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版第八册美术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计划明天
课型:绘画课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个人的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一个人理想的形成,是随着他对社会认识的不时深化,以和他所参与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人的理想萌发于童年,确立于青年中期。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就是众多理想追求者中的代表人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不只是他自身追求理想的目标规范,也是激励着无数后人和学子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引航灯。本单元学习就是围绕计划明天的理想这个主题进行个人理想绘画表示与设计行动计划表来设置美术学习活动的。
活动一为自我职业形象设计绘画。该课时的教学,既能使同学了解职业人物绘画表示的知识,同时又能促进同学对未来理想确定、实现方式、形象表示树立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计划明天的理想得以具体化。自我未来形象设计是同学对自身在未来的生活世界里职业工作与形象的假设,并通过想像绘画方式表达出来,一般可通过着装、工作环境、在群体中发挥作用的状态来出现职业形象。对这些细节的绘画表示能够有效反映出自我未来的职业形象。因此教材编排给予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提示,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利用好,让同学自主学习获取认知和进行尝试训练。
活动二为行动计划表设计活动,出现方式为设计与美化行动计划表。该课时教学既要关注计划表的设计方式和美化计划表的方法,又要能体现计划表的设计内容与现在学习、生活对未来理想实现的实际作用,以和可执行性意义,形成对怎样实现理想的基本认识和情感态度。假如说活动一是利用绘画表示自身的理想是怎样的,那么活动二就是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出的具体方案,即制定计划。教材P3的提示,从文字与图片的角度说明这一意图,通过收集伟人、名人怎样实现理想的信息,为自身未来设计行动计划提供认识和借鉴。计划表的美化装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和掌握计划表装饰美化的方式和美术字的设计美化方法,教材编排对计划表应美化装饰的部位和几种有代表性的美术字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明确的提示,为本课时的作业表示给予了技术支持并提出了相应的美术技能要求。
二、教学目标
◆学习职业人物绘画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方法,了解和神往未来世界,认识理想表示形式与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
◆通过学习活动,同学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示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像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示和设计装饰活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同学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示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像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难点: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示和设计装饰活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同学学习用品,并稳定同学情绪
二、说话未来、计划明天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同学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
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课件出示: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三、尝试训练、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考虑:“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课件:出示职业人物图片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同学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示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同学的尝试作业指出缺乏,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课件:暗示职业性质的细节图片归类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同学作业,引导同学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示“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同学交流,自由发言。
课件:三种范式的同学作业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出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示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
四、提出要求、同学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同学作业。
五、作业展示、自我评述
1.同学展示自身的作业,述说自身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示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同学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发明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同学即兴职业角色扮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六、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学习用品
二、展示收集、交谈理想
1、同学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课件: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同学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
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帷幄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三、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同学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局部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课件:计划表
2、师小结:一份计划表由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局部组成
3、分析与考虑:
怎样设计计划表才美观、使我们看到计划表就对行为充溢信心?设计美观的计划表还应配上相应的装饰图案和画面,标题可用美术字进行美化。
课件:美观的计划表范式作品
4、尝试与发现:
提问:计划表的设计除了绘制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法最特别?
