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1:5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教后反思
本课是外研社六年级英语第七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该课内容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第六模块内容连续构成“太空之旅”系列英语运用专题,它主要记叙了我国宇航员杨利伟2003年十月“21小时太空之旅”的辉煌、杨利伟的成长历程以及杨利伟的儿子对父亲的自豪之情。这是一篇很好的“太空探索”、“励志成长”文章。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读懂课文关于这次太空之旅的记叙内容,(如太空之旅在空中的持续时间,祖国人民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在太空的第一句话,他的成长历程和他儿子的自豪之情)(2)读懂“flew, spent, could, was, came, saw, wanted…”等动词过去式在记叙该事件发生在过去的语法意义。(3)说出记叙该事件的主要语句。(4)理解“梦想”要靠实际努力“实现”。
二、 过程记录:
师生问候后,我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幻灯屏幕上,“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space travel. America and Russia sent many people into space. China sent a man into space, too. But who is the first man in space?...”我出示了四张照片和四个问题,四个问题分别问及太空第一男士、太空第一女士、登月第一人、中国飞天第一人,四张照片上就是作为答案的人物和用英语拼写的名字。教学的热生阶段就此展开,作为激趣、调取背景知识、引发新课好奇探究情绪的问题和照片很吸引学生,他们很快进入讨论,反馈发言也积极主动,尽管俄罗斯人的名字不是很好说,孩子们就直接用英语说出图片编号,我及时用英语示范标准读音。紧接着,我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杨利伟的照片上,告诉孩子们今天的主题“He Spent about 21 hours in space.”引入问题我设计了两组,第一组是“Where are they?Are they on the moon?”第二组问题是“ Where is Yang Liwei? Is he  in Shenzhou Ⅳ or Ⅴ?”这些问题很好的设定了今天的情景,in the spaceship 和  fly in space,为第一遍听、试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第一遍视听的任务驱动是在书中找出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二遍视听、跟读、理解课文的驱动任务是回答细节性问题,我的问题设计有梯度、有特殊疑问句也有一般疑问句,反馈形式是学生志愿回答老师的问题。第三遍学生两两自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问题的答案。反馈方式是,学生在白板上勾画出问题的答案,并大声读出来或者说出来。本环节的小结由“What was his dream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问题引出,学生回答该问题,体会要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努力。我鼓励几个孩子说出他们的梦想,并且,鼓励他们,只要努力,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至此活动自然过渡到第四环节,争当小记者。这个环节的驱动任务是为嘉祥电视台录制新闻报道,学生可以模仿记者报道方式,说出叙述杨利伟飞天的主要语句,评价分梯度在黑板上标出,鼓励学生大声说出两句话、一个段落、所有关键句、或者整个故事。
三. 教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的不足之处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师问题引导、驱动输入的比重比较大,生生互动也是在教师问题牵制下进行,影响了学生自主发问,这在第二个班授课时一定及时调整。课后作业的设计意图就是为第二课时的拓展运用做好铺垫,所以还是要将其作为课后作业。但是在下一个班的预习作业中,一定要将登月第一人在月球上在说了什么话设计进去。在第二课时加深课文理解、积累、运用目标语句环节,一定要设计完善学生自主提问活动,全班分为两组进行知识竞赛,提问和抢答,评价方式要惊险、刺激,“太空气球”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无定法,只要不断探索、改进,我的教学技能还会有所提升,而作为老教师,我一定要注意再多让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1: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