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的教养跟家风有关,跟家境无关》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09:3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迷恋上了微信里的十点读书会,每晚睡觉前来点儿正能量,终归是有益无害吧!今天看到了一篇非常接地气的文章《好的教养跟家风有关,跟家境无关》。教养这个词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不守规矩的孩子、公交车上故意不让座的年轻人、吵架中不讲理的一方、公共场所不讲文明等等都会被大众指责为“没教养”。

  

    谈及教养,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长的教育,而事实上,教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素质及后天潜移默化的积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后天的积累覆盖面就广了,家长的教育、文化等都可视为重要的积累。记得微博上有句话:教养跟穷富无关,飞欧洲的头等舱上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偏远乡村田埂上的人们也知道礼义廉耻。

  

    这篇文章以事实为例来说明问题,发人深思,两个故事中的民工与白领分别来自于两个家境截然相反的家庭,在处理一些事物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民工大叔谦虚、低调、纯朴、心思细腻,而80后白领则自命清高、张扬、自我为中心。

  

     这让我不禁想起有次带儿子到儿童医院体检所遇到的一段插曲:已到了乍暖还寒的季节,大人都换上了毛衫、针织衫,襁褓中的小宝们则还以薄棉衣为主。记得那天不算太凉,阳光很好,人很多,大厅里坐满了已挂好号等待就诊的患儿。

  

    正在所有家长忙于照看孩子、焦急等待叫号的时候,一阵争吵淹没了孩子们的哭喊吵闹声,大家不约而同的将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了争吵的角落。一位是医院保洁阿姨——50多岁、脸上布满皱纹、皮肤粗糙,另一位是浓妆艳抹、时尚贵气的年轻妈妈,跟随一起的还有抱着孩子的保姆、提着东西的奶奶。这位年轻母亲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态度让在座的很多家长很不淡定,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而这位年轻妈妈旁若无人的双手掐腰、直眉瞪眼地对着保洁阿姨指手画脚似乎暴露了内心的理亏。原因其实很简单,甚至不值得一提、难以启齿:大人抱着孩子把尿直接尿在了地上,保洁阿姨看见了好心劝说,让下次就着垃圾桶,一是干净,便于清理,二是天气稍凉,如果孩子滑倒了会很麻烦、也不安全。谁知这位妈妈第二次又当着保洁阿姨的面再次把在了地。于是便引发了争吵,保洁阿姨生气的是对方不自觉,已经特意提醒过了还这样,言语中透漏出孩子母亲是有意报复,歧视劳动人民;而年轻妈妈的表现也真的是极品到家了,从始至终一副霸道蛮横的模样,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形象大跌:“我花钱来消费你就得为我服务,谁让你挣的是这份儿钱,我孩子小憋不住想怎么尿怎么尿、想尿哪儿就尿哪儿”“再怎么也不能随意糟践别人劳动果实,你孩子一泡尿再金贵也要懂得尊重别人”年轻妈妈更加不服气:“我孩子一泡尿就是金贵,我们不制造你哪来的工作…………”


    诸如此类刻薄的语言、嘲讽的语气也彻底激怒了保洁阿姨,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只记得后来坐在地上有点泣不成声,期间在座的家长也听不下去,都在极力制止,而年轻妈妈却全然不在乎自己说话方式有多恶劣。


    文章中引用的知乎上关于“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的回答特别好:“跨级层之间的互动特别能体现教养,因为阶层虽然客观存在,强弱也自有差别,但有教养的人会无视阶层,对人平等,而无教养的人会特别在意阶层,对人三六九等。”
      

    坦白来说,当今社会阶层还是客观存在的,否则也不会有“以貌取人”一说,似乎已约定俗成: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成正比,也默认家境好坏决定了是否有教养。

    显然,文章中的农民工、80后白领以及医院年轻妈妈,他们家境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差别之分,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更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何为教养?

    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教养的并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风。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家长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道德观念综合影响自己的孩子学习与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发展。而真正的教育,也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可见,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其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与观念,决定着孩子是否有教养。因此,为了孩子,父母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