教学反思:
课题:走迷宫
课型:设计.应用领域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迷宫,原本是指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路的建筑物。据说世界上最古老的迷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王官。迷宫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一种锻炼人类智慧的游戏。本课题的动身点是引导同学大胆想像与发明,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示出自身独特的平面的或者立体的迷宫,借以释放同学对奥妙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本课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有两个学习活动。一是平面作业,设计一幅有趣的迷宫图。二是立体作业,尝试用多种资料,运用切挖、涂绘、插接、粘合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迷宫,并和同学一起玩一玩,看看谁的制作更巧妙。
活动一:平面的迷宫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种长长短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围隔而成的格局图;一种是画面不只有曲折的路线,而且还配有相应的背景。它既是一个迷宫,也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或者场景画。这种迷宫图的设计不只培养同学的画面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还能引导同学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教材上提供了两个迷宫的格局图,它可用于辅助教学,作为导入的范图,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课业形式是制作一个立体迷宫,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引导同学进行有序的设计和制作,丰富同学的视觉和触觉经验。立体迷宫的路径可以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即路径有高低起伏。在制作手法上,同一平面的立体迷宫主要是把有关的障碍物、背景变成立体的。要考虑好迷宫的规划与布局,让所有的立体形都协调地交叉在路径的刷边。
立体迷宫是一种玩具,将路径设计成可以变换的形式,使得玩的价值更大。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材上提供了两个不同形式的迷宫。一个是纸板城堡迷宫,一个是泡沫塑料板迷宫。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迷宫,颜色处置都很关键。要注意背景与路径的色彩对比要鲜明。泡沫塑料板很吸颜色,颜料要上得厚重,少加水。
学习屋的设置是训练同学观察力的,这一点与玩迷宫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作为课后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能大胆想像与发明,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示出一个平面的或立体的迷宫。
◆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和造型特点。
◆收集多种资料,掌握不同资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养成有序地制作的习惯,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示出一个平面的或立体的迷宫。
难点:收集多种资料,掌握不同资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纸箱、水彩笔、彩纸、工具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同学学习用品
(二)、体验迷宫的玩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同学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2.同学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同学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 若干个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三)、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课件:米诺斯王宫相关图片、文字介绍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发明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四)、分解迷宫图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身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
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同学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同学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五)、同学作业:
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六)、研讨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身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课件:迷宫图片
第二课时:
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资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同学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组拼迷宫纸板
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的迷宫3个
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局部,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资料,还有哪些资料可以用来做迷宫?
(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了解立体迷宫 的制作奥妙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2)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3.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资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制作 立体迷宫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示方法。
(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示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2.同学四人一组一起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播放录像设备 欣赏评价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一起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教学反思:上完这一课,我发现迷宫对于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并且我让同学自身先去收集和了解迷宫的历史和有关资料等等,给他们在自身设计出的各种各样的迷宫提供了很大的协助.在教学中,我将游戏与教学相互渗透,所以这节课我觉得自身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课题:我爱学校
课型:绘画课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学校是教师育人、同学学习生长的重要场所。学校里主要有教学楼等一些建筑,有美丽的花草树木……学校的一景一物,都可能留下同学或欢乐、或伤心的种种故事。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基于同学对学校和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学校,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结合的表示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身对学校的情感。
活动一是画学校示意图。教材重点出现了一幅同学作业,作业运用了平面示意图的一些表示方法.如用箭头标明方向,每个地方和区
域按方向确立位置,在表示手法上选择的是线描淡彩的画法,简约、概括地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以和树木、人物等物象的轮廓,画面流畅的线条加上主观色彩的运用,使整幅作业没有了平时所见示意图的“呆板”,却更显生动,更有,“画”味,表达出同学的个性特点。
教材布置的小训练:试一试用基本形和文字简单地画出自身学校的方位示意图。不只暗示出本课时的重点问题,而且对进入下面的学习活动起到了铺垫作用。
活动二是画学校小景。本课时定位于以学校内的一个局部为作画题材,进行线描淡彩的写生活动。写生对象的选择是以情感为动身点,在活动一的版面里,教材就以“爬梯”、“花园”两幅学校小景的图片进行了暗示,并配以文字说明:学校里的每一处小景,都可能留下你和同学们的故事。活动二的版面,上图画的是教学楼,画面主要选择了教学楼的大门作为主体来表示,同’时也布置了文字说明,对同学作业时如何取景构图提供了协助。下面两幅作业,一幅画面中墙上的电铃,突出表示了农村学校的特征;另一幅图中几个看橱窗的同学增加了学校气氛。
二、教学目标
◆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示方法。
◆培养同学的方位意识。
◆提高同学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培养同学爱自身的学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同学的方位意识。
难点:提高同学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各种图片\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同学学习用品
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竞赛,假如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方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同学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学校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局部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学校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学校。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学校,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四、指导同学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学校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示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同学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学校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同学开始画。
