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一课一得的实践与反思——《慈母情深》的教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9-1 13:28
标题: 一课一得的实践与反思——《慈母情深》的教后反思
一直以来,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很不称职,也很痛苦。不称职的是孩子们一看是语文课就觉得无聊没意思,但还得周吴郑王地坐下面听着。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面无表情,似乎他不是来上语文课的,而是来观摩老师上课的。语文课被我上的……痛苦的是一直觉得上好一节语文课真的很难很难,自己也没有能力把上语文课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艺术。每次上课,我尽心准备,反复钻研,反复磨课,一遍遍地思考,一遍遍地写教案,一次次的在痛苦纠结中循序渐进。《慈母情深》这课也是如此,反复地研究教材,反复地研究试课,反复地修订教学思路。我也不清楚自己看了多少个教案,自己熬了几个夜晚,教案写了多少遍,最后我突然觉得这一课可不可以这样来上呢?

能不能抓住文本的表达特点——语言的反复能表达更强烈的情感,能不能利用这个习作的特点来指导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的训练与运用呢?能不能以这个点为语言的训练重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呢?试一试吧。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检查预习,后抓住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来重点品味。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语段16自然节和29自然节来进行学习的。先让孩子们找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话中“我的母亲”反复了三次,然后再让孩子们与“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进行对比,在两个句子的对比中来体会语言反复的作用——可以是情感的表达更强烈些。后再出示句子:“妈妈的爱,爱得深沉,厚重,毫无保留”,让孩子们进行句式的练习。之后进入29自然节来学习。在29节中抓住重复四次的“立刻又”,让孩子们再次感受语言重复的妙用。在学完文本之后,我又出示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尽量用上语言的重复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的方法。奔着这样的思路,我上了几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孩子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灵感,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觉得这样的思路还算是实效,也算是让孩子们在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上有些收获,也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真正地让教材为我们所用。用别人的话来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应该用教材来教给孩子们,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带领孩子们一节又一节地学教材。这次上课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真的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理念进行支撑。老师在研课时对一节课把握的点还要高一些,要本着把课上的扎实有效,再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思路进行实践,我想这样的语文课,老师是上得幸福,学生是学得快乐。

但今天我无意翻到了《小学语文教师》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目前老师们一上公开课就让孩子们进行习作训练,不管到底合不合适,为了体现语用而语用,为了表演而演。文章说语文课还应该把情感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是想练笔就练笔的。看过之后我再来想我上的这节课觉得有以下几点还需要改进:1、虽然把语言的反复当作一个训练点来抓,但孩子们对文本的反复品读还是应该跟上的。学生也只有在反复的品读中才会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包含的那份对母亲的深爱,把反复地品读这一点给忽略掉了不太合适。2、对文本情感的把握也应让孩子们感受到,尤其是作者对母亲的尊敬与热爱是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透彻的,不能光看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一点一定得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样才体现出了慈母情深。

总之,上好一节语文课真的很难,但我们还应该想到的是我们要在每一节语文课上让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教给孩子们什么,注重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能力?是习作方法的提升与运用,还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呢?我想这是我们身为每一个语文老师所必须关注的和重视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9-1 13:28
商埠街小学   王晓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