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九年级中招复习的脚步,在区历史学科教研员毛老师的指导下,我上了一节复习研讨课《民族复兴 中国梦》。
一、课前准备
当毛老师把让我上课的消息告诉我时,我是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我心理素质不好,上班这么多年还没怎么在校级单位以外的公开场合“亮过相”、讲过课;兴奋的是得到了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难得机会。所以一接到这个任务,我就“马不停蹄”,大脑连转,费心思选题,然后找素材、理思绪、制课件、勾画上课过程,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既备课程又备班级,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我还进行不同教法的尝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二、课程开展
这节课的进展基本体现了我的构想思路,也反映了我校的“七步三环节”教学模式。首先是“出示目标”,目标设置简单清晰,使学生能带着明确的方向去复习。第一环节“考点回顾”,引用大量图片,按照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期,以年代尺的形式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影响,学会梳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及时代特征;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围绕 “梦”字这个主题,选取有关中国复兴历程中的大事材料出题,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给他们一些思考、做题时间,也为了改变复习课千篇一律的“满堂灌”模式;第三环节“中招预测”,其实是课堂反馈,总结中招做题技巧与方法。
三、课后反思
说到成功之处,从心里感觉我的这节课的设计方案还是可取的,自己感觉是满意的。以学生感兴趣的年度热词“中国梦”切入;让学生一个一个参与进来,说出年代尺上的大事及其影响,调动了每个人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和时间,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
说到不足之处,那就感觉太多太多了。授课过程中有点儿小紧张,有的地方用词不太恰当,在讲“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属于什么阶级”时,讲解出现错误等等。最大的遗憾是距离预案期许较远,原本想通过“合作探究”、“中考预测”重点总结一下答题方法、做题技巧,但是在此两处环节没有处理好,暴露出选题不够有代表性,赶时间,方法总结有些一带而过。
四、上课感悟
讲好历史课,真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也得让学生听起来有趣。讲好历史复习课,更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单元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一项一般是比较乏味的。
今天的不完美成就了我的永恒记忆,这种记忆对我来说是个莫大的收获。感谢同行,感谢上级给我提供这次锻炼的机会,也让我在没有压力面前开诚布公地交流和感悟。这何尝不是一种教学的精神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