五、欣赏同学作业 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同学作业,相互评价。
2.同学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同学学习用品
二、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学校的相片。
2.同学欣赏。
3.同学回忆并且说说在学校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指导同学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学校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依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示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同学对比欣赏,谈自身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同学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防止构图的散与乱。
四、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同学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同学作业,指导同学掌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五、室外写生
1.组织同学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六、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教学反思:这是同学第一次在课本上接触铅笔淡彩,他和以往的水粉平涂有很大的区别.如何才干让同学领会和掌握呢?课前我想了很多,最后我决定通过图片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让同学自身欣赏、对比、感悟找出两种不同画种给人不同的感受。课堂上当我出示一幅幅美丽的画时,同学发出一阵阵赞叹之声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已经被带入了美的世界。同学在抒发感受时也说的非常的棒,从他们的话语我就知道他们感受到了水彩画和水粉画的区别。但是唯一缺乏之处就是,假如同学适当的表示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那么整体画面就活起来了。
课题:真情对印
课型:手工造型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中包括了很多美的法则,使千变万化的世界防止了杂乱和无序。“对称性”是形式美法则之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它无处不在。本课的优秀教案在于让同学感受、体验对称的美和特点后,将其内化为对对称美的理解与运用。
一般说来,以画面中水平中轴线或垂直中轴线为轴,把主体布置在轴线上或其两边对称的位置上,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和谐、庄严,我国保守习俗上很喜欢对称,天地、山河,春秋、冬夏,东西、南北,上下、左右……
人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人的五官也是以鼻子为中轴线,形成了两耳两眼的对称性。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大都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如教材中出现的北京的古建筑以故宫为轴线,形成了规范的对称性: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东单、西单……正是这种平衡对称,构成了艺术之美。在音乐和文学之中,重复也是一种简单的对称,如对联更精彩地表示了这种“美”。
教材围绕“对称”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为制作对印画。对印(折印)属版画范畴,是拓印方法之一,由于发明出来的形象十分奇特,很多工艺大师也常运用它。相对小朋友们来说,它是一个融知识性、游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其制作方法简单,儿童没有压力,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便可以获得耐人寻味的奇异效果。不过,想要从偶然中取得奇妙的视觉效果,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颜色的匹配、用量的多少以和稀稠程度、疏密处置、面积大小,拓印力度的轻、重、缓、急,拓印方法是拍打还是按压、磨压……由于受力的情况不同,使夹缝中的颜色在外力影响下,发生不同的运动作用,这种不可捉摸的瞬息变化容易形成无法预料的奇妙效果。教材中的范作充沛体现了对印的奇妙。
相同的图形围绕一个中心向左右、上下、四方重复展开,称之为对称(均齐)纹样,活动二以剪纸团花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剪纸是利用虚(剪掉)实(保存)对比,或叫黑白对比来显示艺术效果的,本活动将两面、三面、四面、五面、六面、八面等对称纹样剪纸综合在一起,让小朋友们感受领悟对称纹样的特点,也容易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出现了一组多面剪纸纹样的对比图,相同的剪法,由于折法的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面,出现出不同的团花图案,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让同学理解折叠方法对剪制效果的影响,充沛感受、理解对称在剪纸中的运用原则。
不过总的来说,两个活动的展开都需要依和在同学对对称的欣赏和理解之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由此引发的想像也会十分的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启发,发散同学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培养同学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同学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发明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对印练习,探究拓印的方法,体现“真情”。
难点: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并联想创作。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卡片、示范用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小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1、师送小礼物(卡片),让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出与其相对应的另一半。同时引导同学发现“对称”。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兴趣,引出“对称”。
2、课件出示对称图片,师描述,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它们都有什么一起的特点?(对称)
同学欣赏感受对称的美。
设计意图:让同学感受大自然中包括了很多美的法则,了解“对称”是美术中一种美的元素,激发其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3、教师出示对印作品给同学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
4、师小结: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笼统。
二、初次尝试:
1、让同学根据理解,进行第一次对印画练习。出示课题“对印”
2、收集同学的第一次作业。
设计意图:让同学进行初步的体会尝试,能够发现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让同学动脑考虑解决的方法。
三、反馈指导: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你是怎么创作的?在刚才拓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如何解决?教师适当补充。
2、教师演示补充拓印方法,边印边说。用推抹或拍打,注意颜色用量的多少,受力情况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不一样。问: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
3、欣赏各种对印图案,联想起名,使画面更生动。
四、自主表示: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我们今天能相聚在一起,说明我们很有缘。一会上完课,老师就要走了,我想把我们之间这份友谊永远留在老师心中,你们就送这幅对印画给我,好吗?也可以把画送给你的亲人朋友,给他们祝福,还可以表达你对生活的赞美。那就用你们的情,你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来创作这幅画吧。出示课题“真情”
2、同学再次练习,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让同学再一次进行练习,并且要求同学用“情”作画,体现本课的魂—真情。
五、欣赏感悟:
1、同学作业展评。
2、相互评价,并谈谈自身的作品和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点出主题,把感情升华。
六、小结:
此时此刻,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的这份浓浓的真情,我会把它永远地留在心里。那最后让我们再来一次“真情对印”合照一张相吧。
教学反思:“什么是对称”、“生活中对称的运用”同学已经非常清楚,他们甚至可以举出超出你想象的例子来。所以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我把时间用在了“如何让同学体会对称美”中了。拓印和剪纸是很好的方法。一张纸涂上颜料不一定好看,趁颜料哦未干拓印到另一半纸上,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图案,突然变好看了;一张按规律折好的纸,在上面剪出的图案不一定好看,将纸打开又变得好看了。这些现象非常值得同学来讨论、考虑。我觉得这节课不论上的与否,作业做得怎样在这里都已经不重要了,我能让同学真正去体会对称的美才是我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效果。
课题:记忆大比拼
