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戏因观察而深入幼儿因介入而睿智谈区域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8:4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戏因观察而深入 幼儿因介入而睿智—浅谈区域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尽管没有教师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引导幼儿继续游戏,推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区域学习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就显得成为重要了。本文作者在开展区域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中,获得了一些体会,从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 区域学习活动 观察 介入方式 介入方法

  区域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它弥补了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不足的缺陷。区域学习活动旨在给幼儿提供更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使其个性与创造能力得以生动、充分发展,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尽管没有教师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引导幼儿继续游戏,推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区域学习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就显得成为重要了。但是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常常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态度:放任不管和过渡干预,后者又表现为盲目性干预和功利性干预两种情况。那么教师该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呢?我觉得首先这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之上的,其次才是教师适时适度的介入。
  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才能对幼儿的游戏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续。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恰不恰当、幼儿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那么在观察的前提下,教师又该以体积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何种程度呢?在区域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践中,我们也略有体会:
  一、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即教师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科学区“探索轮子的秘密”这个游戏中,小爽选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警车,来到了“黑白两道”旁边玩了起来。他这边玩一玩,那边开一开,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呜——呜——”的汽车引擎声,可是自始至终没有把轮子在道上开的秘密说出来。这时老师拿了一辆车,一边开一边嘴里说着:“呀,这个黑道怎么开得这么快呀?”“这个白道上为什么开不快呢?”听到我这么一说,小爽想了想接上来说:“因为这个黑道摸上去光滑,这个白道有点毛毛的,所以黑道快,白道慢,你看,我的车也是这样的。”说着,小爽又拿着他的车在黑白两道上开了,让我见证他的结论是对的。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就采用了平行玩的方式介入了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探索、思考轮子的秘密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8:41:56 | 只看该作者

  (二)交叉式介入法:即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例如在数学区做“老师的项链”这个游戏中,幼儿会按自己的意愿或按老师给出的排列规律进行穿项链,但是穿了几组规律后,幼儿不知道项链够不够长了,于是他邀请老师过来,要在老师的脖子上试一试,这时老师就是一个配角的身份,让幼儿试戴项链。等幼儿觉得还不够长要继续穿项链时,老师就自行隐退,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而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例如动手区合作玩“七星瓢虫”的游戏中,幼儿商量下来是一个剪瓢虫的躯体、翅膀,一人则剪瓢虫栖息的大树,结果剪大树的幼儿先完成,就坐着看旁边幼儿剪瓢虫的身体,这时老师就可以走过去问剪瓢虫躯体的幼儿:“你在剪什么呀?”幼儿说:“我在剪瓢虫的翅膀。”老师又问:“那有人在做瓢虫吗?”幼儿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对已剪好大树的幼儿说:“你大树剪好了,快来帮我一起做瓢虫吧。”这时两人又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做完整的瓢虫。”并且知道还要将完整的瓢虫贴到大树上。这时教师的介入,使该游戏由平行游戏转化成联合游戏,还真正体现了两人合作的精神。
  (三)垂直式介入:即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如在动手区游戏中,幼儿手拿着剪刀还在与其他同伴争抢材料时,教师要意识到在争抢的过程中手中的剪刀会伤对自己或对方,就会发生危险,这时教师就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避免危险的发生。但是这种垂直介入的方式容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是不宜多用的。
  二、教师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当幼儿确定了自己的活动方式后,教师要了解幼儿准备下一步干什么。在进入下一步的活动前,幼儿往往人感到困难。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需要帮助的暗示:幼儿在较长的时间里无所事事;幼儿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幼儿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别一个地方;幼儿在较长的时间里与任何人没有语言交流;幼儿在一件事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去做了另一件事;幼儿四处张望想找事情做等等,这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一)语言指导法。
  1、询问法。《指南》中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这时教师就要采用询问的方法,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然后进行启发引导,用亲切平和的语气询问,以了解幼儿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想做什么?”“你要做什么?”等,目的是引起幼儿的思考,作出明确的行为判断。例如在结构区“合作拼搭汽车轨道”的游戏中,我们鼓励孩子3人合作一起拼汽车轨道。当孩子进入游戏后,不一会就发生了冲突,幼儿A说:“我要搭长长的像赛车一样的轨道。”幼儿B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赛车轨道,我要搭旋转式的汽车轨道,汽车从上面开下来肯定很刺激。”就这样,因为两人意见不一,很长时间了还没有开始游戏。这时老师看见了,就过去询问幼儿A:“你想拼什么样的汽车轨道呢?”等幼儿A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我又说:“那他想拼和你不一样的轨道该怎么办呢?”幼儿A听后眼珠转了转说:“那等下我和他的连起来,行吗?”我点了点头,用同意的眼光告诉他“你们可以试试”。接着他们就安静下来,认真地玩起了拼搭活动。我相信,只要我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行为,他们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表现的。
  2、提示法。《指南》中指出:“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所以在区域学习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教师要会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例如,科学区“旋转小花”游戏中,幼儿用剪开的乒乓球在放有水珠的塑料光板上旋转。开始大家都很感兴趣,渐渐掌握喷水和转动小花的技巧后,就不感兴趣了,有的纯粹是满足喷水的过程,有的则反复着转动小花的动作。这时老师就说:“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能让小花在塑料板上旋转起来了,那谁能为小花在塑料板上做个迷宫,让小花练习走迷宫呢?”以后的几天里,幼儿就尝试着为小花做迷宫,有的把吸管粘在了塑料板上,有的用多米诺骨牌粘在了塑料板上,顿时原先的塑料光板变成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小迷宫,然后让小花在上面旋转起来,幼儿就发现了问题:小花旋转时不是那么顺畅了;小花在转弯时幅度要小一点,大的话小花就要掉下去或者不听话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适时提问,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打开了幼儿玩旋转小花的思路,引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鼓励与赞扬。当区域学习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时,教师要加以肯定或提出希望。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要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对其他幼儿起到了暗示作用。例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8:41:58 | 只看该作者

