪的作用。
14 听听想想:(1) 圆号; 定音鼓; 钹; 风浪。 (2) 民族乐器。
15思想教育。
16完整复听全曲。下课。
第二课 春来了
教学内容:
一、歌曲: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三、欣赏:1 牧歌 (无伴奏合唱)
2 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
民族乐器介绍 (三)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指导同学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溢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
二、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同学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感受蒙古族名歌的音调和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示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乐。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笛,唢呐,笙, 管子,箫的形状,音色。
教材分析:
一、 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是旋律写作,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重复和模仿。
三、欣赏《牧歌》是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欣赏《渔歌》原是严铁明采用我国云南省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彝族等民间音调为素材而写成的巴乌独奏曲,后改编为巴乌,笙,筝三重奏。
教学重点:F大调音位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春来了》二、欣赏《牧歌》
教学目的:
一、指导同学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
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调和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示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教材分析:
一、歌曲《春来了》全曲为明朗的大调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
二、《牧歌》在短短的四句质朴而形象的歌词中容进诗情画意。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无伴奏是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感受多声部和声效果。
教学难点:F大调音位
教学过程:
1 轻声演唱F大调音阶,熟悉各音的音位。
2 以Fa为主音,做音程构唱。
3 复习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是的好少年》
4 导入歌曲《春来了》初听范唱。
5 指导同学视唱第一乐段。
6 同学自学第而乐段。
7 指导同学发现旋律写作中的重复,模进的规律,做为综合练习的示范。
8 演唱歌词,启发同学理解歌曲的内涵,唱出歌曲的意境。
9 导入欣赏《牧歌》初听。
10 讲授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11 复听,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12 启发同学想象,从力度,和声的变化去体会其美感。
13 对比欣赏,上句围绕着 “Sol”音,下句主旋律转入 以 “Do”音为中心。
14 听辨男低音浓厚的哼唱。
15 完整欣赏,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置
二、介绍民族吹管乐器
三、欣赏《渔歌》
四、做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一、通过演唱《春来了》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溢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
二、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民族吹管乐器----笛,唢呐,笙,管子,箫的形状音色。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采用重复和模仿的方法。
二、《渔歌》表示了红河渔民们的劳动,生活情景全曲由晨曦,渔歌,欢歌,跳跃,渔歌,远去几局部组成。
教学重点:欣赏《渔歌》熟悉民族吹管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 轻声唱F大调音阶。
2 复习F大音位。
3音程构唱。
4演唱《春来了》乐谱。
5演唱《春来了》歌词。和伴奏。
6歌曲处置: 注意跳音的演唱。对唱练习。 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 “哈哈哈”如何唱才干正确。表达其思想情绪?
7 完整演唱《春来了》。
8 介绍 “笛,箫,笙,唢呐,管子”。
9 分析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介绍各件乐器的构造,音色,音域。听录音,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加深印象。
10 欣赏《渔歌》。
11 介绍巴乌。
12 让同学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的主题音乐音色。
13 欣赏全曲。展示谱例,让同学边听边看。
14 教师板书乐曲的几个组成局部,引起同学的想象。
15 复听。进一步分析乐曲的少数民族音调,使同学对其有所感受。
16 巩固复听,做听听想想。(1) 上,下。(2) 略
17 做综合联系: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唱谱,找出上下句在节奏旋律上的联系和区别。
(2) 重复在前句后句相应小节处填入所缺旋律。
(3) 启发同学在旋律上做一些变化,力求流疏通顺。
(4) 指导同学修改,互帮互学。
18 展示优秀作品。
19 下课。
第三课  采树种
教学内容:
一、歌曲:采树种
二、读谱知识:滑音记号——下滑音。
三、综合训练: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荫中鸟
教学目的:
一、启发同学以活泼、明朗的歌声来表示红领巾们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二、认识下滑音记号,学习其唱法,并在歌曲《采树种》的演唱中运用。
三、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同学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乐曲,使同学感受笛子和民间乐队的丰富表示力,进一步激起他们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歌曲《采树种》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创作歌曲,C徵调式。