课型:绘画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借助主题、图片、起首语假拟了一种竞争状态,力图解决用线条表示物体结构和空间透视的知识技能。半遮半掩的物体图片,可以让同学有意识地在观察写生中融入默写的因素。本课属于造型·表示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立体形,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局部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局部,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同学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考虑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同学了解物体的外形包括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教材中火锅范图的添画表示出物体的厚度和立体感,符合透视规则。教师应引导同学观察,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成了椭圆形,假如是侧面的方形也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线的位置包括与其他线相连的起笔位置、转折位置和与其他线的距离位置;线的方向包括线的倾斜状况和转折角度;线的长短总是比较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长短、大小比例等;线的曲直反映了轮廓线的凹凸程度。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同学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局部组成,除这几个局部自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局部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示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教学目标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示生动。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同学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
难点: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示生动。
四、教学准备:
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等
五、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同学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同学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CAI画面出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二)尝试表示、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同学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同学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局部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
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同学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同学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和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 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同学作业教师指导
1.优秀同学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同学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
1.同学将自身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想让同学学会仔细观察,学会画对称的物体,但是我在教学活动、实物范例这方面要是能更贴进生活、贴近同学的世界那就更好了,可我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是很好,希望下节课我不要在犯同样的毛病了。
课题:静物一家
课型:写生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依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规范》造型·表示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同学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感悟构图中主次关系,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示自身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传送自身的思想感情。
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的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一个小训练是根据主题联想画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同学从中对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协助同学加深对构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
作业的设置包括了多种活动,选择物品一分类组合一线描表示,三者相互联系为递进关系。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和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示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送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用流畅的线描绘静物。
四、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课前活动
安排同学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身、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出现课题
1.同学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身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同学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局部。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生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同学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同学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同学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
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考虑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身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身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同学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同学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物品
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考虑感悟)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同学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布置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同学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同学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考虑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和时予以指导调整。
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同学的作品。
(1)历届同学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同学作品。
自主表示作业要求:
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示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同学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和作品的表示等。
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来了一次大创新,就是请几个同学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让同学也参与到其中来,整堂课同学积极性都非常的高。所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味的一课。
课题:草丛中
课型:造型·表示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花草除了自身的形态各有其特点外,花与花、叶与叶、茎与茎之间的相互交叉、遮挡所发生的空间感也非常生动。本课以“草丛中”为主题,让同学表示平时不大注意的草类植物,较容易引起学习兴趣,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本课涉和到“造型·表示”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本课兼具了观察性绘画和想像性绘画的特点。因为儿童写生时常把眼前看到的进行主观改造,所以本课综合了写生与发明两方面的基天性力训练。一方面在引导同学观察写生时,应让同学了解植物因其种类、生长的速度不同而发生了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有弯有直,画面应表示出草叶之间的前后、遮挡、交叉关系,教材设置了改画三片草叶的小训练,可增强同学的理性分析能力。在处置画面的空间关系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形与形之间的疏密对比;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间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运用等。另一方面本课设计反映了一种创作思路,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训练,画面内容可自由想像、发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方式拓展同学的想像发明空间。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作品就是将一些植物放大后进行组合,追求一种原始的神秘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采用了夸张想像的手法,显得更为生动有趣。这些图例可供同学创作参考之用。
