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受益匪浅,传统的道德课堂已经成为昨日黄花,我们绝不能再手握“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应该在新课改这片蓝天下不断地学习着,工作着、收获着,精心打造道德课堂,成就高效课堂。
一、精讲多辩,让学生动起来
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万能的,曾经我在听李迪老师的讲座时,针对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提问,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不要幻想去改变一个学生,我们所做的教育只能是熏陶、感染。”是啊,我们每天所做的何尝不是在努力改变一个学生,这是何其困难!但若我们换个方式,从兴趣点着手,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其效果或许会事半功倍。于是,课堂上,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来找问题,在讲《虞美人》和《一剪梅》时,我分别让学生先自己读诗,读完后问“你们有什么发现么?”孩子们立马能发现都是在写愁,都有流水落花的诗句,都有大雁等共同点,于是我紧接着追问,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句里提到“流水落花”的有哪些诗句,含有作者的那些情感,从而孩子们能恍然大悟:诗句里的流水落花都含有时光易逝,年华不再的感慨。因而我让学生们照此方法,总结诗句里面出现的别的意象,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感方向,找出两首诗的异同点,并借机布置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写一首关于“愁”的小诗,孩子们纷纷提笔踌躇。这节课下来,他们不仅能够熟诵这两首诗,而且对诗句的理解印象颇深。后来的文言文,我也采用相似的方法,由学生讲,我个别补充,不仅课堂上没有了睡觉的学生,而且,他们学习的印象远远大于我给他们讲的印象。这样下来,一些程度好的学生渐渐能够自己从大体上把握住一些知识点,甚至能够当个小老师进行难讲解。让学生动起来,虽然看着有些耗时,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积淀终将会是他们将来平步青云的凭借。
二、微笑鼓励,让课堂如沐春风
时常,我们总是抱怨我们的学生基础差,能力低,习惯没有养成行性,总是动辄便没有了耐心。批评,责备成了口头语,却忘记了鼓励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越是责备学生笨,学生往往越是笨的不知所措,越是批评,他们越是疏远自己,不理解自己,从而越是被动。李镇西曾说,“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换个表情,以微笑面对学生,换个方式,用鼓励激发学生,学生也能减轻心理压力,不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不用唯唯诺诺,不敢言语。相反,他们会在一个轻松地氛围下认真思考,甚至,会发挥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潜力。微笑面对学生,会收到一个班级的微笑,教师自己也能开心不少。洛克说:“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三、平等对话话,发挥学生话语权
记得一次班级调座位后因为有两个学生关系太好,经常一起违反班级纪律,学习成绩同时下滑。于是,我在班长调完新座位之后,特意把他们两个分开,调在不同的小组。结果下课后俩人同时来找我,恳求别把他俩分开到两组,并请组长出面,做好担保,看着小组长也信誓旦旦,极其负责的态度,我顺势推舟:“既然组长同意,并做了担保,看在小组长的面子上,我暂且同意你俩保留在同一组,但是不能坐同桌,同时要求下次考试进步50分,本组织内一切听从组长安排,一旦你们俩违反班级纪律,组长陪同接受处分。”学生听完,毫无疑问的保证能做到,然后开心的走了。其后的一段时间,俩人果然改变了许多,对小组长基本上也能做到言听计从,成绩上也有些进步。“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是马卡连柯的名言,也是我信奉的一句话。对于学生,尤其是现在的高中生,传统的耳提面命已经不再有效,他们需要的是道理与权利,我们只有在尊重他的前提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所做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内心,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总之,实践出真知,道德生长课堂的改革究竟如何做,如何开展还需要今后不断地尝试,反思,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开拓创新。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执着、认真的态度,争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