二、读谱知识:滑音记号分两种:上滑音( 或 )下 滑 音( 或 )。滑动的幅度,快慢视歌曲或乐曲的 内容,情趣和风格而定。
三、欣赏: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的练习。
五欣赏:《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由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恰当的采用了笛子技巧中的滑音、吐音、历音、花舌音、多指颤音等技巧。
教学重点:民族调式的特色。
教学难点:歌曲中空拍的演唱。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 综合训练 2、 学唱歌曲《采树种》3、 读谱知识:下滑音。
教学目的:
1、启发同学以活泼的歌声来表示红领巾们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2、认识下滑音记号。
3、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发展同学音乐思维能力。
教学分析:
1歌曲为两个段落构成的二段体。大量使用弱起节奏,具有劳动节奏的特征。
2读谱知识,滑音记号分为两种:上滑音,下滑音。
教学重点:滑音记号的处置和歌曲中空拍的演唱。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春来了》。
2、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的练习。
1)可采用前后乐句在相应的部位上互相重复的方法,两个乐句末分别使用不同的结束音,但这个音必需与前面的音连接自然、流畅。
2)提示旋律自身也作了变化,故不能完全重复上乐句的旋律。
如:3.4 5 3.4 5 6.5 1.2 3- 2.1 6 7.6 5 2.2 65 1-
3、启发同学自身参与、尝试,以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思维能力,在创作中,要求同学互帮互学完成。
4、引进读谱知识:上滑音和下滑音在民间音乐的演奏和演唱中是很常见的,其滑动的幅度、快慢应视歌曲或乐曲的内容、情趣和风格而定。
5、导入歌曲:《采树种》
6、初听范唱。
7、同学视谱。
8、 用充溢情意的朗读,去唤起同学的情感。再插上旋律的翅膀,发明出生动的红领巾群像,让每个同学成为群像种的一员。
9 对富有特色的动机音调5221 65和特色节奏
10、强调动机和特色节奏,使同学深刻的记住并掌握。
11、复听全曲。
12、演唱歌曲《采树种》,提示同学空拍要空干净。
13、再次演唱〉
14、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置。
二、欣赏《荫中鸟》
教学目的:
一、启发同学以活泼、明朗的歌声来表示红领巾在绿化活动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
二、通过欣赏乐曲,使同学感受笛子和民族乐队的丰富表示力,进一步激起他们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乐句末尾落在弱拍上,还运用了下滑音唱法,加强了地方色彩。
二、《荫中鸟》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逼真而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的鸟鸣,描绘祖国美好河山、森林,引来百鸟动听的歌声。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1、轻声唱音阶。(F大)
2、节奏的复习
3、复习歌曲《采树种》
4、用稍快的速度来表达儿童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心愿。
5、强调歌曲中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乐段  中间连接乐句 第二乐段  注意对比适度,以坚持歌曲整体的统一。
6、演唱时注意下滑引得圆滑程度。单独练习下滑音的乐句。
7、完整演唱《采树种》
8、复习民族吹管乐器,引入本欣赏曲。
9、初听全曲。
10、介绍乐曲,作者,创作手法。
11、复听。要求同学听辨乐曲的段落和速度的变化。
12、分段欣赏。围绕着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等表示手段和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同学想象与联想,激发同学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13、再次复听时,对乐曲就能有深刻的感受。让同学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发生热爱生活,神往未来之情。
14、小结,下课。
第四课: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D。C。
三、综合训练:
1听辨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与不和谐)
2、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彼得与狼(交响童话)
教学目的:
一、 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同学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记号”D。C。”和其用法。
三、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局部进行实践。
四、通过童话故事对同学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同学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为大调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
二、读谱知识:D。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东头反复至有”FINE”字样处结束。(也可用 表示)
三、综合训练:
(一)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
(二)继续进行按指定节奏写作的旋律练习。
四、《彼得与狼》式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
教学难点:和声听辨。
教学重点:D.C……。FINE的唱法。
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做综合训练(一)
二、学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三、读谱知识反复记号”D。C。”。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同学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加号”D。C。”和其用法。
三、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
教学分析:
一、《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首赞颂”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歌曲。
