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教育论文: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教育论文: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
海口市机关幼儿园(570203) 韩美美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是在活动区中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为幼儿构建了一个独立自主探究的平台。它既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分组教学的重要场所,还是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外先进幼教经验的传入,活动区也越来越受重视。《指南》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分别阐述了区域活动和各领域之间的关系.这充分说明:区域活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活动,它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进,逐渐成为一个综合的、整合的活动,它能够和领域相互渗透,和主题相互关联.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并将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一个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区域活动、主题、游戏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和探究的自主性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不仅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而且也使幼儿的经验得到积累提升,能力得到提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区域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但孩子们真正在区域活动中收获些什么呢?
观察实录:每当开学,老师们都忙于环境的创设。心思全放在主题墙饰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上,主题活动还没开展,孩子还没参与进入与主题环境的互动。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而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区域材料很丰富,但追求花哨,内容不全面,缺乏探究性,材料在制作上用的工夫很大。试问:            1、幼儿想玩吗?—已有经验吗?
2、会持续多久?—有尝试挑战、变花样的空间吗?
3、幼儿能玩吗?—耐用、适用吗?
皮亚杰认为“环境的创设应该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所说的环境自然也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区域环境的创设。随着新《指南》的理念的推进,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主题与区域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区域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的游戏活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
一、区域活动的设计、材料投放应围绕主题。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必须体现主题目标。过去,我们常常关注区域中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忘了主题的要求,不能兼顾,我认为要将主题与区域很好的融为一体,就要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复合点,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不是独立与主题教学之外的独立生成的区域教学模式,它是主题教学的延伸,是幼儿个性、兴趣、 能力在同一个主题脉络下的延伸,对生活经验的一个串联,将主题教学与幼儿发展有机的结合和深化。如果老师设置区域时脱离主题教学,独立设计一些与主题完全脱节的区域活动,所提供的材料与主题教学关系不大,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激发不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应围绕主题设计区域活动。在设计时,我们根据预设的主题活动,不但考虑到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游戏,而且体现了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内容。如主题“亮眼看世界”中,孩子在收集到的主题资料图片,通过主题课程,了解到各国的传统服饰后,孩子议论最多的是电视剧现热播的古装戏中角色的装扮。为了给孩子大胆展示自我平台,我们的家长特意收集到化妆用品、民族服饰投放表演区。孩子们也分组自制各种表演的服饰、道具,布置表演的舞台。在表演区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化妆打扮,穿戴不同的头饰、服装,在简易的T台上大胆秀一把。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表达表现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表达表现的形式也丰富多样起来,这样,才使区域真正服务于主题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07:11 | 只看该作者

二、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应融合在一起
经过实践的探究,我们发现主题与区域是有联系的但又有区别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关注的是区域中环境的探索和活动内容的挖掘,在主题活动中关注的是寻找兴趣点和合作研究、表达、表现。这两种活动经常互为融合,幼儿可能在某一活动中发现兴趣点,生成主题并扩展其他区域,也可能在主题活动中形成分工,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探索、表达、表现,并转化为区域活动的主要内容。
1、区域活动可生成主题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老师作为观察者。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问题所在,将这些及价值取向单独拿出来,在主题活动中来加深理解,这样提升了幼儿的经验。如开展“小导游”主题时,在认识不同地方的旅游景点,了解风土人情后,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及观看图片来交流自己对自己家乡“海南”的理解,特别是对海南本地的特产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将“特色的海南”生成一个小主题活动,便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一个特色与休闲为一体的美食茶吧,鼓励孩子去收集海南特色点心和茶叶投入区角。通过收集材料、交流信息,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泡茶实物步骤,品尝海南特色的小点心。还通过老师投放的黎族饰品、竹竿,感受黎族风情文化。让孩子对海南家乡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孩子在玩中有所得。
2、区域活动可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题活动确立后,在开展实施前,我们要提体现出孩子的主体地位,根据孩子的经验、知识来设计活动,那么如何来获取孩子们的兴趣点以及对材料的了解程度呢?我们教师可通过区域活动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捕捉到对主题教学活动的价值,并运用这些有价值的经验,老师合理设计主题教学活动,从而使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得到开展。如在主题“亮眼看世界”活动中,在操作区域材料,利用不同颜色的透明彩纸混合变色制造舞台灯光,尝试制作彩色墨镜。幼儿已体验到颜色的变化,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孩子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在主题教学“有趣的染纸”中,孩子很容易就掌握了颜色变化的规律,从而区域游戏推动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3、区域活动可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还可作为主题活动的延续而持续发挥其重要的功能。围绕主题活动,我们还可以激发幼儿开展进一步延续的活动。例如在主题活动“幼儿园朋友多”中,孩子通过绘画活动《一起手拉手》,及与亲子作业设计《我的交友宣言》。在叶子卡片有孩子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还有祝福朋友的话语。让孩子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多了解更多好朋友的特点。体验自画像的乐趣,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孩子们沉浸在交往游戏的乐趣中,意犹未尽。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就可放在区域的美工继续进行下去。以好朋友人物形象为主线,投放了半成品的材料,在瓶子上用油画笔画为好朋友画;像用不同形状报纸进行粘贴画;提供纸黏土,让小朋友用胶泥制作五官、发型,设计不同人物形象;在这个主题中,我们更多是发展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所以提供可以多人进行合作的美工材料,如长长的画卷,进行合作画。在主题活动中,孩子未完成或者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都可放在区域中,让孩子游戏,挖掘出孩子的最大潜能。这时区域游戏就成为了主题活动的延伸。
三、围绕主题,不断调整游戏活动区域。
区域活动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主题活动的交替开展,根据本班的实际需要和幼儿的需要,也为了使创设的活动区域发挥它最大价值,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从而促进幼儿的真正发展,我们应围绕主题活动对游戏活动区域的材料和环境不断调整。所有区域活动并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有的是生成的新的活动,在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兴趣点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区域在设置上也分有层次性,根据主题的不同,在各个区域适当添舍材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有所收获。如在“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中,在美工区投放一些动物折纸步骤图,掌握动物的形态,让孩子根据图示折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随接着开展的主题“过年了”,老师在美工区新增加串珠链,包饺子的材料,对于新增材料,能力强的孩子感兴趣,勇于去尝试。对于能力弱的孩子还可继续折纸,这里面也体现了强带弱,随着区域的实施,能力强的幼儿可带动弱的幼儿去尝试,使每个孩子都得到经验的提升。
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活动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优势,我们教师要灵活应用。在实践中真正的将理论转化为行为,结合主题活动,使区域游戏活动发挥其更大的价值。无论是主题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一定要有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决策,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自发的活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核心,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开展好主题背景下的的区域活动,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08: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