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0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I.同学通过画、剪,印的手段,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十二生肖。培
养同学的发明和操作能力。
2.了解掌握有关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以获得对美术的耐久兴趣。
3.巩固学过的技能技巧,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
(一)课前准备
I.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寸二生 肖的传说、故事和剪纸作品。
2.收集各种有关十二生肖的作 品,如剪纸、纸版画等。
3.准备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
(二)设计方案
方案:
提问
教师和时提出问题,止同学组 织讨论:1.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2.十二生肖各有哪些身手?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讨论
同学围绕这两个问题,分组组织资料,进行合作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十二生肖的最大的特征进行争辩。
欣赏、评述
教师展示一组我国人民世代相传,有关十二生肖的民俗剪纸。并请同学对照刚才讨论的特征来表述自身的想法。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要领“抓住特征”。
实践、体会
让同学利用自身身边的彩纸,通过画、剪的方法,’表示出自身属相的形象。来体验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方法。
第13课
纸卷造型
(一)综合分析
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手法,巧妙
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同学抓住要表示的
事物的特征,充沛利用和放大其特征局部,使其更形象。由于本阶
段的同学在形体知觉上处于从平面知觉向立体知觉过渡的阶段,
因此要根据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练习形式。纸卷造型是以纸为材
料,根据纸材的特点造型,力求简洁、单纯、概括,发生独特有趣的
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
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激发同学丰富的想像力与发明愿望。
3.尝试对形象特征的概括。
(一)课前准备
1.各种“纸卷造型”范作若干和资料(图像资料)。
2.收集各类纸材。
3,准备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1:(见57页图表)
方案2:
结合语文教学,让同学做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填空练习,直
接概括“纸卷造型”的艺术特点,提高自身的描述能力。
1.开始复习以往的纸工练习形式,了解对不同材质的纸认识。
动词:(剪)纸 (撕)纸 (折)纸 (染)纸 (贴)纸 名词:(白)纸 (彩色)纸 (平光)纸 (蜡光)纸 (卡)纸 宣纸 铅画纸 塑料纸 图案纸
2.老师示范“卷”的动作,如出示若干个大小粗细不一的圆柱纸卷儿。
形容词: (长短粗细) (高矮胖瘦)
有些词是用来形容人物体态的,那就做做人物造型:
如:做个胖大婶,力口上头发、帽子,五官等。
3.从动物造型拓展开来:
动物造型——动物拟人造型——人物造型
第14课
近大远小一
(一)综合分析
“近大远小”可以表示画面的空间感,这是透视的规律,透视是一种运用广泛而富有表示力的绘画语言。可以培养同学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独特的反应,引导同学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近大远小”的现象,从同学亲眼看到的一些透视现象动身,使同学获得“透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直接观察和各种生活经验去发掘“近太远小”的透视规律。
2.鼓励同学运用“近大远小”的知识进行创作或评论美术作品。
(一)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有关“近大远小”的资料,如:大师作品、风景
图片、生活照片等。
2.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资料,如:水彩、水粉、油画棒、彩
色铅笔等。
(二)设计方案
方案:
课前需要准备:厚卡纸一张、直尺、铅笔、剪刀(使用剪刀要注
意平安,应选用儿童专用的平头剪刀)。
导入
师生一起制作透视卡片。
•在一块厚卡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可以用直尺),剪开其“上、左、右”三条边,
•正面垂直的观看这个正方形,
•然后让同学把正方形沿“下”边向“外”折,再观察:这个正方形的形象有什幺变化?
O欣赏
师生一起欣赏收集来的资料:
看凡•高画船和海:
生:凡•高画的船一条比一条小,离我们近的船很大,远处的船就非常小。看风景图片:
生:远处的花很小,近处的花很大。
看生活照片:
生:我看起来很大,远处的爸爸看起来很小,其实,爸爸比我高多了!