二、听辨和声的和谐与否。
教学重难点:音程的听辨。
教学过程:
1、轻声唱G大调音阶(2个八度)
2、音程构唱:
1-2 1-3 1-4 1-5 1-6 1-7 1-1-1
1-1 1-7 1-6 1-5 1-4 1-3 1-2 1-1-1
3、音程性质的听辨:用图解来表达三度为和谐音程,二度为不合谐音程。 使同学视听结合,讲出和谐与不和谐的感觉。
1-3 3-5 4-6 5-7 6-1 2-4 2-3 1-2 4-5 6-7 7-1 3-4
4、做大跳音准练习:1=G 5-3 3-7 4-2 5-4
5、讲解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创作北京。简单介绍:“迪斯尼”游乐园。导入歌曲。初听范唱。
6、分两局部视唱,先A段,后B段。二声部注意音色统一和谐。
7、完整唱谱,A。B两段通过弱起与弱起的对比,以和非连音唱法与连音唱法的对比,区分层次。
8、再听范唱。
9、演唱歌词。
10、讲解反复记号D。C。一记号常用于带再现的三段体(A B A`)歌乐曲中。D。C。从头反复至FINE处结束。并讲解其与D.S. 的区别。至*处结束。
11、让同学根据反复记号的用法,推理出整个曲的演唱顺序。
12、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置。
二、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同学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听辨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效果上的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
教学分析:
一、演唱时,低音区要尽量坚持高位置,使音色统一。
二、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长度扩展为完整的乐段。
教学重难点:节奏写作。
教学过程:
1.音程构唱。
2.大跳音程的演唱。
3.复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4.演唱歌曲。A。B。两段应通过弱起与强起的对比,以和非连音唱法的对比,区分层次。
5.用稍快的速度,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儿童们在充溢友谊和阳光的”真善美的小世界”中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注意在换气记号”V”处换气。
6.给歌曲扩充:
(1)A`作短跳音处置。
(2) A`后加一段英文歌词叫做c段。
(3)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复调处置,一声部演唱a段,二声部弱起唱b段。
(4)返回唱a段,做停顿与渐慢的结尾处置。
7.整演唱歌曲和扩充的乐段。
8.采用扮演的形式,站合唱台演唱,邀请班主任来做观众。(机动)
9.综合训练(二)
完整乐段的节奏先率写作。除节奏指示和规定使用的高音外,没有旋律上的任何指示。要求更大幅度上的进行音乐的思维和发明活动。
1)让同学反复拍击各条节奏,启发同学想象起节奏性的形象。
2) 把节奏谱分成两个乐句,再让同学用do re mi 三个音进行创作。
3)习惯中的do 作结束音的较多,鼓励他们自由创作。
10.展示优秀作品。
11.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的:通过童话故事对同学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同学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分析:《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写于1936年春天,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
教学重难点:不同乐器所表示的不同形象。
教学过程:
1、复习《真善美的小世界》
2、复习四年级介绍过的局部西洋管弦乐器的特性。
3、分别听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浪、彼得、猎人放枪的音乐片断录音。结合该乐器的性能——介绍给同学听。
4、边听、边议、边讲,引导同学想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示手段的认识。
5、区分不同乐器所表示的不同形象。
6、听录音跟唱描写彼得形象的音乐主体的片断。
7、 完整的听乐曲。
8、由同学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9、小结:《彼德与狼》是有标题的交响童话,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这样的标题音乐又被称为描述性音乐。
第五课 花蛤蟆
教学内容:
一、歌曲 花蛤蟆
二、读谱知识:倚音
三、综合训练:声乐训练
四、欣赏:喜庆胜利(唢呐独奏)
教学目的:
一、通过同学演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和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表示的作用。
三、通过聆听乐曲,使同学感受唢呐的音色和其丰富的表示力,记忆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流传于山东地区,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
二、读谱知识:根据组合来分单倚音、复倚音。根据在主音的前后分:前倚音、后倚音。
三、综合训练:练习曲的旋律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所做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猎人合唱》。
四、《喜庆胜利》是一首唢呐独奏曲,由刘乃羚、刘炳臣 作曲,创作于1977年。
教学重点:在声乐中,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空拍的演唱。
课时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示猎人的形象。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和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其表示作用。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示猎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综合训练作为发声练习短曲选自《猎人合唱》,又是倚音的练习谱例。
1)熟悉F大调的音阶音位。
2)不唱倚音唱谱
3)将全曲唱会。
4)教师加入倚音示范,让同学模仿。
3 作倚音的阅历知识讲解,小音符在唱的时候只唱音高不用唱出音名。
4、用非连音唱法,气息要有支持,横隔膜要有弹性。”啦”的发声,要求舌尖作灵活的跳动。
5 再唱: 注意2/4拍的强弱节奏和二部的均衡、协调。
6、导入新歌《花蛤蟆》
7、初听范唱。
8、打拍子视谱,唱好空拍,不唱倚音。
9、 对声音提出要求,用非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10、对情绪提出要求,坚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
