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课方反思 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所做的课后目标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7: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才执教老师反思的两点特别重要,一个就是她说是文章太简单,不知道教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第二个,一直在纠结考虑活动的安排,考虑每个环节准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后面的补充说得特别好,说不理解评价驱动课堂,怎样起到驱动的作用。那么我觉得我和执教老师一样,都处于学习者。我特别理解她的问题,说明这个思考真的非常到位。我现在推测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我觉得是不是应该聚焦目标。就是文章到底教什么,什么才是文章的核心价值?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我们无数次的通过活动来讲,我们无数次地探讨,我们老师有没有一个真正坐下来读一读,它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该教的。C老师这一节课,是借班上课,用的是七年级学生学习八下的课文。那么对于如此生情,这篇文章到底什么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什么可以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提升一层的,这个非常重要。

就是因为C老师觉得太简单了,所以目标就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说出今昔变化,归纳变化原因。筛选出这样的信息后,我们是要干什么?刚才,咱们目标组的老师也说了,是不是下一步,我们来筛选这个信息,就是为了探究主旨。但我看C老师的意思,在操作过程中,她给的落点是,这些变化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从文中读出什么样的情感?而且在这个目标之后,直接就惋惜、同情,老师就往这方面引,惋惜、痛惜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的呢?往第二个目标上牵引,使用修辞、直抒胸臆,最后又加入使用数据。牵扯明显,学生反映显得有点乱,这等于还是老师确定了一条线。按照目标预设,概括的前后的变化,能不能一下子就反馈出作者情感?作者是不是就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让人感受到冲击的这种痛惜之情?需探讨。

再者,目标1和目标2之间的逻辑不是直接能推导出来的关系,有点牵强。这个情感与手法之间,它们还是会有点距离,特别是加入使用数据这个说法,然后C老师在第二个环节中又说这是语言特色,刚才许老师也说,这个语言特色,好像也是一个待解压的压缩包,学生认识有障碍。

我们不能通过下一个活动来评价学生上一个探究阶段的成果,所以它起不到驱动的作用。我们不能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看目标的达成,陈老师说思考评价如何驱动,我认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是因为目标之间的逻辑性不强,不能起到探究和得到结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只有在形式上做文章,我觉得这样好像是偏的。就像我们以前所说的,我们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教,而没有考虑教什么的问题一样。我觉得我们是不是需要在教什么上,目标的确立上,真正思考到位。然后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让评价在课堂上体现出它的精彩来。我们一定是组织这样的活动,学生动起来了,然后我要看学生动的结果,我来检测我的目标是否达成。我觉得这样路子才是科学的。

最后,老师确定目标时使用数据、修辞、直抒胸臆,是不是就是在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需思考。直抒胸臆和使用数据,和“语言特色”之间能不能划等号,我们需要再探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2: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