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
姜英香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这样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用日常用语表示两数相差状况,通过具体情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从图中找到相应的数学信息:小猫做了38个,小猴做了34个。“你能做个小评委给评判一下吗?”学生根据比较数大小的经验,能够比较38和34的大小,说出:小猫做得比小猴多,小猴做得比小猫少。我接着问:那么,多多少呢?引导学生说出: “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些。小猴做得比小猫少一些。”先让学生跟着读一读,说一说,然后思考“多一些 ”是什么意思?着重强调了“一些”,在这里,里引导学生用手势表达,让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解释“多一点”,“少一些”。
例题的教学是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少些”“多些”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在两个数比较之后,我加入了小狗折了10个星星这个数,引导学生让小狗折的星星和小猫,小猴的进行比较。引入“多得多,少得多”,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用动作表达,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同时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语言,比如学生的“多一点”只要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 想想做做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自己说。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再说选什么?怎样选?为什么选?此外我增设了一个“差不多”的语言描述,让学生体会“差不多”既可以是“多一些”也可以是“少一些”。当然,比较的结果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只要合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