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4: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北斗小学  郑雪萍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文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2016年的春节离我们已两个半月了吧!但春节的喜庆与热闹却时时在脑海中回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春节的快乐吧!
生听音乐看图片,感受春节的快乐
师:歌曲听完了,我看到同学们都被带回了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谁能说说都看到了,听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顺便想想你们是如何过春节的。(生交流)
师: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老舍爷爷,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老北京独特的民族风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北京的春节)  齐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论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八---腊月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师: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不错,通过预习和初读课文,谁来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交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热闹、喜庆、忙乱、团圆)
师: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腊月初旬——正月十九)
师:啊呀,北京的春节持续时间可真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写了哪些天的事情呢?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同桌互相合作,边读边做上标记。开始。
指生汇报,教师边听边出示简练的概括。
师:这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儿功夫就让我们全都看明白了,文章真是条理鲜明,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时间顺序)
在这么多的好日子里,作者祥写了哪些日子,略写了哪些日子?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入境学文、精度品味
(1)让学生选择出文中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A、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爆竹的声音,文中哪些地方提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络绎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的玩耍)
B、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文中有关饮食的句子(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呀)。说说体会(充足、美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的有滋有味
C、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地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1、师:同学读书读得非常认真,老师非常高兴。通过初读和以前的预习,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变红色的字,你们不但要把它们的字音读准还要会正确书写,边读边记一下。
自由读——开火车读——强调难字读音
指导难字书写(熬、逛)
四、品读课文、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么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配歌曲《恭喜》朗读课文,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
(1)默写生字
(2)说说你们家是怎么样过春节的
(3)搜集春节有趣的民俗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4:21:4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第一课时)
北斗小学  郑雪萍
一说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二说教学对象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文章的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音。而老舍先生在本文中运用通俗的风格和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这使有些学生理解本文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文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情境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和北京春节的图片,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论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八---腊月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3、入境学文、精度品味
(1)让学生选择出文中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A、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爆竹的声音,文中哪些地方提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络绎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的玩耍)
B、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文中有关饮食的句子(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呀)。说说体会(充足、美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的有滋有味
C、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地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品读课文、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么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配歌曲《恭喜》朗读课文,体现“除夕真热闹”
5、作业
(1)默写生字
(2)说说你们家是怎么样过春节的
(3)搜集春节有趣的民俗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该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本课板书如下: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