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课堂——二年级品生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8:4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却是一个需要用智慧解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谈到,要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就得“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体现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才是兴趣的源泉”。前段时间,正好观摩了刘老师执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公开课。在这节课中,授课老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高超的教学智慧让我在如何抓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给了我很多启迪。  
刘老师在二年级执教品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课。而我也曾在三年级开展了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比较才有差别。听完课之后,我既沉浸在刘老师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又谴责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浅薄之处。刘老师在整堂课中,带着处变不惊、举重若轻的自信,让自己的课堂鲜活多变,环环紧扣,带领着学生步步深入,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比如在讲水的用途时,她告诉学生们今天她带来了水姑娘的两位朋友,于是端起一个大鱼缸,里面有两三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学生们一看到金鱼,那热情瞬间点燃。刘老师让学生形容小金鱼的生活状态,学生们纷纷举手,说了很多动听、形象生动的词汇。在学生欲罢不止的时候,刘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离开了水将会怎样呢?她拿起一个小网,叫一个学生将这几条金鱼捞起。这下学生们可不乐意了,纷纷祈求老师,说不要不要。学生在老师的配合下将这几条金鱼暂时捞了起来,让学生观察鱼儿离开水之后的生活状态,然后又把它们放回了鱼缸。在发言的时候,学生们用“可怜、难受、呼吸不动、挣扎”这些词汇形容了鱼儿刚才的状态。就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亲生经历中,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们真切的体会到了水的用处。后来刘老师又拿出了两盆花让学生比较,一盆长得郁郁葱葱、繁密茂盛,一盆却已经枯萎,蔫成一团儿,下面的土已经干的发裂。学生们再次在视觉的冲击下体会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接下来,老师又把学生带领到了缺水王国,那里的人们生活艰难,树木干枯而死,农民颗粒无收,做饭也只能用脏兮兮的水等等,这一系列惨痛的情景又一次煽起了学生们的同情之心,让学生知道水不仅用处多,而且很重要。这里没有繁琐的分析,也没有枯燥的说教,但所起到的作用却立竿见影、水到渠成。在反思自己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罗列几张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水有哪些用途,最后我再总结。整个环节下来既没有给学生带来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没有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认识。  
除此之外,在介绍地球上的可利用的水资源状况时,刘老师那高超的处理技巧也令现场所有的人拍案叫绝。她拿出了一个圆形图纸,从圆心处剪出一个大约10度角大小的扇形图,然后让学生猜哪一部分的水是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学生都指着那个大的图纸,但刘老师满脸遗憾的告诉大家:虽然同学们都希望是这一大部分,可事实却是这一小部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七的水都是海洋水,不能直接被人们利用。学生们都震惊了。于是刘老师又拿起剪刀把那10度大小的扇形又沿中心剪成两部分,然后告诉学生,在这仅有的淡水资源中,有一部分是冰川,目前也无法为人们利用。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啧声连连。接着刘老师又用图片告诉学生在这仅有的、微乎其微的可利用水资源中,由于人们的浪费和污染,导致情况更加的糟糕。她顺势用剪刀将剩下那一丁点的图纸再减去一部分。演示到此,我想学生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水资源现状的危机,不用教师过多的絮叨,学生一定会明白节约用水的意义。再回想自己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单纯地猜一猜我们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多少,根本没有让学生在认识这些常识时揭示一些新颖和出人意料的东西,也没有抓住他们的兴趣,更未能激发他们在认识缺水现状时产生的紧迫感。  
整课堂精彩迭出,刘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总能够牵动学生的心思,让学生在思考中走入知识的殿堂,吸收养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而秘诀就在于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弥漫于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间 ,让我们带着思考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8:48:36 | 只看该作者
金水区实验小学  扶晶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03: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