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0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园林的景的欣赏
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
动观
作业设计要求:
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别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沛的珍视、维护和发扬。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谈谈各自对把园林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使城市变得风景如画的观点的理解。
第11课 我造的花园
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中外园林,促使同学进一步了解园林的布局、结构和外貌特征。 2、:巧妙利用各种资料为自身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3、技能:了解制作立体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同学合理布局、美化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制作立体园林的相关技法,并学会选取和利用各种资料为自身的创作目标服务,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为自身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教学过程:
一、 感知与体验
1、 师生拿出自身在园林游玩的照片一起欣赏,讲述照片的故事:
在哪里拍的?
喜欢林中的什么?
园林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欣赏一组园林的照片,同学比较园林的异同。
3、 同学分析寻找林中都有哪些元素,和他们的风格式样。
二、同学创作表示
作业设计要求 1. 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也可以吸取欧洲古典园林的样式,用各种资料为自身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参考例图和中外园林的图片制作。 2. 可以独立设计制作,也可以集体合作。
三、反思与评价
教后小记:
第12课 小玩偶
教学目标 情意:欣赏玩偶,感受它们的妙趣横生,体验玩偶带来的乐趣。 认知:学习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小玩偶。 技能: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资料自身的形状、色彩和性质,根据自身的想像力,发明出千姿百态的玩偶形象。
教学过程:
1、欣赏
播放木偶剧
2、讨论
同学相互说说自身喜欢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3、交流
同学说说看过以后的感受,谈谈自身以前看过的木偶剧
4、观看
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同学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偶范作,同学欣赏。
5、观察
这些都是用哪些资料制作而成的 。
6、欣赏讨论
各种费旧资料适合做什么?如瓶子、纸盒适合做身体,毛巾小袜子等适合做玩偶的衣服。
7、教师示范
重点讲解制作方法和小技巧。
8、同学制作
作业设计要求 1. 用各种资料来制作小玩偶。 2. 巧利用妙资料的形状、色彩和性质,进行有趣的联想,为创作服务。 3. 用做好的小玩偶来扮演节目。
9展评
教后小记;
第13课 偶戏(一)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学习,了解偶戏是中国优秀的保守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同学热爱、维护和继承祖国民间保守艺术的情感和责任感。 认知: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技能:利用各种资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熟悉偶戏这门保守艺术制作方法和扮演技巧,学习利用各种资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过程:
1、通过影象资料的欣赏导入。
2、出示示范作品赏析:
(1)提线偶
(2)杖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让同学对偶戏发生探究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分析自身带来的资料,学习用自身带来的资料制作自身设计的偶戏人物形象。
4、同学进行制作。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制作的偶戏人物,自编自导一出偶戏。
作业设计要求 1. 欣赏偶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了解偶戏的种类。 2. 讨论、分析偶戏的种类和制作特点并动手制作一两个偶戏角色
6、师生一起交流评价。
教后小记;
第14课 偶戏(二)
教学目标 1、情意:组织进行偶戏扮演,激发同学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认知:学习用各种方法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3、技能:引导同学自编偶戏故事, 设计偶戏角色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剧本的角色,学习利用各种资料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难点:在学会做布袋偶的基础上,怎样做提线偶人。
教学过程
1、欣赏提线偶戏资料;《三个和尚》动画片。
(1)找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
(2)环境特点
2、启发同学新编《三个和尚》的故事
(1)你能利用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发挥想象力,新编一个故事吗?
(2)讲故事并组织同学交流。
(3)教师扮演提线纸偶。
3、分析制作方法和要点。
(1)为什么叫“提线纸偶”?
(2)提线控制偶戏形象的哪些部位?
