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为设计•应用类型的课,布置2课时完成,有着不同的偏重点。第1课时主要了解棋文化和棋子的制作工艺,并设计自身喜爱的棋子造型;第2课时完成棋子制作,并运用于下棋的游戏中,体验下棋的乐趣。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相互间的衔接。
2.重点、难点。
重点:对棋子立体造型的观察、设计与表示。
难点:对棋子不同角色特征的掌握与表示。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陶泥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有关棋文化相关资料
(教师)课件、各种棋的图片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同学的课前准备情况,集中同学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1)听: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战场录音。听懂了吗?这些声音表示了什么样的场景?
(2)忆:谈谈你印象中的战争。
(3)看:课件出现古代战场上的将帅、兵卒、车马炮等,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4)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战争场景?引导同学讨论补充。
3.考虑与表示。
(1)棋子有哪些主要特征?
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棋子的图片。
(2)尝试表示:按自身的意愿做出棋子的造型。
(3)课件展示不同时期棋子的造型,通过对比让同学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和传承关系。感受棋子的文化魅力。
(4)欣赏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资料、不同的表示方法。
如:用哪些主要资料来制造棋子的?还可以用什么资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发明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选择自身喜欢的资料,表示独一无二的棋子。
5.同学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棋子整体造型的设计与掌握;(2)表示方法;(3)个性体现。
6.展示同学作业,把同学的作业组合成一幅大棋盘。请同学选出最独特最美的造型,谈谈自身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同学互评,教师小结。
7.课后延伸: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示棋子吗?请同学们课外再去搜寻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准备多种棋盘
(教师)课件、各种棋盘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课前准备情况,安宁同学情绪。
2.欣赏与感受。
(1)看:课件出现同学自身制作的各种不同造型的棋子。让同学感受胜利。
看懂了吗?这些棋子分别表示了什么角色?
(2)忆:谈谈你对棋子制作的印象。
(3)听:听一听小作者介绍自身的胜利经验。
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同学讨论与尝试修改自身的棋子。
3.游戏与体验。
(1)你会下棋吗?
欣赏汉代弈棋俑。引导同学明白下棋必需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课件展示不同棋盘。
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以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感受棋文化魅力。
(3)谁愿意和老师杀上一盘?激发同学下棋的兴趣。
(4)尝试游戏:同学之间结对厮杀。要求:友谊第一、竞赛第二,文明下棋。
4.课堂小结:赢棋在于专注、动脑,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5.课后延伸:举行棋赛,展示同学制作的棋具等。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有关棋文化资料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的图片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宁同学情绪。
2.揭题。
这是什么?出示棋子。揭示课题:《自制棋子》
3.引导考虑。
(1)你喜欢下棋吗?喜欢下哪种棋?
(2)下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顽强冷静、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
(3)你印象中的棋有哪些棋子组成?
使同学认识将帅、兵卒、车马炮和棋盘等。
(4)你知道棋的来历吗?引导同学感受棋文化。
4.引导探究。
(1)书上的棋子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
先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大胆地说出棋子的造型、色彩特征等。
(2)让同学尝试制作自身喜欢的棋子。相互评点、交流感受。
(3)欣赏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资料和不同的表示方法。
5.作业要求:选择自身喜欢的资料,表示独一无二的棋子。
6.同学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棋子的整体造型;(2)表示方法;(3)个性体现。
7.展示同学作业,请同学谈谈自身的创作思路,再让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局部: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棋子吗?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尝试。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各种棋盘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和相关的图片资料、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收集情况,安宁同学情绪。
2.相互欣赏。
把同学优秀作品予以展示,一起研讨成败得失。
3.相互介绍。
让同学出示自身带来的棋,介绍下棋的技法。
4.引导游戏。
(1)你会下棋吗?你了解下棋的规则吗?怎样才干做到既快乐又文明?
(2)同桌相互竞赛,再比出小组冠军,接着比出班冠军。
(3)班冠军与老师进行竞赛,将气氛推向高潮。
5.小结延伸。
(1)先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感受,选出最好的棋的设计,并大胆地提出修改建议。
(2)鼓励同学课后再去尝试制作自身喜欢的棋。
课外资料
1.中国象棋的起源。
(1)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神农以日用星辰为象, 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代之为机矣”。
(2)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象戏,戏兵戏也,黄帝之 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名之。
(3)起源于战国之时。“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等等。
历史证明,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时发明的效果,它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
2.围棋的起源。
我国最早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恐怕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了吧。 其实,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15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13道,布有黑子71枚,白子73枚,共142枚。另有黑子8枚,白子3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只是众多考古发现中的2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纵横10、13、15道……直至今天通用的19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发明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喜好者的智慧和经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发明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3.国际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国际象棋是一项有对弈双方进行智力竞赛的体育项目之一。竞赛双方各持有16枚棋子,置于画有64个方格的棋盘上。双方轮流移动棋子,即卒、骑士、主教、城堡、王后和国王。最后的目标在于虏获对方的国王。
多数学者认为,今天的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北方,后传到波斯,国际象棋的名称就来自波斯文shah(即“国王”的意思)。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以和其他许多游戏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定产物。棋类艺术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经过提炼和升华的一种艺术。正如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无不源于生产劳动。而在许许多多棋类艺术中,唯有这两个棋种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它几乎是人类社会状态的一个缩影。
中国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民俗、信仰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资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保守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各种玩具充满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小朋友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小朋友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小朋友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同学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局部)和其图案、色彩所包括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同学进行讲解,启发同学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民间玩具和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
(教师)专题学习网页(设计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中国民间玩具》的网页),网络教室(有50台计算机以上,能与因特网相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播放民间吹糖艺人制作糖玩具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