  (二)行为指导活动。
  1、动作暗示法。在区域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馈。如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老师应该用点头、赞许的目光、欣喜的表情,甚至拍手等表示肯定。而对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或一些需要制止的行为,教师可用手势、摇头或面部表情等表示否定。例如在动手区用纸盒制作“我喜欢的交通工具”时,梦梦拿了两个药盒摆弄了起来,不一会她将药盒一个竖着放,一个横着紧贴着竖着的盒子粘了起来,一辆大卡车的样子就在眼前了,可是还缺四个轮子?她来到放瓶盖的框里,看看小瓶盖、又看看大瓶盖,正在紧锁眉头犹豫不决呢?最终她决定拿四个薯片罐子的透明盖子来做大卡车的四个轮子,走时看到我在朝她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肯定时,她也微微一笑,神情自然了许多,回到座位上继续着她的创作。
  2、提供材料法。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好坏直接可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好坏。在幼儿的游戏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随着材料可选程度的提高,无所事事率降低了,交往频率提高了。在材料任选的情况下,无所事事率最低,交往频率最高。正如《指南》中指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进行游戏,能促进其很好的发展。例如在《庆国庆》的主题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收集中国地图的拼图投放到了科学区。游戏开始后,馨仪和小萨一起选择了新投放的地图拼图开始拼了起来。刚开始玩,她们还是用老办法,就是把有关联的和边缘上的省市地区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中间部分的省市不由使她们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她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琨琨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昨天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有大熊猫的地方就是四川啊,”边说琨琨边把一块四川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这时小梦进来了,看了看新的中国地图,想了想,还是没有拿,而是凑到馨仪和小萨旁边看了起来,还不时的出谋划策,她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台湾和甘肃,拼了上去。她还看着旁边完整的中国地图后,拿着框里零碎的小拼图看着拼图、看看标记形状后,也很快地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3、场地布置法。教师期望幼儿产生什么行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场地布置的影响来达到目的。如教师希望减少游戏时的吵闹声,可用分隔物把开放的空间阻隔起来,吵闹的和安静的分开。再如,如果有的区域时没有幼儿去游戏,可通过变换场地方式吸引幼儿。例如以往的结构游戏幼儿都是在桌面进行的,而在《海陆空总动员》的主题中,我们在结构区投放了拼汽车轨道的插塑,孩子们很是兴奋和喜欢。为了避免游戏中孩子们过渡起劲而导致声音很响影响其他区域里幼儿的游戏,老师就临时把结构区拼汽车轨道的游戏挪到了活动室外面的走廊里,这样一来,既不影响老师观察了解幼儿合作游戏的情况,也不会因为过渡的吵闹而影响其他区域里的幼儿了。
  总之,在区域学习活动中,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不管教师用何种方式介入游戏,教师都应先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当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做到观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充公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

羊尖中心幼儿园 周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5: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