4、艺术实践
(1)同学设计制作三个和尚的形象。
(2)教师辅导同学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要求 1. 写个小剧本,也可以挑选一个现成的童话剧本。根据剧本的角色制作戏偶。 2. 排演偶戏。用不同声音为角色配音。在排演中体验戏中人悲欢离合的情感。 3. 绘制偶戏演出的招贴画、戏票、说明书。
教后小记:
第15课 生长变化(一)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引导同学对人的生长变化的关注,增强热爱生命的情感。 认知:通过对人外貌变化的观察,了解生命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技能: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工具、资料,以平面描绘或立体造型 的方法,表示生长变化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工具、资料,用平面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示出人物的生长变化。 难点:在创作中学会合理选择并能综合利用资料。
1. 议论一下:人在生长过程中,相貌、身材、神态会发 生哪些变化? 2. 画出或用其他方法表示出自身的生长过程。 3. 既要注意各年龄段的外貌特征,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 的延续性。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录像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观察人的生长变化
1、人由出生到年老的过程演示,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二、启发同学思维
1、说一说儿时的模样
可参照儿时的照片,以和家人的描述。
2、画一画现在的自已
3、想像一下自已未来的模样。
4、讨论:
人在生长变化中,身材、相貌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欣赏范作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供欣赏
2、说一说是如何进行创作的?用了哪些作画工具,用了哪些作画方法?
(1)适当地进行夸张,大胆想象
(2)多种资料的运用:
彩纸、水彩笔、蜡笔……
(3)彩纸粘贴、撕纸粘贴、纸版画……
四、同学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照片,以和想象,画出生长过程的系列图画。
五、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同学个别讲解自已的作品
教后小记:
第16课 生长变化(二)
教学目标 1、情意:回忆自身的过去,认识现在的自身,想像自身的未来,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自身所神往的未来。 2、认知:认识到人在生长变化中各个年龄段的外貌变化特征,观察、了解自身生长变化中体貌的变化特征。 3、技能:用黏土来表示自身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了解自身生长变化中体貌的变化特征,用黏土和泥工的技巧来表示自身的生长过程。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陶艺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陶艺
2、师:调皮的小丫头,勤奋的好同学,新家的好妈妈,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龄和相貌,原来都是同一个人。
你觉得有意思吗?
3、揭示新课:我的生长变化(二)
二、讲解陶艺的制作
1、欣赏几组范作
2、讲解陶艺 历史
3、陶艺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饰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三、用黏土创作
用黏土表示自已的过去、现在和想像中未来的模样,既要注意各年龄段外貌的变化,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
1、根据想像,用黏土表示自已的生长变化
作业设计要求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生长过程各个时段的特征,用黏土来表示人物的生长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
1、作品展示
2、同学讲解自已的作品创意
3、注意点:制作时水分不可太多,以防开裂。
教后小记:
第17课 头饰和帽子(一)
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古今中外的头饰和帽子,让同学对服饰有所认识与了解,提高生活情趣。 2、认知:搜集、观察生活中的头饰和帽子,比较它们的风格。 3、技能:学会头饰和帽子设计创意、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头饰和帽子,感受它们的形式美感和装饰风格。
1、感知与体验
(1)谜语切入
(2)欣赏同学带来的帽子和头饰,用摸材质、看颜色、说外形等方法来介绍自身的帽子和头饰。
(3)试着画一画自身带来的帽子和头饰。
(4)教师进行讲解。
2、创作与表示
(1)教师请同学们看影视剧、戏剧、少数民族中的帽子和头饰的形象,比较他们的风格。
(2)了解帽子的结构:帽檐、帽身、帽带三个局部组成。
(3)欣赏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自身喜欢哪一顶?它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它由哪几个局部组成?
(4)老师用写生的方法,示范画一顶自身喜欢的宽边草帽,注意画出帽子的立体感觉,并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帽子的材质。
(5)作业要求
1. 欣赏讨论中外各种有趣的帽子和头饰,说说它们美在 哪里,所用的资料、形状和色彩是怎样搭配的。 2. 画出最感兴趣的帽子和头饰,也可以将你设计的头饰 和帽子画出来。 (6)评价与反思
教后小记:
第18课 头饰和帽子(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