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数学课堂焕发传统文化的光芒
王智波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学习,让教师把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和所教学科结合起来,达到传授知识,教化人心的目的。如何把传统文化和所教的数学学科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中去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践,在这里,我就我的实践经验浅谈我的一些作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客观、精确、讲理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坚持真理,坚持科学方法等优秀品质。数学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启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智能,形成良好的做事做人的品质。在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构建起孝亲尊师的道德伦理观念。而中华传统文化能净化和调节人心,激发人的孝心,爱心和善心,进而修养自己的身心。这恰好吻合了数学的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终极目标。数学可以启智,传统文化可以开慧,两者结合,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呈现传统文化的美
(一)以古典习题,呈现数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八年上册教材第128页第13题是这样呈现的:折竹扺地(源自《九章算术》,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廖廖数言,用一首韵味悠长的诗词把一道勾股定理的计算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有趣生动。学生读题饶有兴趣,解题的过程就是欣赏美文的过程,这样学数学就是美的享受。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妙处。
(二)、以传统文化的图呈现数学的美
在教到图形的变换时,讲到图形对称、平移这一小节,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古典图案,展示给学生有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图案、年画、脸谱、等等一些吉祥图案。在学习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副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了解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在教学到勾股定理时,教材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勾股树,让学如痴如醉地去欣赏、描画。充分地激发起孩子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用数学史料沉淀民族自豪感
我讲到整式计算中的完全平方公式时,学生苦于理解不透,不能深刻记忆并熟练运用,这时,我和学生讲起我国北宋时期数学家贾宪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这本书中有一张图,叫‘’开方作法本源图‘’,用来作开方运算,在数学史上占有领先地位。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写下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也记载着这一图表,因此,后人把这个图表称作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世界上由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于1654年发明这个图表叫"帕斯卡三角",这比我国已经迟了近600年。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这方面相关资料,在下一节课上来分享,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拓展教材定理定义,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讲解定义时,总想到传统文化在定义中的体现。比如,我讲圆的定义,书面表述是定点到定长点的集合,很晦涩难懂。我就用传统文化里做人做亊的道理来跟学生阐述这个定义,圆就是点的集合,可见这个点很规矩,很懂事,它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绕着圆心,隔着一段固定距离,与圆心不离不弃,走完一圈,就如我们陪伴自己的父母走完人生路一样。这段固定的距离就是半径,圆圈就如半径末端点的一生。我们也要像这个点一样做人,你看,你的人生就是一个圆满的人生。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中……
二、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价值
在传统游戏中学习数学,“石头、剪子、布” ,也就“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石头、剪刀、布,这是一种很早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广泛流传的手技游戏,还有摸彩球游戏,转轮盘游戏等传统游戏,有时跟“掷硬币”、“掷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来产生随机结果以作决策。我在教学九年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就经常用这些游戏做活动。但有时"剪刀、石头、布"这个游戏并不随机,因为游戏者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对手的手法,所以说,玩这个游戏是有一定技巧的。)在游戏前,对于游戏的了解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教育学生公平公正做人,守游戏规矩,做诚信如法的人。
三、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方法方式
第一是潜移默化原则,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不断的熏陶。第二是持之以恒原则,之以恒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数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 第三是情境创设原则。利用各种途径,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使他们的学习与参与兴趣调动起来,达到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效果。 第四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原则。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以达到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第五是合作原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可能是单枪匹马。数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应与其它学科中的德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使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就孩子智慧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