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随笔 读书让人生更美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09:4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时人们读书往往具有一下几种目的:一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功名利禄,充满了功利的思想;另一种则是认为读书可以养浩然正气,古时大儒、清流多是饱读诗书的文学大家,其藏书可谓汗牛充栋,学识学富五车,德行可谓德高望重,多为人们学习的典范,现代人读书多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多数人即使读书,也多选择一些快餐文学,诸如穿越玄幻之类的小说,虽然吸引人的眼球,但读完之后,不仅平息不了自己日渐浮躁的心灵,反而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空虚,也有人选择囫囵吞枣般的阅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人选择将贵重的图书作为装饰品,摆在显眼的位置,彰显自己学识的渊博和对阅读的喜爱,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沉迷于物质的追求,而心灵日益麻木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沉醉在阵阵的墨香中。

作为四大文明唯一没有断绝的神圣国度,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无数的外国人为之折服,作为中国人,理应更加的为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国度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比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加喜爱阅读,然而据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喜欢带着孩子到商场超市闲逛,购买价格不菲的商品,但图书馆这一知识的殿堂,我们却很难看到人头攒动的场面,即使有家长领着孩子去购书,但也多为一些试卷和应试资料,对孩子本身素养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按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忙完每天的教学工作,我们理应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然而让人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并不缺反阅读和购买图书的热情,唯一欠缺的是我们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时常会看到一些教师的书桌上,仍然能够看到上一年,甚至几年前学校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购买的教育类图书,书的封面除了落了一层灰尘之外,里面没有丝毫翻动的痕迹,我们每一名教师都有成长的动力和不断上进的热情,也知道不断阅读,让书香与自己相伴的巨大作用,但似乎很多时候我们的读书往往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所羁绊,我们每天都要脚不沾地的忙碌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大家只是从众的随着教学的节奏随之飞速旋转,无法停止对成绩的渴求,内心越来越浮躁,却始终无法寻到幸福的真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待读书都有一股发自内心的恐惧,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安静地欣赏我们喜爱的图书,我们总是在工作日的事件,每天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上交各种各样的总结、迎接层出不穷的检查,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便心安理得的为自己寻找借口,身心俱疲,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读书?又在周末时间,自己为自己寻找借口放松,日益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更替,再大的读书热情也会被磨灭,我们经常会看到沉浸在手机世界中的年轻人,但我们却很少看到喜爱读书的年轻人,读书以修身,读书以明志,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己的手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抓住大好的时光,用心读几本好书,不仅不会占用我们的时间,相反可以让我们感到源自心灵深处的愉悦,我们时常看到上班没几年的年轻教师,思想却十分的僵硬,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倒不是说他们的年龄很大,而是他们的心态老了,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这都要求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知识做底蕴,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读书的教师和不喜爱读书的教师两者之间的差距,爱读书的教师没有不爱读书教师嘴上的抱怨和牢骚,能够汲取书籍中的营养成分,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往往进步是最快的,往往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而不喜爱读书的老师,内心往往被一股焦虑所充斥,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时的发表着不合时宜的言论,内心很难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感,极易滋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这个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书籍,对于教师来讲,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阅读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与书香相伴,可以提升教师自我修养,充实自己的职业人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求真务实的技能本领,让我们的教学尽量减少教育的缺憾,让我们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的美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0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