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的教学反思
昌江县第三小学三年级(5)科任老师 林 燕
1、长城和运河
《长城和运河》是首诗歌,这首诗是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分有两个小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开凿运河直通杭州,方便了水上航运。诗歌从整体上描绘了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特征,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诗歌的语言比较简练,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理解有限,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上《长城和运河》时,我事先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课文资料,当展示《长城和运河》时,发现不少孩子都能按我的要求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许多家长也参与学生的活动中,从中增进学生的见识,也拉动家长的参与,从而带动家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培养,达到教育目的。
而对《长城和运河》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地方语言的影响)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一点不足:因为“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所以根据课文要求,我想让学生课后通过图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结合自己学习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写一段话,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想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可是我现在意识到,班上的许多学生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下一节要及时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