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历年中考圆的考点》卢开贤老师《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深入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历年中考圆的考点》卢开贤老师《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深入解读》
工作坊送教下乡活动二
2016年6月1日 活动安排:
1.张娜老师上示范课 《历年中考圆的考点》
2.卢开贤老师讲座 《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深入解读》
3.点评课:黄耀国 朱容云
4.安排作业及布署后期工作:朱容云

听课反思-----记张娜老师《历年中考圆的考点》复习课
2016年6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秀英区教研室组织的工作坊送教下乡的数学教研活动,学习了张娜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她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那份自信,这是我最弱的方面。在此对于这堂课,我想谈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是我校目前正在尝试推行的“教学助手”,这个“新型的助手”带给我们很多的帮助,让我们觉得课上40分钟更有紧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课前的预习。课前预习是学新课的前提。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预习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前预习尤为重要。使用导学案后,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预习,完成好导学案上的预习题,使预习效果更佳。张娜老师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培养学生爱动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从这节课来看,这个班级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的展示合作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可见老师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教师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如何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从整个教学过程的体现,无一不展现出张娜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并且有非常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节公开课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
教育是不断发展、改革着的。我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每天都要思索,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怎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促进学习;怎样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达到共同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7:39:47 | 只看该作者

卢开贤老师讲座《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深入解读》

在这次卢开贤老师的《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深入解读》讲座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受益匪浅,感受很多。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九年级数学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结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使我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对于新增部分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楚,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要求,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和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里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中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面对新教材中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卢开贤老师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各模块之间,各知识点之间又怎样的组成,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深入解读教材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教材,更好地制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先行一步,才能让学生的所学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让社会不断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8: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