11、再唱乐谱。
12、加入倚音唱谱,强调倚音的风格,唱的自然、贴切而圆滑,切忌生硬。
13、完整唱谱。
14、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置
二、欣赏《喜庆胜利》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和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通过聆听乐曲,使同学感受唢呐的音色,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轻快、诙谐、活泼,词曲结合贴切,朗朗上口。
二、《喜庆胜利》全曲基调热烈欢乐,描写北方农村喜获丰收的欢庆情景。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花蛤蟆》乐谱。
2、听范唱。
3、坚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以坚持特有的情趣。
4、用非连音和跳音的唱法,唱好本歌。尤其是带有倚音的象声词,要表示好。倚音主要强调吐字与风格,要结合吐字唱的自然而贴切,切忌生硬。
5、给歌曲配打击乐,形象的烘托歌曲的气氛。
6、前八小节采用隔二小节的轮唱。接着的第九小节开始处置成以二小节为单位的对唱。
7、用一固定低音作伴唱。
8复习吹管乐器。
9、 听辨第一局部模仿笑声的一段,引起同学兴趣。
10、听第一局部主题音调。
11、处听全曲,提出设问:
(1) 全曲是什么情绪?
(2) 全曲分几段?
12、分段欣赏。
13、听出第二乐段B与A的对比,以和第三局部是第一局部的再现。
14、复听全曲。
15、写听听想想作业。
16、小结下课。
第六课 白杨和小河
教学内容:
一、 歌曲:白杨和小河
二、 综合训练:
a)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b) 听辨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欣赏:
1、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
2、捍卫黄河(轮唱)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指导同学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和小河”的真诚友谊,并从中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二、初步试听三和弦的和声音响效果,提高对和声的听辨与感受能力,为第七课的三声部发声做准备。
三、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澎湃的气势,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所起的表示作用。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和这部作品的伟大意义。通过作品欣赏和介绍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一、《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写作的儿童歌曲,形象而生动。
二、用do re mi sol 4个音作旋律写作。
三《黄河船夫曲》和《捍卫黄河》分别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教学重点:旋律写作。
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
二、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目的:
一、以指定节奏写旋律,音符扩展为4个,以锻炼同学的写作能力。
二、要求同学用优美的、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和小河”的真诚友谊,并从中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一)制定的节奏基本上是用重复的手法,在旋律音高上不一定作过多的重复。
二、歌曲的旋律为小调式,结构是二段体。
教学重难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花蛤蟆》
2、轻声唱F大调的音阶和d小调音阶。
3、导入歌曲《白杨和小河》是一首情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荡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点。
4、节奏训练:(1) 2/4 (2) 2/4
5、初听全曲。
6、给歌曲划分成A 。 B 两个乐段。
7、听第一乐段。
8、分句视谱。
9、用断音与非连音唱法,演唱第一乐段。
10、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11、一柔和、亲切的语气演唱第一乐段。
12、 综合训练(一)
(1) 提示同学,用do re mi sol四个音,按指定节奏与节拍创作。
(2) 结尾的音可以是这四个音中的任何一个音,只要流畅、动听。
(3) 举几首过去教材中已学过歌曲为谱例,如《太阳》、《牧童谣》等均为四个音构成。
(4)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小组代表视唱,师生评论,评出最好的创作给予褒扬。
13、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二)
二、歌曲第二乐段
三、欣赏《捍卫黄河》
教学目的:
一、初步试听三和弦的声音效果,提高对和声的听辨与感受能力。
二、通过欣赏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所起的表示作用。
教材分析:
一、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唱,前后呼应,协调统一的效果。
二、综合训练(二)感受大、小、增、减三和弦的不同音响效果。
三、通过欣赏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教学重难点:旋律感受,和弦听辩。
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乐段。
2、轻声唱d小调音阶。
3、音程钩唱。
4、听辩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介绍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叠置构成。
(1)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
(2)大三和弦 减三和弦
5、复习歌曲第一乐段。
6、听范唱。
7、学习第二乐段。分声部视谱。
8、 一声部唱谱,二声部唱谱。
9、合唱。
10、分析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的高声部节奏舒缓,音调明朗,唱出全曲的最高音。低声部做自由模仿。第三乐句再现第一乐段欢快的节奏型。
11、完整的演唱第二乐段,作到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
12、演唱整个歌曲。
13、依照歌曲的反复处置演唱歌曲。
14、导入欣赏《捍卫黄河》初听《黄河大合唱》中的《捍卫黄河》。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
15、听《捍卫黄河》其中的轮唱起到什么作用?
