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0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资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同学的浓厚兴趣。
启发同学考虑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活动二:
1> 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资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活动三:
鼓励同学用找到的资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同学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作业指导要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同学了解玩具发声的原理。要让同学结合手中的资料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并设计出美观的造型。要加强在这方面对同学的引导与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所在。
同学观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无形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需设法让同学突破这些框框,鼓励同学做出有独特创意的玩具。
作业完成后让同学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收拾与整理
督促同学收拾工具和资料,整理桌面,地面,坚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同学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如何引导以资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札记: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教室安排——作品篇》,里面介绍了怎样用双面胶带的内芯来做响铃手镯,我把它教给了同学们。小朋友们高兴极了:双面胶带的内芯终于派上用场了!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呢!
第19课 课题: 美术小记者
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同学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 指导同学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 引导同学通过简单的筹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 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 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 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发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同学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和相应的器材。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0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做好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同学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同学强烈学习兴趣。
活动二: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同学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和功能,让同学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同学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活动三:
教师组织同学分组,组员一起拟订采访内容和活动计划。
同学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札记:现在的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居然还有针对老师的“假如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当老师吗?”可见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小朋友看了。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7日——12月29日
活动一:
依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同学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资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活动二:
同学整理,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同学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同学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同学整理桌面,地面,坚持教室环境整洁。
课后拓展
1、鼓励同学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 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同学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 指导同学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发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局部。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依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发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札记:在分组下去采访时,有一个组三位同学推来搡去的迟迟不见行动,我问他们怎么不行动?他们说:“我们三个都很害羞,不知道该由谁去说。”我鼓励他们设计好问话稿,然后一人问一句,每个人都要锻炼自身。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红着脸说:“张张嘴也没有多难嘛!”
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30日——1月5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 指导同学欣赏动画片,使同学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 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同学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表示上最主要的特征。
3. 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同学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了解动画片的类型以和最主要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动画片夸张变形的特点并能用学过的美术技法创作或表示一个动画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资料,制成课件。课前发给同学“动画城”的请柬。
同学:课前收集动画片的资料供上课时讨论。完成请柬后面的调查报告。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教师用课件创设出“动画城”的情境,迎接同学 “欢迎大家到动画城来做客,看,KT猫在招呼小客人们一起去看‘迷人的动画片’呢!”(板书课题)把你的请柬拿出来摇一摇跟她打个招呼吧!”
活动二:交流、探究
“你昨天收到KT猫送你的请柬时,心情一定很激动吧?KT猫在请柬的反面还给大家留了一项小任务呢,咱们现在就来向KT猫汇报一下吧!
课件出示三项调查任务:
“1.你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吗?2.你的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什么?3.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请同学交流一下自身的调查。
教师总结:“看来动画片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爷爷奶奶小时候虽然没有动画片看,但他们也有自身的方法让图画动起来,想知道是什么方法么?”
教师展示一本小小动画书“这样一本画满画的小书,快速的翻动起来,真的好像画面动起来了。这就像《动画城》的广告中说的:“五十年代,动画在纸上”。这个小本子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咱们来研究一下吧!”请同学翻翻看,讨论一下,再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把一张张有细微变化而且动作连续的画钉在一起,通过快速的翻动就会发生‘动起来’视觉效果。动画片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作的。”放课件“比方《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独闯瑶池喝闷酒的一个镜头,就是画师们画了这样15幅连续动作的画面(展示),再经过上色、画面合成、一幅幅的拍摄,经过剪辑就成了这样的一组动画片了。(展示)你们看,拍摄一部动画片要花去制作者多少的心血呀。”
活动三:感受、体验
“这么有趣的动画片,你知道是谁发明的吗?”
“让我们听KT猫来介绍一下。”(课件展示动画的发展)
(画外音)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E. 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电影发明以后,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从此动画电影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 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动画艺术家,他的大量作品,不只在美国,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
(下一屏出示迪斯尼照片)话外音:迪斯尼从少年时期就酷爱动画艺术,但早年守业很不胜利,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睡在他人家楼梯拐角的地方,孤独的他常把面包分给老鼠吃。所以他把老鼠的形象加以夸张变化,于1928年发明了世界动画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卡通明星,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课件出示米老鼠的形象。
教师:其实早在大家的爷爷奶奶小时候,就已经有动画片了,只是那时候动画片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而且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