考虑
同学通过观察,考虑,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东西,近处看起来大,远处看起来小。
“一样高(宽)的东西,近处看起来高(宽),远处看起来矮(窄)。”
这种“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就叫“透视”变化。
发现
生讨论:近处的东西不但大,而且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远处的东西不但变小了,而且很模糊,很多细节都看不到了。“近大远小”可以表示出“纵深感”,透过画面,仿佛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表示
生讨论:把近处的东西描绘得细致一点,画得大一点,远处的东西可以模糊细节,画得小一些。
展评
办一个小画展,师生一起看、
一起说:
构图、色彩、透视……
鼓励同学用—‘些简单的美术
术语描述美术作品,表达自身的
感受。
第15课
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
(一)综合分析
水粉颜料能调和出非常丰富的色彩。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的联想发生的,如红、橙、黄等色,使人联想太阳,火光,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青等色,给人以寒冷、沉静的联想,称为“冷色”。颜色由于远近的关系,也出现出不同的色相,如一样颜色的树,近树和远树颜色不一样,一样的蓝天,近处与远处的蓝色也是不一样的。引导同学观察、理解这种变化,才干在画面中表示出远近空间。笔触的变化也能表示人的情感和空间距离感,用笔绘画时都要留下运笔的痕迹,这就是笔触。水粉画中的笔触十分重要,它能使画面生动、跳跃。不同的笔触会发生不同的绘画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理解色彩的冷暖感觉和远近变化的知识。
2.尝试用水粉颜料描绘风景,体验笔触的变化和色彩的表示力。
3.运用美术语言去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
(一)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一些风景画,如凡•高、毕女口索的作品。
2.准备水粉颜料和画笔、调色盒、小水桶、画纸等工具资料。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O欣赏
.欣赏凡•高的《播种》,谈谈感受。
凡•高的作品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明亮、纯洁的强烈色彩,丰富多变的笔触,夸张的变形,他的色彩、笔触、构图不是单纯的状物,而是抒发自身内心永远沸腾着的热情和强烈的主观感受。
.欣赏风景照片。
观察:看一看远山与近山,有什么不同?
生:近处的山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树和花朵,翠绿、金黄,十分鲜艳:远山只能看到山的轮廓,色彩也变得朦胧了。
O尝试
同学尝试用笔触表示“远”与“近”:
.短笔触:可以形成点彩的效果。
.长笔触;画面生动有力,气势澎湃。
.大笔触:发生概括统一的效果。
O表示
.少加水可使颜料增加凝聚力,堆积出质感。
.水粉颜料有覆盖力,想改变
颜色时,只需等下面的颜料干后将所需的颜料重叠上去即可。
.结合“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进行表示。
O研讨
看一看、评一评,画面有纵深感吗?
第16课
新老街道
(一)综合分析
新老街道是同学所熟悉的生活。生活是同学每天都能见到的,引导同学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获生活中最有表示力的一面。新老街道各有特色,同学的创作总是与他们自身的生活实践相关联。依照自身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记录所见,表达自身的情感。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表示出“街道”的大体特征。
(二)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家乡有特色的老街和新建的街道,培养同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2.复习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示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3.启发同学联想各种生活内容,使主体和背景空虚、丰满。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新老街道的资料,如生活照片、老照片,民俗风景画,城市新貌明信片、邮票、城市导游图等。
2。准备丰富的表示工具和资料等,如水粉、油画棒,或彩纸、画报纸等。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O同学讨论:画什么?
生:城市里的街道实在太多,可画的东西也很多。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来画:刚刚通车的“立交桥”,再烘托其他的“背景”,如来往的汽车、绿化的环境,画面就很丰富了。
生:我爷爷家门口的小巷子特别多,我和小伙伴们经常钻巷子玩捉迷藏的游戏,画出来一定棒!
欣赏资料:
了解家乡的历史、观在与将来,充溢自豪感。要为家乡建设出份力。
同学作业:
构思:你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景?有什么人物?什么表情?
构图:巧妙布置所画的内容。尝试多画几张小草图。
描绘:注意内容的特征与细节。
修改:做局部的细节添女口或背景处置,和整幅画协调。
赏析作品:
多角度欣赏同学美术作品,获得审美经验。
第17课
小设施
(一)综合分析
教学内容自然融合了美术与社会生活,由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书亭,报亭、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展开,先让同学欣赏小设施巧妙造型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再由同学根据小设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要求用色彩和线条表示喜欢的小设施。
(二)教学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