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结合本土资源开展儿童游戏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0: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结合本土资源开展儿童游戏活动

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中心幼儿园(571157) 李珊珊

摘要:在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中游戏思想是重要的一个理论思想【1】。本文主要借用张雪门幼儿游戏思想理论的作为基点,寻找出游戏活动的吸引点,从而科学化幼儿园游戏课程。并结合挖掘本土资源,利用民间现有的游戏理念,以生活作为游戏思想的载体,秉承“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理念,运用本土资源和游戏活动相结合激发儿童兴趣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本土资源;游戏思想 ;张雪门幼儿教育

正文: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知识教育与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重要,学校仅仅重视学科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求教育理论思想理与课堂创新相结合。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的深入实施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的颁布,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部分正逐渐受到重视。本土资源主要包括幼儿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知识文化等方面资源,包括本土地理、本土自然、本土文化、民间习俗、历史生活经验等。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7】在这种情况下,对本土幼儿园游戏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十分重要,对于分析本土幼儿园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中的重中之重,那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些本土资源,让幼儿教育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并以生活作为游戏的载体相结合呢?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分析:①挖掘本土资源;②以本土生活作为游戏的基点;③秉承“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教学理念,本土资源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激发儿童兴趣的思想进行分析。
    一、挖掘丰富的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资源,它的教育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幼教教育者所重视。我园是所乡镇幼儿园,地处美丽的火山口风景旅游区。田地边堆着随处可见的火山岩石及不要的树枝、木头、椰子壳、芦苇等;每家每户也都有草帽、斗笠,他们不断地以新换旧,我们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回收加以利用,成为我们创设环境的宝贝。
    石山镇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物产丰富。幼儿园周围都有大片的农田和菜园种植地,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家每户都会对农田和菜园进行犁地、播种、管理、收割。因此,我们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感知自然生物,开阔孩子的视野,了解本土的一些种植文化,这也都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我们对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在我们的菜园里、走廊上将以农作物进行种植角布置,如:在火山岩石上种植石斛;用各种废旧的油瓶、奶粉罐、泡沫箱、椰子壳......在里面播种西红柿、白菜、豆芽、蒜头等悬挂在自然角中;对幼儿来说,这些环境起着无声的引导及教育作用。
对于我园的孩子,多数生活在农村,我们利用一些乡土材料布置教学环境,让儿童感到熟悉、新鲜,并且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激发探索的欲望。在创设环境过程中,我们选用的材料上,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0:16:47 | 只看该作者

   二、以本土生活作为游戏活动的基点
游戏是幼儿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发展幼儿形象的基本手段,是培养幼儿兴趣的起点。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体现,也被很多教育者们认识。《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4】,《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5】,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带动生活激发儿童的积极性。
2.1特色手工艺作品
大量选取本土自然材料:芦苇、竹子、贝壳、稻草、螺蛳、野草、松果、树枝、火山岩石等。如:孩子们将树枝、芦苇、竹子涂上漂亮的颜色,缠上各种布条,插竖在装好泥土瓶子里;收集的火山岩石、贝壳制作成美丽的组画,用火山岩石铺出一条条七彩的石路;还有自制的草编相框、麻绳相框等投放到美工区或挂在走廊、楼梯墙面上,让幼儿感受到浓郁的本土气息。
大量选取本土农家材料:竹編、草帽、斗笠、草席、蒸笼等。如:夏天到了,每个幼儿可以从家里带来一顶草帽,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粘贴在楼梯拐角两侧;老师们创意的加上树枝和叶子,瞬间变成了一朵朵五彩的花。废旧的斗笠涂着美丽的风景画,挂在楼梯间的麻绳上;在草席上用布粘贴出一幅幅农民正在劳动的过程等,让幼儿充分了解农家生活的艰辛以及这些农产品的由来,不仅增加了浓厚的兴趣又学习了独特的文化知识。
大量选取本土农产品:玉米、谷穗、花生、黑豆、芝麻、饭豆等,如:将玉米制作成拓印的工具,让孩子们在纸上自由的拓印;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同用黑豆、芝麻、饭豆制作出不同的作品等,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让幼儿充分体验农产品的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培养价值观。
利用这些大自然的原材料,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构思并且通过自己的想象采用了各式各样的形式:老师指导孩子们制作、师幼之间互相配合、幼儿独自设计等,使一件件本就普通的原材料,变成了“麻绳世界”、“火山岩石世界”、“稻草乡气”、“有趣的豆品”等不同系列的美丽工艺作品,突显了我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环境。
    三、秉承“以儿童为主体”,结合本土资源开展游戏活动
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也说过“管是为了不管”。存在的思想理念就是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主导”与“主体”两者相结合,我们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个性,以幼儿为中心,在活动中以幼儿独自思考为主,于是我们通过利用当地本土资源加以开发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教学。
游戏与教学在时间上不分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游戏,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都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教学和游戏是相结合的, 我们要做一名有游戏精神幼师,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让孩子参与游戏,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教学的主角,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游戏能扩散幼儿在学习中的思维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身心健康等发展,在游戏中塑造幼儿的人格特性,从而强化幼儿形象。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6】”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良好地学习环境,将游戏渗透到教学课堂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舒展天性,强化幼儿的身心发展。
3.1挖掘民间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0:16:50 | 只看该作者