二、教学目标
◆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示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考虑,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示的内容更丰富。
◆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示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难点: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同学学会考虑,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示的内容更丰富。
四、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
五、教学活动
一、激趣 同学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播放轻柔的音乐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同学的脸颊,同学闭上眼猜是什么。
2.同学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局部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
引导同学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交叉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出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各种各样草的实物、大块泥团
四、添加
1.考虑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同学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同学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玩具、标本等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研讨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发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交叉、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局部不用画线条。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交叉等不同姿态,以和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身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怎么改进会更好? 课件和线描作品
七、描绘
1.引导同学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示出草的交叉、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考虑: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八、研讨
1.将同学作业都展示出来,同学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身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干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教学反思:
课题:恐龙世界
课型:绘画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了亿万年之久,却又倒霉在距今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亡了。2亿多年前的地球上,很多动物还未出现,人类远未诞生,恐龙则由较低等的原始爬行类动物进化演变而成。
今天,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时发现和对它的研究不时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的来龙去脉非常感兴趣,有关恐龙的影视、图书更是备受少年儿童的酷爱,使我们感到繁荣的恐龙时代仿佛就在昨天。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的消亡之谜对我们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尤显得神秘而重要。了解过去,掌握现在,关注未来,是《恐龙世界》编入教材的初衷。
在教材编写上,《恐龙世界》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情景再现。其二,想像表示。情景再现选取画家的绘画作品为依据,给同学一个真实的场景——恐龙时代是什么样子。画家所画恐龙和场景也是猜测的结果,是依据恐龙遗骨化石还原以和地质历史研究的效果,合理想像而成的。再现场景的主图是英国画家史迪夫·柯克所画,表示了白垩纪早期亚洲河流的一块三角洲地带的生态画面。由远至近画了乌埃哈龙、禽龙、准噶尔翼龙、盘足龙和苏铁树、针叶树和马尾草等。主图之外的各种恐龙是菲利浦·怀特菲尔德等画家所画,有吃昆虫的细腭龙、剑龙、奔龙、甲龙、跃龙和虚幻龙,既为了解恐龙世界设置了一个可信可观的情景,也为画好恐龙提供了形象参考。想像表示以同学作业为主,加上提示,为画好恐龙和生活环境提供了不同样式。目的在于让同学大胆想像,也能画出自身心目中的恐龙世界。
二、同学分析
“恐龙”是小朋友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可充沛利用相关的模型、书籍和图片,引导同学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协助同学了解不同种恐龙的特点。
三、教学战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在设计本课时,我通过同学观赏展览,引导同学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协助同学了解各种恐龙的不同特征。引导同学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培养同学的合作、创新、探究意识。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根据本科教学目标要求,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同学欣赏录像,带同学进入一个神秘的动物王国,激发同学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让同学观赏展览,集体分析恐龙特征,解决难点。
提出三个问题:
(1)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2)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恐龙?它们各有哪些突出特征?
(3)除此以外,通过观赏你还了解了恐龙的哪些知识?
欣赏真实的恐龙世界,总结恐龙生活的环境。从恐龙的牙齿化石分为两类,一类是食肉类恐龙,一类是食草类恐龙,让同学了解他们的区别。引导同学去观察同一类型的恐龙它们也有很大的差别。
紧接着创作小练习,是为了巩固上一个环节,解决重点问题,是为了让同学加深对恐龙的印象,让同学抓住它的外形主要特征。
作品欣赏,开拓创新思路,让同学懂得不同的工具资料带给我们的美感也是不同的,引导同学发散思维,培养同学组织画面的能力。
创作练习,让同学充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作自身喜欢的恐龙生活作品,一定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展品作品并讲评,让同学自身评选出最好的作品,并且讲评,师可以把美好的作品以拍照的形式给同学留下来,使同学兴奋达到高潮!让同学体验胜利的快乐,培养同学评价能力,最后总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示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示能力。
3、应用信息技术的考虑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同学直观地从课件中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外形特点。为如何表示不同特点的恐龙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和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在认识的基础上掌握恐龙形态和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示恐龙生活的画。
◆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示过程中,培养想像表示力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看影片《恐龙的传说》)
2、以同学兴趣为导向,初步了解和绘出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培养同学仔细观察。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为主题的想象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局部的比例。
七、教具准备:
师:课件、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
生:各类小型玩具(恐龙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八、教与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上课礼仪
2、端正姿态
二、欣赏录像片段,激趣导入
1、短片播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喜欢,那好!今天王老师带你们走进神秘的动物世界。请大家看屏幕。师总结:短片欣赏完了,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 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和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得出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妙。(出示课题)。
三、授新课
1、欣赏师生恐龙展览,集体分析恐龙特征。(解决难点)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观赏并考虑交流。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充沛的了解恐龙,老师提前把大家准备的资料安排了一个小型展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同学观赏)
师:大家喜欢这些恐龙吗?生:喜欢。
师:那好,那就请大家从中找一个你最喜欢的模型或者图片,回到自身的座位上。
(1)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2)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恐龙?它们各有哪些突出特征?(3)除此以外,通过观赏你还了解了恐龙的哪些知识?(课件打出)
师:请大家坐好,谁来告诉老师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生:回答问题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回答得非常好
师: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恐龙?它们有哪些突出特征?