16、复听。
17、 讲述一个冼星海的小故事。
18、再次复听《捍卫黄河》,让同学进一步感受这部名作的宏伟气势和作品显示的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小结下课。
第七课 小瓜棚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瓜棚
二、综合训练:
1声乐练习
2.按指定节奏和节拍协作旋律并进行移调。
三、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民族乐器介绍(四)打击乐器
教学目的:
一、过歌曲的学唱,使同学了解和体会农家小朋友的生活情趣,并用活泼、明亮的歌声来抒发歌曲中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二、进行三声部的训练,提高同学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水平。
三、结合旋律写作,复习已学过的一个升、降号调。
四、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同学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示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小瓜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儿童歌曲。刻划的令人神往的意境。
二.综合训练:
(一)是一首简单的三声部合唱。
(二)无声音阶的五个音,写作2/4与6/8节拍的两条旋律。
三.欣赏:《丰收锣鼓》式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
教学重点:民族歌乐曲的感受。
教学难点:不同乐器音色的听辨。
课时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一)
二.歌曲学唱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同学了解和体会农家小朋友的生活情趣,并用活泼、明亮的歌声来抒发歌曲中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二.进行三声部的训练,提高同学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水平。
教学分析:
一.歌曲分为两个局部,第一乐段包括两个乐句,第二乐段旋律逐渐下行,音量逐渐减弱。
教学重点:三声部的和声感受。
教学过程:
1、轻声唱G大调音阶。
2、音程构唱。
3、复习歌曲《白杨和小河》
4、综合训练(一)的发声练习是复习第六课的综合训练(二)
5、大、小三和弦听辨,巩固大小三和弦的音响对比。
6、注意每一个声部的最后一个音唱出之后,既要坚持延长,又要在力度上减弱。
7、分声部演唱。
8、三个声部的演唱的进入要一个比一个弱,既高声部mf,中声部mp,低声部p。
9、末尾的字”了”的韵母是”lao”要坚持正确口形,不要因音量减弱而缩小口行。
10、高声部音的延长时值最长,要做轮换换气,换气时间不可整齐一致,而宜参差交叉,但必需控制气息,音量换气后进入时不能声音突出。
11、听范唱
提问:歌曲所描绘的背静是我国的北方还是南方?时间是冬季还是夏季?
12、复习第五课倚音,唱准符点八分音符,倚音,后半拍节奏等处的乐谱。
13、再次熟悉F大调音位,演唱重点乐句。
14、唱乐谱,唱好弱起和倚音。
15、找好换气记号,演唱乐谱。
16、分句演唱歌词。
17、唱好弱起拍中的弱符点。
18、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置。
二、欣赏《丰收锣鼓》
1)介绍打击乐器
2)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结合旋律写作,复习已学过的一个升降号调。
二、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介绍,使同学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示能力。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二)用五声音阶写两条2/4与6/8节拍的两条旋律。
二、《丰收锣鼓》吸取了我国民间的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
教学重点:
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轻声唱F大调的音阶。
2、音程构唱。
3、复习歌曲《小瓜棚》
4、歌曲处置,衬词”咿呼嘿”,是弱起节奏。
5、启发同学想象对自身喜爱的事物和当完成了一件自身十分乐意干的工作时,会发生怎样的情绪?
6、采用稍快的速度,随着旋律的起伏二变化力度自然的表达出喜悦、满意、自豪的情感。
7、用竖笛吹奏。
8、导入欣赏《丰收锣鼓》
9、复习民族打击乐器,听打击乐器的音响。把视、讲、听结合起来,以熟悉打击乐器的音色。
10、再次欣赏《丰收锣鼓》
11、分析乐曲,四个局部分段欣赏。
12、复听。
13、进一步感受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示能力。
14、复听。
15、按”听听想想”的设问进行考虑,进一步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让同学为我国自身的民族的音乐而自豪。
16、综合训练(二)用五声音阶的五个音写作旋律教学。用谱例做启发引导。
17、展示优秀作业。
18小结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1: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