游戏,给幼儿带来自由;游戏,给幼儿带来快乐;游戏,给幼儿无尽的想象。教育家尼尔曾说过,是游戏让那些的孩子分清了理想与现实,明白了现实与幻想的差距。在石山有许多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具有乡土气息,并且大人孩子都会,说起童年回忆,老一辈的脸上都露出了童真的笑容。在活动中,这些民间游戏只要有充分的场地,随时都可以组织。比如说:“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需要有一个人扮演母鸡,另一个人扮演老鹰,其余的全部当小鸡。在宽松的户外场地上,母鸡为了保护小鸡想出各种防止小鸡被捉的动作,老鹰为了捉到小鸡,想出各种诡计捕捉。这样的游戏儿童就会想尽办法保护自己和他们,在游戏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考、注意力和观察力,还增强了孩子的体能,从而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这样的学习避免的课堂上乏味的书本知识直接把儿童带进生活游戏中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进行创编,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在游戏中强化幼儿的思考意识。
3.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我园场地宽阔,草地成片,便成了孩子们游戏玩耍的场所。于是我们就把课堂移到了户外,在户外指导孩子们用瓜藤做跳绳,与孩子进行跳绳游戏;在水泥地上指导儿童自己动手画方格房子,与孩子进行跳房子游戏;还可以利用我们的小树,带领孩子们进行捉迷藏游戏……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锻炼孩子的体能培养孩子思考动手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幼儿的特有的游戏学习场所。例如:大地回春,我们会组织孩子到幼儿园菜园或者附近的田野上去挖野菜、看油菜花开、看麦芽长出来,在草地上放风筝;夏天到了,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去附近的果园采摘荔枝、黄皮,喝椰子水,听蝉鸣,抓蝴蝶;到火山口仙人洞,玩真人版山洞逃脱游戏;秋天到了,我们可以带幼儿到附近的田野拾稻穗,捡落叶做树叶拓印画游戏……这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还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3.3利用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强化幼儿的独立意识。
我们巧用本土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自制游戏活动教玩具。我们选择了孩子接触过又比较熟悉的、适宜的材料。如:火山岩石,我们收集了小的火山岩石,分发给孩子们并指导他们可以用这些火山岩石玩“抓石子”的游戏;还可以收集中等的火山岩石,废旧的纸箱,将班级的孩子分成小组,玩石子投掷游戏;收集大量的泥巴、绳子,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游戏;汽车轮胎、自行车轮胎,让孩子们做“钻山洞”、攀爬等游戏;竹子,孩子们可以爬“竹架”、“攀竹梯”、“过竹桥”等游戏。我们将这些本土素材变成了一件件宝贝,成为了孩子们的活教材,促使孩子们独立探究、自主学习、从而强化幼儿的独立意识。
就像陈鹤琴先生提出的那样:“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园的活教材。【7】”我们要充分运用这本活教材,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能力,塑造幼儿的特质,强化幼儿的形象。

结束语:幼儿游戏思想与课程的相结合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在教育中融入生活,使得儿童在游戏教材、教法、游戏设备上,更加推陈出新,并积极借鉴他人优秀教育成果,促进儿童全身心和谐发展,强化儿童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雪门.《幼儿游戏思想研究》.西门大学.学前教育
[2] 《幼儿园指导纲要》.网络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网络
[4] 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早期教育.2004,(12)
[5] 陈新娣.《利用乡土资源创办特色幼儿园》
[6] 喻琴 《民间游戏幼儿园教学价值应用》---- 《幼儿教学研究》
[7] 杨静.《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幼儿教育,2003,(7)
[8] 梁桂玲.《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4: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