生:回答问题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够介绍的这么详细,真的很不错!
师:通过观赏,你还了解了恐龙的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
(2)教师随机小结:(三个问题的小结)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观赏确实收获不小,是否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呢?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的讲解,继续欣赏,让我们一起游览真实的恐龙世界。
(3)教师随课件大总结(具体分析)------展示课件
具体讲解:a.恐龙生活环境。B.恐龙分类:(食肉类和食草类)c.具体分析恐龙不同外形特征。
a.恐龙生活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分,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吃植物还是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大量恐龙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B.恐龙分类:(食肉类和食草类)
师:恐龙从大的分为食肉类恐龙和食草类恐龙,现在大家看到的上面这些都是食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肉类)食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一起的特点:前肢短小,后肢强大,可以站立起来行走或奔跑,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以食肉为主。
下面这些都是食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草类)食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一起特点,它们一般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很小,没有锋利的牙齿,以食植物为生。
C.具体分析几只恐龙不同外形特征。(出示课件)
师:我们接着来看着两只龙,
师:1、你认识这两只恐龙吗?他们的嘴像什么?(象鸭子,象鹦鹉)
师:即使同一类型的恐龙它们的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比方以下这几种:
2、盔龙和副栉龙的头冠像什么?(盔龙象头盔,象鸡冠,副栉龙梳子,象刀子)
3、霸王龙和镰刀龙的各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霸王龙的牙齿很厉害,镰刀龙的爪子很厉害!)
4、三角龙和戟龙的头有什么不同?(三蛟龙有三个角,戟龙的头上有很多角)
5、剑龙和豪勇龙背上有什么不同?(剑龙身上有很多象箭头一样的饰物
6、马门溪龙和甲龙各自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马门溪龙有长长的脖子,甲龙的身上有很多角,尾巴上还有个锤子,是为了防范。)
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那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出恐龙的外形。
2、小练习(抓住主要特征)---同学用简练线条很快抓住特征,画一只恐龙。
师:把你最喜欢的恐龙画出来,一定要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用自身喜欢的方式,看谁画的又快,又生动形象。 开始(同学创作)
好了,谁愿意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的哪种恐龙?有哪些特征?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回答
师:这几个同学的作品不只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而且进行了装饰,画的非常不错!
3、作品欣赏,开拓创新思路(单线、泥塑、泥贴、彩绘)---课件展示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完整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用哪种方式创作的?给大家简单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生:回答
师:用彩泥捏更能表示立体,生动的恐龙造型,而且很有趣味,很好玩。线描画有更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发挥想象去进行添加,彩色画可以通过丰富鲜艳的色彩,更真实的表示恐龙生活的环境,而泥贴作品则给我们展示的是浮雕形式的感觉,从这里我们知道了用不同的资料来表示,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师总结: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也非常好,我们在创作中不只可以借用这些绘画形式,而且要注意表示画面情节。
三、同学创作,教师巡视
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现在你是不是已经选择好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创作呢?我们来看一下作业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去创作一幅表示恐龙生活的作品,要求,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
师:我在大家身后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是绘画组,一个是手工组。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小组,现在就请大家去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去进行创作。
绘画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手工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合作去完成一幅作品。
四、展评作品,教师总结
展评作品
师:好了,大家都创作的差不多了,请大家带着自身的作品到前面来,手工组可以选一位组长带着你的作品上来,哪位同学有兴趣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自评
生生互评
师: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
1、是不是突出了所画恐龙的主要特征。
2、线条疏密布置的美吗?色彩搭配?手工制作细致吗?
