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sympathy)。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18:04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据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而在我眼中,中国的集体教育是从孔夫子开始的。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古往今来的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但学校教育确乎是一天天发展壮大了。

  现在你要是问别人“你为什么要上学”,那人准会愣在那里,因为上学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学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来越严重了。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教育应该干什么?也真到了该问一问的时候了。

  《学校在窗外》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作者黄武雄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项:维生、互动、创造。他认为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动一项。所以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做这两件事呢?作者的解释是:“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如果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作者认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现代学校是按照这三件事去做的吗?显然不是,作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者以其独具一格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属于所有学校的通病。现代学校教育,重知识不重经验。由于学生只忙着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识,他没有时间去接触实际的世界,无法去摸索、积累丰富的具体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经验。等他从学校里毕业,进入现实社会,缤纷多变的现实会使他迷惘,他发现很多事是没法套用公式去解决的。但学校教育给他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很多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他的思维始终是浮离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无法与真实的世界融合。这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应该打开人对世界的实际经验,而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封闭在书本之中。只看重学习抽象知识的成绩很明显是错误的。

  很多人是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书名——“学校在窗外”——的真正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18:0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这些天阅读了茹特给我们推荐阅读的书籍《学校在窗外》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 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 “ 维生 ” 、 “ 互动 ” 与 “ 创造 ” ,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 “ 互动 ” 这一要素,从而 “ 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 。

  该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 “ 维生 ” 、 “ 互动 ” 、 “ 创造 ” 是人存在的 3 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

  人接受学校教育多与少到底有无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追问,终于厘清学校教育对人关键性的影响是人的抽象能力。发展抽象能力是为了在联结别人的创造经验时,能够洞悉并掌握这些经验的普遍性,从而回归特殊世界,这样才称得上与世界真正联结。

  如此说来,孩子去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而联结的方法恰恰是打开经验世界,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可是,今日学校教育,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 “ 互动 ” 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 “ 套装知识 ” ,基本没有继承与 “ 互动 ” 。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 “ 联结 ” 与 “ 互动 ” 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所以,可以这样说,教育的过程是让每个人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人格的最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活得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18:13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台湾 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谈对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种理论色彩很重的“教授之书”,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亲切地娓娓道来,谈生活中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变化。开篇就用“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的问题直击人的心灵,一篇篇通俗的标题和故事阐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确实引人深思。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思考“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等涉及教育的本原问题,重新去认识知识、认识学校教育、认识当前社会。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认为,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真正联结。作者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真正的联结。

  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我想起了第欧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俨然成了束缚学生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做超出他们智力范围很多的题目,一到快考试就要做大量的卷子,题海战术。我曾经也去过一些中小学的校园,特别是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与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些什么?表面来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系统、很丰富的知识,但细一追问: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的吗?他们消化了多少?这些知识又帮助了他们什么?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一套套装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遗忘得所剩无己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书本或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刚刚过去的高考,报纸上罗列出一长串的高考状元,细细看过这些状元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所以才使他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破解之法是通过拓广知识视野,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画家马蒂斯一生不断地在画窗外,他自己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就是教育的本义。“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花草树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让窗内的生活不再单调。

  读完此书,深深觉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9:18:1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之前比较多了解的是台湾的文学作品,或者是有关国共两党斗争的一些故事,很少接触的台湾的教育理论,但还是知道台湾对国学的传承是非常到位的。最近有幸看到了台湾学者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从名字来看就很有趣味,一个周末的时间果然是很有收获。

  在书中,黄老师从自身的实践体验入手,用一系列教学故事来谈生活化的教育。通过不断的追问与实践所积累的素材,来探讨了:“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学校该做而且制作两件事”、“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教改怎么办?”等诸多契合学校教育的本源问题,虽然谈的是台湾的一些事例,但与目前大陆的课改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引人深思。

  黄老师认为,学校教育就是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系统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有效的联结,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环境了呢?很多时候,我们所给予的更多是一些套装知识,是通过题海战术来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的,并未与学生的发展经验建立真正的联结,实际有很多是远脱离生活的。这样长此以往,学生难免成为笼子里的鸟儿,一旦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就会感觉自己的所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甚至会认为白白浪费了几年的时光,这恐怕就是学校教育的某些弊端的真实体现吧。

  《学校在窗外》所坚持的就是把学校与环境、社会沟通起来,去发展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那些学有余力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毫无疑问都不是低头读死书的,而是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效率也是相当高的。从教育的实践来看,教材的书本知识只是协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能的典型材料而已。就如同做一顿美食,书本知识就是一些食材,学校所给予学生的就是如何识别这些食材,如何运用这些食材,而不是把这些食材一股脑的吃下去,就是这个样子吧。只有把每一次尝试的体验不断总结,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才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味。

  从学校的课改实践来看,学生还是有兴趣、有能力去自行或合作完成知识与问题的探究的,之前我们过于迷信或依赖于老师的讲罢了。所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老师最需要做的还是以下几点:

  1。 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创设有益讨论探究的环境,就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以致用中来,而不是忙于思考老师预设的问题。

  2。 要切实减少学生的作业。我是非常希望最少作业的,甚至希望学生自选作业或不布置作业,全看学生的自主选择。但是,目前的教育机制或考试模式,又能够有多大空间去这样呢?

  3。 要给予学生更多阅读时间。每一次阅读,每一次亲近美文,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涤,让他们在不一样的文学殿堂去体验不同的人物情感与命运波折,这对学生的未来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 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近自然的时间。窗外的风景时刻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多一些时间去活动,多一些时间去实践会更好。我们总是以安全为由,不断减少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害怕学生受到伤害。良心固然有,但和溺爱有本质差别吗?

  我们不希望哪一个学生成为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不被人所爱的。我想说,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精彩是教育的最大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