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三班 | 三四班 | 预测成绩 | 85 | 82 | 实际成绩 | 73.13 | 73.90 |
分析:考试之前,针对学生在平时的发言情况以及作业情况,我对两班学生考试成绩预测如下:预测平均分可以达到80分以上;其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比例为30%,达到良好的学生比例为70%,达到及格的学生比例为92%,不及格的学生比例为8%。 批改试卷,两班的平均分为:三班73.13分,四班73.90分。其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比例为三班12.5%,四班9.3%。 2、各分数段人数 分数段 班级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三三班 | 8 | 20 | 22 | 11 | 三四班 | 6 | 19 | 30 | 9 |
分析:由于本次考试题目较为灵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难度有点过大,大部分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太死板。教师对学困生的指导缺乏时间与方法,所以及格的比例大于其他情况。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知识面做到了教授,但没有及时反馈学生效果,应当注重此环节;另一方面,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对学习的态度是扭转此现象的两个重要因素。 3、本期期中与期末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对比 | 90-100分 | 80-89.5分 | 60-79.5分 | 60分以下 | 三三期中 | 15 | 29 | 15 | 6 | 三三期末 | 8 | 20 | 22 | 14 |
| 90-100分 | 80-89.5分 | 60-79.5分 | 60分以下 | 三四期中 | 10 | 26 | 17 | 12 | 三四期末 | 6 | 19 | 30 | 9 |
分析: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出,优秀人数少,及格、不及格人数较多,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让学困生进行回答,既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不再害怕数学,体会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课下认真做题,数学还是很简单有趣的。 4、各班平均分与年级总平均分水平对比 | 全年级 | 三三班 | 三四班 | 平均分 | 75.26 | 73.13 | 73.9 |
分析:此次本班的平均分低于年级平均分。可见,平时我的教学方法还是有待提高,特别是注意课堂40分钟要高效。 总之,试卷整体题目类型全面,呈现形式多样,本张试卷实际答题情况与预测有出入,第六大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叙述语言上有待完善,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另一部分不能明白题目的真正意图。原因在于:学生不会深入思考问题,不理解题意。教学中老师只考虑让学生根据已知数学信息解决一般的问题,为了做题而学习,一旦遇到灵活性的问题,学生不会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3.答题情况分析(有数据、有实例) (1)亮点 : 这次我比较重视期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平时对学生在此方面的练习也多,所以本次试卷计算题较好。 亮点:第一大题 口算乐园算一算 图例:第四大题 计算乐园练一练的列竖式计算 (2)主要问题:从典型错题中发现突出的问题 图例:
错 例:第 五 大题第2小题(1) 考察内容: 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考察能力: 通过长方形的已知面积逻辑推导出相关的周长,并通过观察发现特定数值。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 2分,平均分0.55分 , 答对人数占20%。 错误原因: 学生对已知长方形面积求其长和宽的逆向推导不能熟练操作,反应出对学习知识的不扎实;表格法的列举把学生的思维能起到引导作用,但过多的举例与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整合,不能达到枚举法所特定的举出全部。 图例: 错 例:第 六大题第1小题 考察内容: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考察能力: 灵活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3分 ,平均分 1.6分 ,答对人数占 26%。 错误原因: 因为学生还没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所以学生不会计算,虽然此题是书上的类型,当时给学生讲解过练过但熟悉度不够,此类型也少,所以出错较多。 4.我的思考。 这次的期末考试考的不是很好,在这次考试中明白了抓好课本知识是知键。以后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难点和重点要简单化,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能有独立面对学习的能力。 5.努力方向。 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本着“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立“一对一”互帮小组,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好学、爱学、乐学。具体表现在:对基础差的学生,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措施,并给予“偏爱”,做到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使他们蕴藏的能量经过教师科学而富有艺术性的点拨发挥出来;对中等水平的学生采取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措施,通过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奋发努力,取得更大成绩;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优上加优,从而找到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想让成绩普遍提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中等生和差生。中等生和差生也是影响本次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提高中等生的分数和消除不及格现象上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下一番功夫。 总之,这次的分数虽然不是很理想,通过我和全体学生共同的努力,成绩一定还有一个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