3、有无环境添加?
4、整体效果如何?
(评价3幅作品)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神秘的恐龙世界,通过观赏欣赏,动手练习,同学们不只了解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而且还创作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手工,绘画作品,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不只聪明,积极,善于考虑解决问题,而且还特别善于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我为同学们的表示而感到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学到更多的知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最后老师再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神秘消失的,希望课后同学们去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好!同学们继续努力,下课
教学反思:
1、通过让同学观赏展览,给同学开展情景教学。让同学在情景中学习,张扬同学的个性特点,放开同学,让同学大胆去创作!学会自身去探索、去发现美,并丰富我们的生活,贴近小朋友们的童心童趣,任凭他们展开想象的羽翼在美术的天空中飞翔。
2、同学作业中,难于抓中恐龙的外形特点进行表示,要充沛利用课件中的恐龙进行具体分析,使同学了解如何表示不同恐龙的特点。
3、网上资源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爆炸社会,需要我们同学掌握大量的信息传媒网络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的素质,还要努力拓展教学思路,提高自我能力,融入到教学中去,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想到新,想得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内容托出来,应该要有意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同学自身去推测探索和可能会有的不同结论,从而将同学引入创新学习的新境界,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发明能力,促进同学积极参与,还要充沛利用高科技教学设备,给同学增加实践的机会,给同学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途径。
4、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理念,美术教育必需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需坚持开放的态势。所以,在这节课上我放手让同学参与进来,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同学学会自身探究合作,老师只是充任导演,时刻引导同学去创作,教师与同学是双主体,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互换,比方活动时,以同学为主体,点拨时以教师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才干改变保守的封闭的,狭隘的美术教学格局,充沛发挥教师与同学的创新潜质和同学的主体精神。通过综合化的美术教学,拓宽了同学视野,充沛体验了蕴含与美术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的情操,完成了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
缺乏之处:
由于同学对恐龙话题十分感兴趣,往往会对恐龙的相关知识谈论得过多,影响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我应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要适度,不要喧宾夺主。
课题:绿色呼唤
课型:绘画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森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围绕画树这一活动,让同学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本课涉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知识技能是让同学了解色彩运用的方法,学会使用与色彩画相关的工具资料。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树,树的外形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三个局部具体组织而成,虽然树千姿百态,但都可以用近似的几何形体如锥形或圆球形来概括或理解(参见教材单棵树图例)。树叶一般分针叶、阔叶两大类,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生长规律,我们列举了三种常见叶丛的画法给同学以提示,同学还可根据自身的观察、想像,选择教材中的小训练囹添画叶丛。树枝长在树干上,形成前、后、左、右相互交叉关系,画时一定要注意其形态变化。在色彩处置上,要掌握住水分、用笔、调色三大要点:1.水分。不同湿度的色彩连接,效果不同;笔上的含水量不同,效果不同;不同时间的色彩连接,效果不同;运用纸张的质地不同,效果不同。2.用笔。笔的形状软硬不同。效果不同;用笔方法不同,效果不同;用笔的方向不同,效果不同;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不同,效果不同。3.调色。加水使一种颜色变浅;给一种颜色混合少许黑色、灰色或互补色使色彩饱和度降低。教师应适当让同学掌握调出更多色彩的方法,在了解浓淡色的基础上,发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和倾向性,如教学定位是画一片树林应突出前面的树,再逐层推远。作画步骤建议先勾线,再涂上较淡薄的色彩,也可复勾。活动二是活动一的情感延续,为同学的手工制作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问。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树的外形结构和其特征,并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层次要分明。
◆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示出树的色彩美。
◆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以领养小树的实际行动体现热爱自然、维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同学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示出树的色彩美。
难点: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五、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活动
(一)、欣赏感受
1.欣赏课件图片: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课件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课件出示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二)、整体感知,了解画法
1.观察课件图片:自然界的树。考虑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示。
2.通过课件演示,让同学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示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课件图片(结合教材图例),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示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示树林。
(2)树木局部的表示: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置上主要表示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置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1.课件图片:自然界的树
2.课件出示方法步骤
(三)、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1)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同学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考虑下列问题:
(1)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
