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诵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实验反思之我见
课题组成员 王 嫣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未来是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工作的时代,如果人们没有阅读和沟通能力,没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就没有通往工作的渠道,也没有通往文化的渠道。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造就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然而,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汉语比较困难,加上其智力开发相对较晚,阅读、理解、思考、辨析能力较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虽然我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造成学生方言多,缺乏家庭语言环境,使得朗读训练的成果不易巩固;学生多为打工子弟,流动性大,使得朗读训练进度层次不易统一。在课题实施之初设计的方案也不够严谨和完善,造成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原方案进行,有些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但在这一年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我校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指导朗读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是课题工作取得的一些可喜成绩。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