(2)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3)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同学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1)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发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2)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3)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同学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同学感受色彩的干、湿、浓、
淡以和自然渗透发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1)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防止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适当;
(3)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1.课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个问题
2.铅笔、 白纸、色彩画工具、教材
(四)、同学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色彩画工具资料
(五)、作业展评
(六)、小结全课。
教学反思:
课题:编纸条 
课型:手工课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编纸条又称纸条穿编,是运用经纬构成的基本原理进行简易的编织操作实践活动,是儿童工艺美术教学的保守课题之一,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纸条是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编织方法去表示纹样。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纬”则下沉,被遮挡;“压”则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设计、制作时,根据纹样形象的需要布置“提”、“压”的不同数目,去实现纹样表示要求。为了降低难度,本课的基本编织要求是采用“一提一压”交错编织的方法形成各种格状纹,是本课制作的起点。
编纸条的辅助制作说明:
1.剪经条时,不能剪断两端纸头,这样剪好经条后仍能坚持整张纸的外形,方便以后的穿编过程;
2.纬条可用2种左右不同颜色的纸条;
3.经条可有形状变化,纬条坚持直线长条状不变。
4.整理作品时要粘牢纬条两端,以防作品周边散开。
教材左页主图由四幅作品组合而成,都使用了最基本的“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虽然都使用了同一种颜色的经条,却因为纬条的颜色数量由一种逐步增加到三种而出现出有趣的变化过程,并且发生了冷暖色调的效果对比。总之要运用已知的色彩搭配规律使作品达到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
在“一提一压”穿编方法的基础上求新求异,体现了培养同学创新思维的时代要求。教材右页的作品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归纳起来,可在以下方面追求创新:
1.纬条的变化:(1)改变纬条的宽度,发生横向的线的疏密、面的粗细的对比。(2)选用不同材质制作纬条,发生材质特征上的对比。
2.经条的变化:(1)改变经条的形状,可有直线形、折线形、弧线形等类型,发生线条曲直的对比。(2)改变经条的宽度,发生纵向的线的疏密、面的粗细的对比。
3.穿编方法的变化:改变提压次数,如二提一压、一提二压等。这样作品可出现两种类型:(1)笼统型,确定提压次数进行有规律的穿编。(2)具象型,先设计一个简洁的具象造型,再根据纹样形象的需要布置“提”、“压”的不同数目进行穿编。
在将编纸条工艺运用于实用装饰时,就需考虑作品的形状、尺寸必需适合于装饰部位。比方杯垫的形状以圆形居多,书签一般为长方形,长度约12cm左右。包书纸的尺寸要求比较高,要刚好适合子书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二、教学目标
◆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和构成的基本原理。
◆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难点: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和构成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准备:
各种纸条、图片作品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欣赏激趣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反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局部隐藏在作品反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反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这个变戏法的局部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
方法探究
1.同学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
(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
3.同学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展示图片或实物 创新探索
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同学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改变纬条的资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由此作品可分为笼统类和具象类的变化。对照相应的图片或实物逐一进行分析
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同学的制作热情,并使同学对下节课充溢期待。同学作业
(第二课时)
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同学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师生讨论、交流,一起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发明表示
1.同学之间交谈自身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同学自主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研讨
1.展示作品,欣赏研讨。
2.同学下位,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教学反思:
课题:花团锦簇
课型:造型.设计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一包装纸花一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其特点是所表示的花朵形象变化丰富,造型逼真,装饰性较强,制作难度比较适宜。
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局部。教材中的鲜花图片赏心悦目,烘托课题热烈气氛,同时又为对比和分析造型各异的花卉原型提供素材。有关制作方法和技能的图文提示清晰明了,便于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教师则重在同学遇到制作难点时加以引导。在制作过程中,叠绕纸条时是否发生褶皱是花朵成形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几个重要因素。
在包装纸花的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提供相关图片资料拓宽思维,根据同学情况让同学自主或合作选择包装方式。包装花朵的方法很多,从花朵数量上可分为单枝花和多枝花的包装,从包装资料来看可运用纸盒、色纸、彩纱等资料。除了纸花自身可作礼物以外,纸花还可以礼物的和属装饰形式出现。
小训练采用了填空书写的方式,其内容是本课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其中隐含了课前调查活动和课后赠送纸花的活动,是和同学生活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
本课的核心是对鲜花原型进行艺术再现,引导同学的思维不受叠绕纸花方法的局限。根据花朵原型探究适合的表示方法,制作出更多的花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身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养成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和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耐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资料制作工艺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3: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